关键词
旦──京剧的行当(二)
作者: 华夫   来源: 学汉语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旦──京剧的行当(二)华夫“旦”扮演的是京剧中的女性人物,根据年龄、性格、身份的不同分为正旦、花旦、武旦、老旦。正旦俗称青衣,一般是端庄文静的青年女子,多是已婚妇女。古代社会中的“大家闺秀”也由青衣扮演。正旦为什么也叫青衣呢?有一出传统京剧叫《武家坡...
’95非政府组织论坛
作者: 暂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民间妇女组织   专题讨论会   男女平等   中国妇女   “四自”精神   国际非政府组织   组织论   妇女工作   体育馆  
描述: ’95非政府组织论坛世界妇女大会期间举办的非政府组织论坛,是世界妇女大会的辅助性会议,是民间妇女组织讨论问题的主要场所。论坛形式为规模不等的讨论会或专题座谈会,没有正式议程,讨论提出的建议可通过出席大会的政府代表和非政府组织观察员转交大会。’95论坛...
信息窗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平顶山市   讲习所   生育保险   妇女运动   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十大发展   那达慕大会   女职工委员会   女职工工作  
描述: 信息窗各省总工会纷纷行动起来,开展各种活动迎接九五世妇会。江苏省总工会女职工委员会向全省346万职工提出"巾帼迎'九五',巧手再奉献"行动口号,号召全省女职工在今年至明年开展"五项活动",即学习宣传行动、岗位立功行动、爱心奉献行动、文明家庭行动以及...
雄性篇
作者: 毛志成   来源: 散文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雄性   小东西   三十年   红楼梦   双胞胎   贾宝玉   女性化   男人   男性   女性人物  
描述: 一我比女性本身更喜欢女性,这或许由于我是男人的缘故。我比女性本身更不喜欢女性化了的男性,这也许仍然由于我是男人的缘故。我比一切女性都更喜欢雄性意味十足的男性,这是由于什么原因? 我说不清。二一件小小的往事,在我的记忆中时时闪烁,三十年不减色。那一年冬季,好冷好冷。积雪久久不化,继续酿造着令人恐惧的低温。这一天,我夜宿某个山村,房东将一对八九岁的双胞胎男孩打发到我屋里同住。两个小东西脱得赤条条,同钻一个被窝,好一通打打闹闹之后才
从刘慧芳到梁淑贞
作者: 红子   来源: 声屏世界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商品经济意识   电视连续剧   反映现实   理想女性   时代特色   传统美德   人间真情   女性形象   真诚意识   改革开  
描述: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理想女性。电视连续剧在反映现实生活,把女性形象搬上荧屏的时候,自然也应该体现其时代特色。 刘慧芳是电视连续剧《渴望》所推出的一个极具中国传统美德的温柔贤淑的女性形象,她的出现虽不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但却唤起了人们对于被商品经济意识所冲淡的人间真情的向往和追求,使人们在虚虚假假、恩恩怨怨的生活中看到了冰清玉洁、至真
青年演员
作者: 暂无 来源: 大众电影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姐妹情   兼演   连续剧   模特   主要作品   紧急追捕   演员   影片   电视剧   大赛  
描述: 北影青年演员张力维,自1973年初次在影片《海霞》中扮演一位渔家姑娘,至今已从影20来年。多年来她始终活跃在银幕、屏幕上,扮演了众多不同类型的角色,从纯情少女到白发老姬,塑造了一个个质朴、自然、可爱的女性形象。她的主要作品有影片:《南疆春早》、《春雨潇潇》、《R_4之谜》、《太阳山》、《人之初》、电视剧《丹姨》等。因在《丹姨》中成功地扮演了女主角而荣
课堂语言:语文教师的第一教学手段
作者: 张长霖   来源: 铁道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荷花淀》   设计语言   教师语言   《琵琶行》   课堂语言   思想沟通   语文教师   女性形象   教材风格   写作教学  
描述: 一.要重视课堂语言笔者一直尝试追求教师语言的课堂效果.讲授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声停欲语迟”“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两句名句时,笔者为突出琵琶的女性形象特点,作了一次对比.我说;“如果一听有人询问
探春新论
作者: 傅玉泉   来源: 求索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抄检   精神世界   封建意识   《红楼梦》   赵姨娘   女性形象   曹雪芹   探春   贾探春   人的价值  
描述: 探春新论傅玉泉曹雪芹笔下的贾探春,喜爱天高气爽的秋天,自号“秋爽居士”。她喜爱叶茎宽大肥厚的芭蕉,又自称“蕉下客”。她既不是只知脂粉针线的大家阎秀,也不是满怀怨绪闲愁的贵族少女。她是荣宁二府女性形象中一位秀外慧中、有胆有识的杰出人物。其聪颖高雅可比黛...
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性别、声音和象喻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化   《普鲁弗洛克的情歌》   视觉意象   艾略特   风信子   象喻   早期诗作   艾略特诗歌   女性形象   说话人  
描述: 艾略特早期诗作中的性别、声音和象喻卡洛尔·克列斯特著张晓全译李淑言校艾略特诗歌的一大显著特点是其中对所有(而不仅仅是女性)身体都加以分割,而且,他时常有意使人体经由肢解割裂之后,其性别变得模糊难辩。但我想指出,相对于以暴力侵犯女性,艾略特诗歌中更为常...
中国古典小说中的狐意象
作者: 李正民   曹凌燕   来源: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籍纂诂》   中国古典小说   《聊斋》   原型意象   图腾崇拜   狐意象   《剪灯余话》   人与动物   审美意象   原型批评  
描述: 狐意象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意识,由最初的图腾意象上升为古典小说中反复出现的原型意象。人与动物互渗同一的思维方式决定了狐意象在原型系统中相互沿袭的特征及不断蜕变的轨迹。始终与女性形象扭结在一起,与女人具有相同命运的狐意象,又使我们透过表象窥到了某种民族深层心理。
< 1 2 3 ... 29 30 31 ... 34 35 3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