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莎菲的悲剧和丁玲的悲剧
作者: 周一筑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作家   文学作品   莎菲   文学形象   婚姻自主   丁玲   个性解放   女性形象   恋爱自由  
描述: 提起莎菲,这个20年代中国文坛上引人注目的女性形象,几十年来任人褒贬,众说纷纭.作为批评对象的文学作品或文学形象,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存在于一个复杂的审美系统之中,一部文艺作品或一个文学形象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与审美系统中的各个方面——作家、作品、读者(批评者)都有关系.长期以来,我们的文艺理论和文学批评里,往往把文艺作品和文学形象产生的影响和作用只归于作家和作品负责,而忽略了接受主体的作用;在强调作家和作品之时,又往往只从单一的政治或社会学的角度去要求,而忽略了作家
人的确证与自由发展的可能性——谈卡门形象的审美价值
作者: 张志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金钱拜物教   爱情悲剧   思想影响   人性泯灭   恶性膨胀   作品   女性形象   艺术魅力   小说   艺术色彩  
描述: 十九世纪法国的杰出作家梅里美的中篇力作《卡门》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十分难得的、极富独创性的作品。它以浓烈的艺术色彩、塑造了一个高度个性化的女性形象。作品问世以来一直传诵不衰,依照小说改编的歌剧、电影、绘画、诗歌等等层出不穷,深为各国人民喜爱。不容讳言,这决定于小说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作品发表于1845年,当时资本主义正在欧洲大陆迅猛发展,并取得了巩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恶性膨胀所带来的金钱拜物教吞噬着人们的心灵,整个社会人欲横流,人性泯灭,道德沦丧,金钱主宰着一切。由此带来的劳
试论林黛玉的精神美
作者: 王志   来源: 怀化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世界   薛宝钗   贾宝玉   香菱   林黛玉   精神美   大观园   曹雪芹   宝黛爱情悲剧   西施  
描述: 如果说,一系列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犹如长廊列柱建构成《红楼梦》这座巍峨的文学宫殿,那么,林黛玉光彩夺目恰为耶路撒冷朝圣者心中的那块神圣的麦饭石。悠悠百年,她牵动了多少人情思,又化作了几多柔肠,林黛玉是曹雪芹呕心沥血,用理想和现实、用历史和未来、用智慧和热情塑造出来的,活在读者心中的一颗明亮、美丽的星星。 林黛玉究竟美在哪里呢?不少人如痴如醉地把审视的目光投向她那独特的形容:“两重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千多一窍
< 1 2 3 ... 29 30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