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惠安女题材绘画创作的艺术生态
作者: 戴纯静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少数民族   创作   惠安女   女性形象  
描述: 惠安女是深受当代艺术家喜爱的艺术题材,作为闽南地区独有的人文资源和文化形象符号,惠安女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艺术家们曾用各种各样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惠女形象,涉及的艺术形式有油画、国画、漆画、版画、雕塑等等。为何惠安女形象如此受到青睐?当前惠安女题材绘画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现状是怎样的?存在哪些问题?未来的趋向又是如何?在当前的艺术浪潮中,惠安女题材的创作者们要如何开创新的表现语言呢? 本文对现有惠安女服饰、民俗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对惠安女题材作品的个案分析,研究了惠安女题材绘画的创作发展过程和现状;通过
执着的追寻
作者: 邱春晖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王安忆   女性话语   女性书写  
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经历了从“人的自觉”向“女性的自觉”的转变过程,80年代以后女性写作开始从整体的文学潮流中分离出来,王安忆的文学创作在这其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本文对王安忆的研究主要放在性别的框架里,立足于小说文本和作家本人,通过与其他女性作家叙事及男性叙事比较,力图揭示因性别经验及人文立场的不同而造成的对两性的形象和塑造,对女性欲望及自然属性的呈现等方面的差异,从而探索王安忆对女性意识的独特理解。 无论是其小说中男性形象由理想化还原至本来面目,或是对恢复女性自然特性的提倡和反思,或是女性对精神交流的
从女性主义角度看刘向《列女传》
作者: 邹剑萍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列女传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描述: 面对刘向《列女传》这样一部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妇女专史,本文拟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看待《列女传》的现代阐释问题。文中对《列女传》成书的历史背景以及当时的妇女生存空间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继而对《列女传》中涉及到的众多女子形象按照母亲形象群、女儿形象群和妻子形象群三大类进行归类和分析,以说明刘向或者整个社会对各类角色的理想和期待。最后对刘向《列女传》到历代史书《列女传》中女性形象群的流变进行梳理和分析,以探讨儒家社会对女性的塑造和规训。
张爱玲与聂华苓后期小说比较研究
作者: 骆丽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母语创作   女性形象   故国回望  
描述: 张爱玲和聂华苓作为20世纪的重要作家,她们有着极为相似的人生经历。但是生活地域、家庭环境和个人才情的不同又使她们的创作表现出了很大的不同。本文从比较文学角度出发,以两位作家后期创作(离开大陆后主要是在美国的创作)为文本,分析跨文化语境对两位作家的影响和创作表现出的异同。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人生经历、母语创作、故国回望和女性形象。两位作家在美国最终都选择了用母语继续创作,张爱玲是一种被迫,聂华苓是主动的追求。虽然生活在美国,中国文化和过去生活经历对她们的影响却是根深蒂固的,她们的作品和逝去的中国息息相关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人性回归的书写
作者: 张淋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童心   人性   叙事   自然   宫崎骏  
描述: 宫崎骏是日本动漫界继手冢治虫后,承上启下的一位大师级人物。一次次的获奖,令其在国内外获得广泛认知和肯定。中国动画正处于低迷后的重振时期,很多人在积极地研究宫崎骏动画,希望习得其成功之道。现有的对宫崎骏动画电影主题的探讨成果可以归纳为关于人性回归的思考。宫崎骏在电影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偏爱母亲形象、女性形象,是期盼人类能重拾待自然如母亲那般,懂得感恩自然、尊重生命的本心。其电影也讲述少女成长的故事,希望孩子们能避免受成人世界污染,茁壮成长,始终保持一颗纯真美好的童心。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不仅叙事主题内容倡导人
叛逆与传统的双重变奏
作者: 吴贤义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萧伯纳   原型   局限性   女性形象   类型  
描述: 从“五四”起萧伯纳走进国门对其研究就没有中断过,但不同时代的研究成果却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而呈现诸多的不足。本文拟从萧伯纳笔下的女性形象入手,通过对萧伯纳剧作中女性形象进行类型辨析、女性原型探究,我们将发现其笔下的女性群像是叛逆与传统形象的二重叠加,而这样的女性形象塑造是与萧伯纳的戏剧观念密不可分的。论文的第二部分将结合萧伯纳的剧作理念剖析其女性形象塑造的深层动因及其不足点。同时,借助女权主义理论,我们将发现从易卜生笔下“没有女人味的女人”到萧伯纳富于“生命力”的“女超人”背后,依稀潜隐着西方女权主义发展
五四一代女作家写作的自我想象
作者:   韦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四一代女作家   叙事策略   想象方式   自我想象  
描述: 本文主要以在1917-1927年间登上文坛并获得瞩目的女性作家及其创作,特别是陈衡哲、冰心、庐隐、冯沅君、凌叔华、苏雪林等人作为考察主体,通过她们的自我想象以及想象方式来探析女性写作的困境、阻力以及她们的想象对于当代女性主义的启发。在文本分析上,从女性生活的理想化理念、生活实践、女性视角三重维度出发,阐释女性的理想化理念、生活实践如何对女性视角产生影响并投射在文本的创作中。本文分为九个部分,绪论主要阐述研究的缘起、意义、角度与思路。第一章涉及五四一代女作家写作自我想象的书写背景。对于五四一代女作家来说,中
钟肇政小说创作论
作者: 赖一郎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钟肇政小说   客家文化认同书写   原住民书写   女性书写   史诗建构  
描述: 钟肇政是台湾史诗建构开创者,光复后客家方言写作首倡者,光复后最早进行原住民书写、也是相关著述最丰富的作家之一,乡土派代表作家。出身于底层的钟肇政,秉持底层认同,坚持客家书写、女性书写和原住民书写。光复后钟肇政第一个提出客家方言写作,实践上主要是对词语进行纯化、提炼;他以审美的眼光去看待客家民俗,把民俗与人物描写、故事情节有机结合起来;歌颂客家人的硬颈精神。钟肇政具有“双性同体”潜质,为台湾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的建构做出历史贡献。其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1950年代处于蒙昧状态,1960年代有了萌芽,1980年代
旅行者的回望:论张贵兴的原乡书写
作者: 黄丽贞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在台马华文学   原乡书写   张贵兴  
描述: 张贵兴作为在台马华文学的代表作家,以其华美的文字艺术和南洋风格在台湾多次斩获台湾两大时报文学奖,也获得了王德威、黄锦树等知名学者的高度评价。本文从原乡书写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张贵兴资料的收集、整理、研读,以离散的观点和历史的方法为指导,对张贵兴四部书写原乡的作品进行系统的研究。首先,梳理张贵兴的寻乡路程,呈现他离散的处境并探究其原乡书写的动机。其次,通过对作品的阅读,归纳原乡书写的“二元乡愁”、“族群历史书写”和“雨林地景”三大主题,张贵兴在原乡书写中将文化认同和故土认同以艺术方式结合,透过族群历史书写关注
光影中的身体叙事与意识形态:《人民画报》(1950-1977)中的女性图谱
作者: 林颖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意识形态   妇女解放   国家叙事   话语权力   《人民画报》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将《人民画报》的女性图谱作为媒介女性形象分析的一个种类进行研究,以更广阔的视角观照女性身体叙事与民族、国家、阶级、生产之间的权力关系。主要考察文本如何与历史交织,身体何以再现历史,女性是在何种意义上解放,又是在何种意义上受到禁锢的。本文以符号学、意识形态以及深层阐释学的定性分析作为基本方法,结合摄影、绘画美学进行文本的解读和阐释。本文把《人民画报》这样的媒介放在“媒介仪式观”的构架下进行考察,认为它的目的不在于传递信息,而是通过符号权力的空间化的方式来制造“神话”,以建构人们对自我、社群、社会的认知与
< 1 2 3 4 ... 9 10 1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