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来源:学理论】搜索到相关结果 47 条
-
解读“女强人”
-
作者:
严小刚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处境
“女强人”
特征
演变
性别平等
-
描述:
"女强人"通常是对事业有成的女性群体的称谓,这个称谓是男权社会中在男性本位立场上由男性话语赋予和建构的,在肯定和称赞女性作为的同时,加载了更多的负面象征意义,带有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和偏见。男权话语下的"女强人",挑战了传统女性形象,打破了男权统治下赋予女性的角色和地位,在社会分层结构中被归为既非男性,又非传统女性的层次中,使"女强人"群体在社会交往互动中面临或遭遇诸多尴尬处境,而导致这些处境的根本原因在于男权统治下的性别不平等。
-
从《废都》看贾平凹的女性观
-
作者:
段经文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废都》
贾平凹
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
描述:
贾平凹在《废都》中创作了牛月清、唐宛儿、柳月、阿灿四位女性形象,她们身上无不体现着贾平凹对女性生物性的热衷展示,对女性物化状态的肯定与张扬,对女性臣服于男性的赞美褒扬,这反映出贾平凹浓厚的男权主义思想审美观和价值观。
-
罅隙中的女性生存:严歌苓《寄居者》文本浅读
-
作者:
纪元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寄居者
严歌苓
女性
-
描述:
作为新移民文学队伍中的一员,严歌苓可以说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海内外颇具影响力的一位作家。从《雌性的草地》到《少女小渔》,到后来的《扶桑》,再到《第九个寡妇》和《小姨多鹤》,严歌苓以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2009年大作《寄居者》在延承以往创作主题与风格的基础上,将视野深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规模的种族迫害和族群逃亡的巨大灾难,从女性视角出发,围绕着一个"异族三角恋"的故事,展示了身份、文化、历史、宗教、民族与人性错综复杂的纠缠,对当代移民文学特别是女性文学研究,具有新的启示意义。
-
萨满文化与《荒界》的审美取向
-
作者:
张希玲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萨满文化
审美取向
荒界
-
描述:
萨满文化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源头,作为一种文化意识广泛渗透于东北民众的生活方式及民风习俗中,也深深影响了当代东北作家董谦的小说《荒界》的审美取向。小说中没有凄美的爱情故事,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几乎是男女结合的终极目标,显现生殖崇拜观念的深刻影响。小说中塑造得最传神的女性形象兼具母性和神性的双重人格,闪烁着远古先民极度崇拜的始母神和萨满的影子。作品中女性形象几乎都是粗大、强悍、充满野性的气质。萨满教文化是《荒界》精神风貌的最权威的雕刻者,塑造了这部小说独特的审美风格。
-
《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形象分析
-
作者:
侯长林
张欢欢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新女性形象
觉醒
爱情
家园
-
描述: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飘》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作者通过其博大的笔触展示了那个动荡时代南方种植园经济社会的巨大生活画卷。而且,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而鲜活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斯佳丽·奥哈拉。试图从主人女主人公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成功的事业方面去阐述斯佳丽的反叛传统的新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
-
《雨中猫》的女性心路历程
-
作者:
严玫玫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雨中猫
新女性
海明威
-
描述:
海明威的短篇小说《雨中猫》通过分析女人、猫与丈夫这三者的关系,深度解读了当时(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西方女权主义的心路历程。透过他的笔触,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新女性爱恨交加的复杂情绪,对我们了解那个特定年代女性的形象大有裨益。
-
浅析《芙蓉风》里的人物形象:时爱爱
-
作者:
李正友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叛逆
圆形人物
生存方式
-
描述:
时爱爱是《芙蓉风》里塑造最为成功的人物形象。是作者艺术理想的结晶,蕴含着作家精湛的艺术技巧。本文试着以生存方式的角度去分析时爱爱这一女性形象:由农耕生存方式到地中海式(商品经济生存方式)生存方式的两个阶段构造人物形象。再用对比的方法(时爱爱与关爱芙的对比、三角恋爱的对比)分析时爱爱形象。
-
杜丽娘形象的现代性分析
-
作者:
杨芍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杜丽娘形象
现代性
超前
-
描述:
杜丽娘虽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笔下的女性形象,距今已有几百年的时间,但杜丽娘形象具有可深入挖掘的现代性,这种现代性来源于作者超前的意识、深刻的思想和对生命独立的、超越当时社会的思考,这种思考给作者笔下的人物注入了个性,使其血肉丰满,具有独特的情韵内涵,从而使杜丽娘形象长存不衰,还直接影响了红楼梦的创作.
-
影视女性的个性形象及其广告角色解读
-
作者:
聂维斌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视觉形象
广告创意
女明星
广告角色
-
描述:
影视女星视觉印象的个性色彩是女性影视形象的大众主观解读,这一心理定位直接影响到广告受众对影视明星广告诉求效果的评价和商品的美誉度。广告女性符号是消解受众广告抗拒感的润滑剂,女性视觉形象应与商品的社会性一致,广告女性形象运用要避免审美暴力、明星丑闻、形象异化。
-
当今中国女性的取向
-
作者:
郭淑梅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九十年代
八十年代
六十年代
男女平等
妇女解放运动
新中国
西方女权主义
家庭
女性形象
中国女性
-
描述:
中国妇女从封建社会束缚下逃脱出来还不到百年,其命运的变迁就已提供了说不尽的话题。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们高喊着"男女平等"和"妇女的独立首先是经济的独立"的口号,为女性走出家庭走上社会创造理论依据。新中国的成立又从法律上规定了男女平等的权利,使中国女性成为西方女权主义者羡慕的偶像。六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