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关键词:家园】搜索到相关结果 10 条
-
浅谈张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肖洪斌
来源:
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土
家园
女性
-
描述:
张炜的作品中塑造了各色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性世界里承受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但却依然高贵而倔强地为男性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这种母性的柔情不仅仅是一种叙述情调,更是一种人格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缠绵的美丽;不仅仅是一种寻找,更是一种执著的人性呼唤和对生命的态度。
-
浅谈张炜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肖洪斌
来源:
教育前沿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故土
家园
女性
-
描述:
张炜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各色各样的女性形象,她们在男性的世界中承受来自社会生活的压力,但却依然高贵而倔强地为男性撑起一片没有委屈的天空。这种母性的柔情不仅仅是一种叙述情调,更是一种人格精神;不仅仅是一种气质,更是一种爱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缠绵的美丽;不仅仅是一种寻找,更是一种执著的人性呼唤和对生命的态度。
-
从性别政治话语到帝国殖民话语:康拉德丛林小说解读
-
作者:
罗璠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话语
康拉德
家园
性别
-
描述:
西方历险文学时常牵涉到两个空间的转换:历险空间和家园空间,并可以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实现从性别政治话语到帝国殖民话语的转变。在康拉德的《黑暗的心》和《吉姆爷》中,家园空间从被隔离到被切除,白人女性形象从虚假在场到完全消失,反映的是他对于帝国殖民现实的失望,对于所谓家园救赎的不信任和排斥。
-
家园何在——方方小说女性命运的风筝意味
-
作者:
龚艳丽
来源: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方方小说
女性命运
家园
风筝
-
描述:
方方小说以浓浓的人文关怀给予了女性群体格外的关注,塑造了一群苦苦追寻幸福家园的女性形象。她们面对艰难的生存处境与精神家园的缺失,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抗争着,却始终摆脱不了"风筝"的命运,无论起飞还是降落,全不由自己掌控。通过对方方作品女性命运的梳理,阐释女性命运的风筝意味。
-
风雨中傲然挺立的“铿锵玫瑰”:郝思嘉性格所折射出的个人魅力
-
作者:
刘莎
刁慧敏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爱情
坚强
家园
女性主义
-
描述:
个人感情方面,她是激情的、浪漫的、执着的;在保卫家园的征途中,她是坚韧的、冷酷的、贪婪的,而这两方面又处处体现着女性主义思想。本文着重于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探讨这位女性身上永不言败的精神和勇气。
-
我依稀看到了家园:对方方小说《水在时间之下》的解读
-
作者:
杨静
张文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归属
家园
女性
-
描述:
方方是位多产的作家,塑造的女性形象大多发出了何处是我家园的呼唤。本文细读方方的最新力作《水在时间之下》,通过主人公在文本中的三个名字,阐述主人公对于家园的寻找有了一个隐约的影子。
-
薇拉·凯瑟的家园书写研究
-
作者:
赵媛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传统
薇拉·凯瑟
家园
-
描述:
美国作家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47)一生都处于迁徙之中,“在路上”似乎成为其生存的常态。然而,很少有批评家注意到,在作家表面迁徙的经历背后,隐藏着凯瑟对家园归属的渴望
-
《飘》中女主人公斯佳丽形象分析
-
作者:
侯长林
张欢欢
来源:
学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新女性形象
觉醒
爱情
家园
-
描述:
《飘》是一部取材于美国南北战争和战后重建情况的长篇巨著。《飘》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作者通过其博大的笔触展示了那个动荡时代南方种植园经济社会的巨大生活画卷。而且,小说成功塑造了一系列典型而鲜活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女主人公形象———斯佳丽·奥哈拉。试图从主人女主人公错综复杂的品性、擦肩而过的爱情、成功的事业方面去阐述斯佳丽的反叛传统的新女性形象的性格特征。
-
永恒的家园与失落的情感:贾平凹小说创作文化心态探析
-
作者:
刘宇凡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失落
贾平凹
家园
矛盾
小说
-
描述:
的文化特征,分析这一精神家园遭受现代文明冲击之后作家所体验到的精神失落,揭示作家在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撞击中所具有的
-
家园的缺失与构建——后殖民女性主义视角下波·马歇尔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之研究
-
作者:
王云云
来源:
中山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棕色姑娘·棕色砖房》
巴巴多斯移民女性
后殖民女性主义
缺失与构建
家园
-
描述:
波·马歇尔是一位引领了加勒比文学/黑人美国文学,尤其是黑人女性文学发展的杰出美国女作家。其作品多关注有色人种女性的创伤及成长,往往意蕴深长,意义深远。 具有半自传性质的《棕色姑娘·棕色砖房》是马歇尔的处女作,也是其最畅销的作品。如今,这部作品的问世被公认为推动了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黑人女性文学的发展。这部小说几乎呈现了美国加勒比移民生活的各个方面,突显了丰富的主题,包括“种族主义”、“文化冲突”、“异化与疏离”、“母女关系”、“伦理”、“宗教”等等。自1981年再版以来,国外对这部作品的研究已经掀起了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