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雨花》、《再生缘》及《笔生花》主题思想研究
作者: 骆育萱   来源: 国立中山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天雨花   再生缘   女性弹词小说   笔生花  
描述: 觀和宗教觀等方面去說明。《天雨花》,其創作動機乃在「憫倫紀之紛亂,思得其人以倫立紀,而使頑點頭也。」呈現出晚明
《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亚博   来源: 安顺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被动支配   女性形象   依附  
描述: <围城>中几个女性的婚恋、家庭观念,尽管外在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但其最终归宿却惊人的一致,即对于男权社会的自觉依附.文章从<围城>中苏文纨、鲍小姐、唐晓芙以及孙嘉等几位女性的社会地位及所处的社会时代背景着眼,对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的生存状态进行了探析.
焦虑、困惑与镇定:解读《另一个女人》
作者: 张莉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镇定   焦虑   困惑   女性  
描述: 200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莱辛的小说<另外那个女人>,成功塑造了一个在生活和情感中备受煎熬的现代女性形象.本文从女性的视角阐释了斯的心理历程中的焦虑、困惑以及最后的镇定.这正是寻找自我、坚强、独立的女性的必经之旅.
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
作者: 韩双   来源: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启示   爵士时代   女性主义批评   新女性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著名小说家,他的小说《了不起的盖茨比》和《夜色温柔》批判了爵士时代的新女性。若用女性主义批评观来解读这些女性人物,并把她们放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文化环境中去分析,我们就会获得新的启示。
论《源氏物语》的文学成就及影响
作者: 黄玲青   来源: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影响   源氏物语   文学成就  
描述: 《源氏物语》是日本女作家紫式部创作于11世纪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日本文学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被誉为日本古典文学的高峰。其文学成就是体现了柔美、婉约的女性文学的风韵,开拓了日本古典写实主义的新天地,并推动了物哀文学观、美学观的形成与发展。
风仍吹过田野
作者: 武氏春霞   白洁   来源: 译林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越南女性,一直给人温柔、勤劳的印象。她们可以穿着及脚的越式旗袍,任风拂过袅娜的身段,温柔得像一首缠绵的诗。她们也可以卷起裤腿,同男人一起下地劳动,勤劳得像一只筑巢的鸟。她们是越南社会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武氏春霞1959年出生于越南河内。《风仍吹过田野》里,女主人公小念的母亲就是抗美战争中一位出色的越南女性,而小念的命运便一直与母亲是否背叛革命的罪名联系在一起。文章没有一处对小念母亲的正面描写,却将一位美丽、勇敢、坚强的越南女性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读者,手法十分巧妙。
广告中女性形象设计的新模式解析
作者: 王财玉   来源: 包装工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统一致性模式   男性化模式   双性化模式  
描述: 对于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设计提出了3种模式:传统一致性模式、男性化模式以及双性化模式。传统一致性模式主要反应传统的女性社会角色,新兴起的男性化模式则着力渲染独立、自信的现代女性形象,而双性化模式在男性化模式基础上不仅塑造女性工作中独立、自信的进取精神,还重点刻画女性在生活中的温柔、细腻、精致的休闲风格。并且在文中还进一步指出了这2种新模式出现的原因以及对社会观念转变和个体人格塑造的意义。
行走在围城边上:浅析《围城》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孟乐   王燕双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世袭领地   女性  
描述: 钱先生在<围城>中赐予了女人一块"世袭领地".女人作为男人的陪衬成为不是主角的主角.众多女性中着墨较多的是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孙嘉."围城"女性已不同于"五四"时代狂热追求个性解放的"子君
解读《围城》对苏文纨的男性偏见
作者: 常凌翀   符银香   来源: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围城》   苏文纨   男性偏见   方鸿渐  
描述: 《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名著,它集中而深刻地刻画了我国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性形象,从而反映了深广的社会文化内涵。《围城》在塑造苏文纨、唐晓芙、孙嘉等女性形象时,潜意识里隐含着作者对笔
先秦女性审美观念
作者: 白路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楚宫细腰   窈窕淑女   先秦   审美观念  
描述: 女性是中国审美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审美对象。关于女性的审美观念早在先秦时代就逐步形成了一定的范式。比如对窈窕淑女以及楚宫细腰的形态美追求,折射出先秦时代男权制社会性别制度文化对女性柔顺形象的构建。这些温柔、顺从的女性形象,逐渐成为后世社会性别观念中女性审美的理想范式。
< 1 2 3 4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