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短暂而永恒的追寻──试以“家”为切入点解读萧红
作者: 王宝丽   来源: 武汉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萧红   回归   追寻  
描述: 萧红。她的文学所触,远比人们想象的要宽广和深入得多。于是,时人和后人在研究这一段文学的历史时,便会发现:他们无法绕过萧红,但要给她准确地定位,却又十分困难和棘手。因为难以用某一作家群落或某种创作方法将其
说不完的官场小说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界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出版了《仕途》,下半年王跃文的《苍黄》紧跟上市,同时成为年度最畅销长篇小说,再度掀起阅读狂潮。你和王跃文还有阎真,让中国文坛对湖南官场小说刮目相看,外省好像找不到这么整齐且影响深远的官场小说作家群,你
女人花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许鞍华   关锦鹏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香港电影新浪潮战将中唯一的女性导演,将众多的女性形象搬上荧幕,从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传统妇女到知识女性再到小市民阶层妇女,而另一位在香港电影界关注女性的男性导演却把目光投向了妓女、女明星、中产阶级家庭妇女。不同的性别身份以及不同的成长经历使得两位导演关注到不同的女性群体,对女性生活和命运的关注点自然也不相同。
反叛的女性
作者: 暂无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叛   白先勇   女性书写  
描述: 白先勇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女性形象,小说中有对女性觉醒的欲望的书写,也有对女性反抗命运的书写,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和同情。
女人的世界
作者: 宋艳   来源: 当代小说(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生存之困   玫瑰门   传统文化的解构   对话结构  
描述: 《玫瑰门》是铁凝的长篇处女作,是其创作风格演变的风向标。本文认为:在思想意蕴上,作品对女性生存困境进行了深刻揭示;在语言上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构,对男权话语和女性形象进行了彻底颠覆;在叙事上,通过对话结构体现了复调艺术和文本的深层线索。
孟姜女形象探源
作者: 周尚义   来源: 武陵学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孟姜女   傩戏   人物形象   望夫石   保护神  
描述: 孟姜女的传说,是世代累积型的民间创作。在漫长的人物塑造和故事演义的过程中,孟姜女的形象逐渐定型,并变得丰满和成熟,既吸纳了历史真实故事中杞梁之妻的良好品质和悲剧情韵,又融汇了《诗经》以及其他典籍中所描写的诸如"庄姜"、大禹之妻、舜之二妃的形象特征,此外,还吸收了民间的诸如望夫石以及傩神等传说中的精神内蕴。孟姜女这一悲剧女性形象,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吸取历史、文学以及诸多传说、民情风俗等多方面的养料而塑造成功的。
话说“女记者之难”
作者: 唐觐英   来源: 中国记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不缠足   女记者   女性  
描述: 1897年康同薇成为中国第一位记者,她也是那个时代少有的不缠足的女性先锋。不缠足与女记者共同成为开启女性走出家门、进入社会新时代的标志。女记者一词,既承载着梦想,也浸透着艰辛。当今工作节奏之快、强度之大,自不待言。而且,女记者投身社会,需
从“女仆”到“女神”
作者: 暂无 来源: 当代小说·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张炜小说   女仆   女性形象   转变  
描述: 在张炜的小说中,女性形象一直占有很重要地位。她们已不仅仅是性别的代码,而是建构了女性新的“神话”,同时又暗含了作者新的希望,成为他情感的寄托和柔情所在。
中西女子高校对女生的教育补偿研究
作者: 席春玲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西方   女子高校   教育补偿   女生  
描述: 世界范围内男女同等接受学校教育已成现实,人们对女子高校的存在价值提出了质疑。其实,只要社会上还存在两性间的不平等,女性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女子高校就有存在的必要。女子高校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男女混合教育中不利于女生发展的地方,对女生发展具有教育补偿作用。
《诗经》中的女性与女性的地位
作者: 华天龙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变化   诗经   社会地位   生活状况   女性  
描述: 对《诗经》中女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能够了解当时女性的生活状况。文章所论之女性既有平凡的女性,也有处于社会上层的女性,《诗经》通过过对她们的描写来反映当时女性的社会地位。本文从女性的情感,地位的变化和处于不公平待遇时的愤懑三个方面讨论《诗经》中的女性及其地位等相关问题。
< 1 2 3 4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