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93 条
-
旧话重提:谈谈尊重女权
-
作者:
叶稚珊
来源:
群言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又一个三八妇女节到了。前年,我们采访了雷洁琼;去年报道了女知识分子中的佼佼者王菊珍。今年呢?对象仍然很多,还有不少老大姐,是妇女运动的先驱;还有不少模范人物,令众人瞩目。随着改革的深入,扑面而来
-
拉美妇女文学在兴起
-
作者:
柳小培
来源:
外国文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作家
八十年代
文学作品
女作家
拉美文学
女诗人
七十年
文学潮流
长篇小说
女性文学
-
描述:
妇女文学的兴起是当代世界性方兴未艾的文学潮流,拉美文坛也不例外。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以及我个人参加拉美妇女文学国际研讨会(1987年)智利会议的体会,后来又以智利作家协会会员身分进行考察判断,妇女文学的概念可以说是具有多层次的意义。
-
论巴金创作中的女性崇拜
-
作者:
杨联芬
李双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神
《新生》
封建礼教
鸣凤
女性崇拜
类形象
巴金
母亲
爱情
女性形象
-
描述: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以女性形象的塑造构成其创作特色,影响其文学史上的地位的,男作家往往居多。巴金,就是其中颇有特色的一位。他塑造的系列女性形象,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而且,女性形象的塑造几乎贯穿其毕生的创作。形象的变迁与作家融铸其中的审美理想,恰好反映出巴金心灵深处虔诚、纯真的女性崇拜意识。
-
漫话当今美国妇女
-
作者:
汤国维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组织与活动)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共和党
大男子主义
美国妇女
平等权利
同工同酬
性别差距
妇女就业
修正案
民意调查
支持率
-
描述:
最近,美国的一项民意调查表明,美国妇女的境况正在得到改善。在被调查的妇女中,绝大多数对她们当前的生活感到满意。她们认为自己有能力、有作为、有抱负,希望干一番事业,并对前景充满乐观情绪。然而,正如美国舆论指出的,在大男子主义依然盛行、妇女仍未受到“同工同酬”待遇的情况下,对广大美国妇女们来说,也只能说是有喜也有忧。
-
当代西方妇女运动的特点
-
作者:
孙晓梅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当代西方
妇女运动
职业妇女
斗争方式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西方女权运动
同酬
世界和平运动
西方妇女
女性
-
描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北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妇女运动,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些国家的妇女,参加各种运动人数之多,涉及问题之广,以及采取的斗争方式和活动形式等等,都是前所未有的.西方妇女运动的特点是:第一,争取更多的女性进入政界.二战以前的西方妇女运动主要是争取妇女的
-
既非妖女,亦非天使:略论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
作者:
王逢振
来源:
外国文学评论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
雌雄同体
思想意识
妇女解放运动
文学传统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文学批评
女权主义批评
60年代
中后期
-
描述:
顾名思义,女权主义与妇女运动相关。60年代中后期,西方出现了日益高涨的妇女解放运动,提出十分激进的主张,要求彻底改变现存的世界,被称为“激进的女权主义”。后来,尤其到70年代中后期,其主张发生了重大变化,开始与文化和思想意识联系起来,逐渐形成了“文化的女权主义”,
-
为女性文学呐喊——读《山东文学》三月号《女作家小说专辑》有感
-
作者:
丽莹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奴隶社会
男权社会
封建社会
妇女
中年知识分子
女知识分子
女性文学
山东文学
封建王朝
辛亥革命
-
描述:
女人,是整个人类的一半。女人,是人类繁衍的母体。然而,妇女自古以来却是跪着的,在男权社会里,她是奴仆,是贱人。那“女”字就是一个跪着的人,那“妇”字是一个拿着扫帚跪着的女人。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里
-
浅谈高尔基笔下的底层女性形象
-
作者:
马晓华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代言人
底层女性
奴性意识
世界文学
性格特征
历史画卷
资产阶级女性
女性形象
高尔基
-
描述:
在高尔基的创作中,底层女性形象占有一席重要地位。他以底层代言人的正直、敏感的热忱,描绘出一幅俄国底层妇女的社会历史画卷和心灵历史画卷,丰富和发展了世界文学中的妇女形象,谱写了一曲妇女群像的
-
“厚土”底层的女人们
-
作者:
段崇轩
来源:
文学自由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作家
女性崇拜
深层心理
底层
女性形象
男人
视角
小说
李锐
世界
-
描述:
李锐的《厚土》系列小说,曾在两年前的文坛上引起一场小小的轰动,评论家纷纷从社会的、历史的、文化的和文体的视角,争争抢抢地发掘吕梁山这片“厚土”。今天我却想从女人这个视角,来重新窥视一下这片厚土的底蕴。因为我发现,在《厚土》的全部十七篇作品中,几乎每篇都写到了女人,且在大部分篇什中,女人是点睛之笔、全文之魂,这些女人构成了吕梁这个封闭世界的一个独特群体。在李锐那支冷峻而深遂的笔下,一旦写到女人,就会充满柔情、怜悯、宽容和敬意,给吕梁那黑魆魆的重重大山涂上一抹玫瑰色的晚霞。我敢说,在李锐的深层心理中,总有一种
-
女性电视风靡美国
-
作者:
森刃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电视节目
广告收益
尼尔森
电视系统
当代电视
美国广播公司
市场研究公司
我爱
节目制作
-
描述:
正当各国观众以极大的热情关注和讨论『女性电影』的时候,在美国又掀起了以妇女为主角的『女性电视』热潮。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介绍,美国三大电视系统之间争夺观众收视率的竞争是美国社会最尖锐的企业界竞争之一。因为,收视率的高低不仅反映各电视系统的声誉,更重要的是关系到各电视广告业务的盛衰和广告收益。自去年始,美国三大电视网从剧目到演员明显转向以女性形象为主的节目制作,使收视率日增。今年以来,每天只要打开电视机,就会发现在所有的黄金时间,其电视节目几乎清一色是女性为主角的戏。根据尼尔森电视节目市场研究公司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