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566 条
-
《绛红雪白的花瓣》的女性主义命题
-
作者:
程雨丝
赵振宇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两性关系
性政治
女性主义
-
描述:
《绛红雪白的花瓣》以男性的笔触构建了细致入微的女性空间,塑造了带有抽象象征意味的女性形象。虽然作者进行了貌似十分传统的现实主义的叙事,但是小说所体现的女性主义命题仍然具有突出的现代性。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小说女性主义命题解读现代作家米歇尔·法柏的女性主义思想和主张。
-
懵懂中的升华:《六十盏灯》女性意识解析
-
作者:
蒋金铃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小说《六十盏灯》
女性意识
-
描述:
在小说《六十盏灯》中,澳大利亚著名女作家盖尔.琼斯塑造了一位个性鲜明的女性形象。女主人公露西.斯传奇的坎坷经历是对父权制主宰的社会意识的鞭挞,是对女性遭受的压迫的无情揭露。露西的女性意识的觉醒对于最终推翻父权制意义非凡。
-
解放区文学中的女性变奏
-
作者:
王兰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秩序
女性意识
丁玲
-
描述:
丁玲在解放区时期的创作中塑造了一批个体独立并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女性形象,丁玲认为女性问题已成为影响革命队伍的重要因素,她从多个层面指出延安女性解放问题未被重视、女性人格和价值被忽视的现象。延安新体制下主流意识形态确立其话语权威的过程,正是其遮蔽女性自我存在的过程。
-
19世纪女性恶之形象:莎乐美
-
作者:
梁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恶形象
莎乐美
-
描述:
纵观艺术的历史19世纪是一个精彩纷呈的时期,在多数表现女性题材的绘画作品中,这一时期的女性形象较之前的平和宁静的形象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女性在绘画作品中不再是光洁的圣母、圣明的女神、优雅的淑女,她成为了一种妖娆诱惑的形象,吸引着观看者们的眼球,甚至勾摄这我们灵魂。
-
《圣殿》的生态女权主义解读
-
作者:
刘娟
许锬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然
生态女权主义
《圣殿》
女性
-
描述: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圣殿》中通过谭波儿这一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与自然在父权制世界观下相同的"他者"地位和"受害者"身份,反映了他对自然与女性同一性的关注。小说通过塑造被阉割的男性形象金鱼眼,进一步对父权制社会进行了讽刺,表达了作家渴望自然、女性、男性和谐相处的生态女性意识。
-
《曼斯菲尔德庄园》中范妮的女性主体意识分析
-
作者:
吴明玉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意识
独立自主
女性
-
描述:
简·奥斯汀的作品《曼斯菲尔德庄园》塑造了一个敢于反抗父权制压迫,努力追求爱情和婚姻自由的新女性形象。女主人公范妮的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和成长,是社会因素与个人性格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主体意识对于现代女性具有示范作用。
-
伊迪丝·华顿的《天真的时代》中的女性人物刻画
-
作者:
赵小燕
来源:
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为
矛盾
人物刻画
自在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主要研究伊迪丝·华顿的《天真的时代》中女性人物的刻画.通过女性主义研究的批评方法,本文对其中两位主要的女性人物进行分析.小说的作者经由女性人物的刻画展现了个人对女性在压抑的男权社会中生存状态的讨论以及对这一问题所持有的矛盾心态.
-
论韩语俗语沿革中的女性描述
-
作者:
朴香玉
刘晓菲
来源:
产业与科技论坛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地位变迁
社会地位
俗语
文化背景
女性
-
描述:
拥有悠久文明的国家都会从祖先那里继承多种多样的文化遗产,俗语就是这种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之一。韩国俗语中有关女性的俗语俯拾皆是,从各方面展示了女性的社会生活。本文通过对韩国俗语中女性的研究,阐明韩国女性地位及女性地位的变化。
-
北京民间妇女组织公信力建设的路径探索
-
作者:
黄粹
刘秀伟
来源:
行政与法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间妇女组织
公信力
北京
-
描述:
公信力是民间妇女组织获取支持并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近年来,北京民间妇女组织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相对于其他民间组织,民间妇女组织发展则较为缓慢,其突出表现为公众对民间妇女组织的认知度偏低。因此,提高北京民间妇女组织的公信力,需从自律机制、他律机制两方面寻求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路径。
-
《女性文学》课程“过程模式”教学的开发与实践
-
作者:
马丽敏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过程模式
经验介入
女性文学
-
描述:
《女性文学》课程在突出女性文化特色和强化女性意识方面担当重要的职责,但当下我国《女性文学》教学一直承继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定位。从斯坦豪斯"过程模式"中寻找依据和理论指导,对《女性文学》课程教学进行创新开发和建设,进而探讨符合我国教育发展思路的课程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