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从《赫索格》对女性人物的刻画看贝娄的女性观
作者: 苏天兰   来源: 重庆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赫索格》   索尔·贝娄   女性观   贬低丑化   褒扬  
描述: 在当代美国文坛上,美国犹太作家、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被认为是继福克纳和海明威之后最主要的小说家。贝娄的小说关注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的精神危机,关注人的生存价值,关注心灵的挣扎与求索。而《赫索格》是其关注人生存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并因此确立贝娄在世界文坛的地位。但是贝娄所关注的人物大部分是男性,而对生活在男性周围的女性却很少关注,甚至很多评论家认为贝娄作品中的女性只是男性成长发展的标志。 本文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对《赫索格》中的几位女性形象进行了分析解读,认为作家贝娄在对几位女性的描述刻画中,也
蓝妹妹是个怎样的女人
作者: 韦伊   来源: 山西青年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动画片   电影   女权主义者   女性角色   精灵   女性学   漫画家   格格   女性形象   比利时  
描述: 对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降生的一代中国人而言,动画片《蓝精灵》堪称童年时代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不知当时坐在电视机前的小朋友有没有产生过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在众多蓝精灵中只有蓝妹妹一个女生呢?今夏3D电影版的《蓝精灵》登陆银幕,许多欧美学者揪住不放的正是这个问题。不少女性学者认为,蓝妹妹体现的是男权社会下,男性心中女性形象的投射;
女性美的绝代颂歌
作者: 师钰娟   来源: 北方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符号   女性美   伊利亚特   海伦   希腊史诗   汉乐府民歌   陌上桑   女性形象   典范性   罗敷  
描述: 两部作品也因对女性美的典范性描绘成为文学史上女性美的绝代颂歌。1《陌上桑》是汉代的一首乐府民歌,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
论《城堡》和《伤逝》中的女性拯救
作者: 王玮   来源: 榆林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拯救   焦虑感   怯弱   个人情绪  
描述: 在西方文学的传统中,女性拯救一直是个不变的主题。《城堡》中的女性和《伤逝》中的子君,对于主人公来说,都在一定意义上扮演着拯救者的形象。但她们最终都无力承担起拯救主人公命运的重任。卡夫卡内心深处强大的焦虑感,与鲁迅灵魂中的彷徨,不可避免地将个人的情绪书写融入作品中女性形象的塑造。但是卡夫卡是面对内心焦虑和不安惶恐情绪的书写,而鲁迅对子君的塑造,则反映了他的爱情在新旧道德夹击下产生的灵魂中的矛盾、痛苦和焦虑。
浅谈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作者: 李翠芳   来源: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子君   妇女形象   悲剧   爱姑   单四嫂  
描述: 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鲁迅,对妇女问题极其关注,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如单四嫂、祥林嫂、子君、爱姑,等。在此通过梳理她们一生的悲惨遭遇,认为这些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性是由于他们经济上缺乏独立性以及长期处于被压迫地位所决定的,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的种种罪恶,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也为她们的解放道路作了深层次的探索。
希望所在:福克纳笔下魅力女性研究
作者: 张佐娟   来源: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望   福克纳   女性  
描述: 从女性视角入手,以《喧嚣与骚动》、《八月之光》、《押沙龙,押沙龙!》、《老人》等作品为研究文本,结合福克纳的思想,探讨福克纳笔下那些没在清教主义、父权制、妇道观和种族主义的"薄雾浓云愁永昼"中沉入深渊的女性,她们渐次醒悟,能够从容面对苦难,清新自然女性复现,表现出人类昔日的荣耀:同情、牺牲、怜悯、荣誉、爱等精神,这些正是人类的希望所在。
女性文学研究大观
作者: 肖淑芬   来源: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开放性   “世界文学”   女性文学研究  
描述: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女性文学研究在广度上有了很大的拓展,三个维度的数据检索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同时,女性文学研究也在向纵深发展,其标志主要有三:高层次的科研项目;高素质的研究队伍;高目标的学科建设。女性文学研究的终极目标是"世界文学",所以,开放性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研究目的的开放性、研究论题的开放性以及研究队伍的开放性。
关于“女性文学”的再思考
作者: 褚文扬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性别和谐   女性文学  
描述: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男女两性的性别和谐又是其重要内涵之一。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都在呼唤两性和谐的构建。两性和谐是社会理想,同样也是文学理想、写作理想。本文以性别为视角,试在分析女性文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性别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而阐明女性文学未来发展应该坚持的两方面。
柯伦泰的女权主义小说
作者: 陈方   来源: 外国文学研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权主义   柯伦泰   俄罗斯文学   女性文学  
描述: 柯伦泰可以被视为19世纪末至20年代中期俄苏生活中最独特、最显赫的女性,她的文学创作也是20世纪俄罗斯文学和世界女权主义文学中的重要现象之一。本文试图简要地回顾柯伦泰的文学创作起因及过程,对她的《瓦西里萨·马雷金娜》、《三代人的爱》、《姐妹》以及《大爱》等代表作进行解读,并归纳其文学创作的女权主义主题及其表达方式和文学史影响。
对西方女性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兼论西方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
作者: 黄小寒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系统性   女性问题   女性主义的研究方法  
描述: 妇女是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女性问题的古代缘起和当代症状;女性问题的本质和女性解放的判据与途径;女性问题的研究方法等,已成为西方女性研究的重点问题。因此,对西方女性问题的系统性分析更为重要。
< 1 2 3 ... 28 29 30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