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2307 条
《世说新语》收录记事标准及其在《贤媛》门等女性记事中的贯彻
作者:
俞士玲
来源:
古典文献研究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献研究
品藻
列女
德行
故事
桓温
桓玄
李氏
男性
女性
描述:
《世说新语》的女性记事不少,《贤媛》门有32条,其他门类中有9条,另有10条记事虽以男性为主但较多涉及女性,所以学界关于《世说新语》女性的研究成果较多。但迄今之研究,多将《世说新语》中的女性
女性人格的特殊表达:再评《芙蓉镇》
作者:
杨秀英
来源:
文学教育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表达
《芙蓉镇》
女性人格
描述:
电影《芙蓉镇》符合20世纪新时期电影人道主义主题内涵。同时,它还揭示了特殊年代中女性的生存境遇。不同女性的表现使电影充分展现了女性人格的复杂。在此基础上,《芙蓉镇》彰显出其在女性研究方面的深刻内涵。
清末妇女运动中的政府作用探析
作者:
许娟
段塔丽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不缠足运动
官方认同
兴女学
维新派
描述:
文章从分析晚近妇女运动中兴女 学与不缠足两大中心任务的兴起和发展入手,详细剖析了政府官方所起的作用,窥视清末妇女运动在发轫期所带有的一种特殊历史时代的烙印,为妇女运动的政府运作提供可资借鉴的历史评价.
尼拉·德赛:印度妇女研究之先驱
作者:
韦布迪·佩特尔
程娟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运动
领导者
德赛
印度
妇女研究
描述:
尼拉·德赛是印度妇女研究的领导者,她在孟买SNDT大学创立了妇女研究中心,该中心主要是结合妇女研究以及妇女运动的思潮进行深入研究。德赛于6月25日与世长辞。
唐宋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原因
作者:
汪艳菊
来源:
黑河学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唐宋
女性文学
发展
描述:
女性文学是我国文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史上,唐宋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简要概括我国唐宋女性文学的概况,具体分析了唐宋女性文学发展的原因。
我馆女性学特色馆藏建设的设想
作者:
刘英雅
来源:
河北科技图苑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图书馆
特色馆藏
女性学
描述:
从三个角度阐述了对女性学特色馆藏建设的思考:一是女性学特色馆藏的建设原则;二是女性学特色馆藏建设的具体实施;三是如何在女性学特色馆藏的基础上开展特色服务。
男人眼中的女人:沈从文与川端康成笔下的女性及女性塑造
作者:
李莎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文化
自然
川端康成
女性
描述:
植根于不同民族文化土壤的中日两位作家——沈从文和川端康成,虽然两者之间并无直接的影响和继承关系,但其文学理念、审美观及创作风格却颇多相似之处。本文从两位作家的“处女崇拜”情结入手,分析他们笔下的女性形象,进而分析女性与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同时也将川端和沈从文的思想感情、精神境界与审美追求展现出来,在关注他们共通性的同时,也注重差异性的研究。两位作家都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阐扬者,但他们笔下女性形象的差异又让我们看到了不同的民族文化传统与文化特色,在当今这个文化多元发展的时代,我们必须通过“互相参照”来重新审视本
妇女组织(英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就业援助
福建
纪念
领导岗位
周年
系列活动
村级
妇女组织
抗旱保苗
女性
描述:
Award Ceremony, Commemoration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Held in Beijing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99周年暨表彰大会To commemorate the 99th anniversary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Dav(March 8th), a ceremony,to honor the recipients of China's Top 10 Outstanding Women,was held
妇女组织(英文)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女(英文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Training Session Held in Tianjin天津市妇联举办第二期女 村官培训班TheYoung Female Village HeadsTraining Session
《接 师之女》的寻根情结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1952- )的作品以其对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和母女关系的细腻描绘而在美国一炮走红。除此之外,谭恩美对族裔经验和文化互动也有着独到的感悟,她在《接骨师之女》中以寻找家族之根、民族传统文化之根以及整个人类的精神心灵之根,展示了更为丰满的寻根意识和寻根思想。本文将以作品中的中国文化为研究对象,对小说文本中的母性谱系追寻以及文本中的东方文化隐喻进行剖析,探讨小说所呈现的寻根情结 美国华裔女作家谭恩美以其小说《喜福会》一举成名。作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第二代华裔,谭恩美与中国母亲不断产生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