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399 条
-
理顺关系 建立城市基层妇女组织网络
-
作者:
刘旭金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建设
党委
政府
经验
基层社区
妇联组织
过程
基层妇女组织
理顺
民委
-
描述:
笔者今年3月开始对广西南宁市社区建设过程中妇联组织建设的现状、经验和问题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状况看,当前城市社区妇女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经验和成果。各级党委和政府在基层社区组织建设的过程中,都把妇女组织建设列入议事日程,使社区居委会妇代会组织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组织建设同步进行。
-
“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介绍
-
作者:
廖冬梅
董慧芳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太原市
文学界
知名作家
中国女性文学
高校
文学教材
学术研讨会
山西省
-
描述:
"第八届中国女性文学学术研讨会暨高校女性文学教材建设研讨会"于2007年10月9-1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召开,来自全国中地的六十余位知名作家和学者齐聚一堂,就整个女性文学界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
从“他史”、“她史”到“两性史”——美国西部妇女史研究述论
-
作者:
鄢可然
顾洁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西部史
社会性别
西部妇女史
妇女史
女性主义
差异
-
描述:
美国西部妇女史近半个世纪的探索与妇女研究发展轨迹相当。70年代受女性主义运动及新社会史、后现代主义等学术思潮的影响,研究者们致力于“她史”,使得该研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80年代以后,女性研究的焦点转入社会性别理论,西部妇女史的研究中也广泛采用这一分析范畴,同时强调西部妇女多元文化的历史背景。90年代以来,随着理论的不断深化和史料的丰富,该研究从微观上强调西部妇女的族裔、文化、阶级、职业等的差异,从宏观上强调全新意义上的“两性史”,即要求在一个新的历史基准体系之下对各种妇女群体作出价值评估,并将妇女的历史编
-
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 推进妇女运动创新发展:关于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精神的讨论
-
作者:
王卫国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时代主题
全国妇联
创新发展
重要讲话
中国妇女运动
男女平等
发展道路
基本国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
描述:
主持人语:2013年10月28-31日,中国妇女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习近平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同志亲临大会开幕式,王岐山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词。31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同全国妇联新一届领导班子集体谈话,并在重要讲话中强调,实现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目标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也是当代中国妇女运动的时代主题,要牢牢把握这一时代主题,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历程同
-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推进妇女解放
-
作者:
关涛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联组织
不动摇
妇女解放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党的十四大
妇女运动
妇联工作
经济建设服务
妇女观
经济建设主战场
-
描述: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十四年伟大实践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的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这是我们党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是针对多年来“左”的错误的最大的拨乱反正。“它为我们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指明了道路,也为中国妇女运动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
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20年——“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 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论坛”综述
-
作者:
史凯亮
宓瑞新
杨玉静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事业
全国妇联
社会性别
北京世妇会
中国妇女
妇女研究所
性别分析
妇女组织
性别研究
性别主流化
-
描述:
2015年10月13-14日,由全国妇联和中国妇女研究会主办的“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深入贯彻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旨在纪念北京世妇会20周年,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球妇女峰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男女平等基本国策贯彻落实和妇女事业全面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妇女研究会会长沈跃跃出席论坛并做重要讲话,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原主席彭珮云出席会议,全国妇
-
正视现实 正确评价 正面引导——中国大陆广告传播与女性问题的相关研究
-
作者:
童芍素
胡晓芸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传播
中国大陆
女性问题
-
描述:
本文认为中国大陆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表现和传播,已经与中国大陆女性的现实生存、生活状态有了相当程度的弥合。广告反映了中国大陆女性的现实生存和生活状态、性格魅力与时代气息、较高的社会化程度和社会适应
-
离散论视角下来华女传教士的天路历程*——基于《异邦客》的文本研究
-
作者:
朱骅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传教士
天定齐家
离散
《异邦客》
赛珍珠
-
描述:
的文化理论体系。离散论极大地拓展了妇女研究的领域、史料来源和方法论。作为一本女性离散者传记,赛珍珠的《异邦客》典型地再现了一位来华美国女传教士在跨国空间中与故土文化、宿主文化、职业、信仰博弈却最终客死异乡
-
家族祭祀制度中的女性——对桂东南客家家族某村落的考察
-
作者:
项萌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祭祀制度
家族
女性
-
描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中国家族制度的研究已有多方面的成果,这些研究着重探讨家族制度与社会、民族、国家之间的关系。以往对家族制度文化的研究基本上是站在父权制的立场上进行的,长期以来,女性在家族制度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女性自己的声音被普遍忽视。文章采用了女性研究中的访谈调查法和个案研究法,在获得的田野资料和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以社会性别的角度切入家族这一社会组织民俗中,通过对桂东南一个客家家族的个案分析,探讨家族祭祀制度与女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家族祭祀体系中女性祖先的地位与男性祖先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传统的社
-
在个人与政治之间*——邓颖超的革命经历与女性主体意识建构
-
作者:
畅引婷
杨霞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邓颖超
妇女解放
女性主体意识
性别平等
-
描述:
20世纪的中国社会,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织,文化观念与性别观念杂糅,这既构成了近代以来中国妇女解放的前提性条件和社会基础,同时也形成了妇女解放运动不可逾越的基本国情。邓颖超将对性别平等的追求与阶级解放和民族独立密切结合,将妇女解放的理想贯穿于其一生的革命实践当中,融合在多重身份和工作之中。她的革命经历及其经验,不仅对当代中国的妇女解放实践有着重要影响,也是世界妇女运动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
1
2
3
...
27
28
29
...
38
39
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