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小学语文教科书性别角色研究:以苏教版为例
-
作者:
庄莉贤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语文教科书
刻板印象
性别角色
-
描述:
教育的和谐发展首先要实现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但研究表示,各级各类中小学教材中性别不平等的现象屡见不鲜,传统的儒家思想“男尊女卑”以隐蔽的方式存在于教科书中,给学生的性别角色健康形成造成负面影响。本文即对现行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性别角色问题展开研究。本论文包括四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的内容与方法。第二章对教科书中的人物角色进行分析,首先利用图表从课文的总体和故事性课文两方面展开研究统计相关数据,其次分析教科书在性别角色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三章进行教科书性别倾向的分析,探讨形
-
无尽的《红字》:多维批评视野下的经典解读
-
作者:
龚超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经典性
红字
多维视野
-
描述:
《红字》是十九世纪美国小说家霍桑的代表作,因其特有的“罗曼司”色彩而备受读者喜爱。《红字》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在于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经典性”。本文试图从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和新历史主义等多种现代文学理论出发,寻求建构一种多维的视野来探析《红字》的文本世界,以透视《红字》经典性之所在。 论文绪论部分首先探讨《红字》与经典性的关系并简略梳理了当前关于霍桑的各种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尽管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红字》作为“经典”所具有丰富的当代意义并没有在前述研究中形成系统性的论述。把《红字》与霍桑二者都置于一
-
金庸与司各特小说人物对比研究
-
作者:
刘婷婷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金庸
人物
司各特
小说
-
描述:
本文试图通过对金庸与司各特小说中人物的对比研究,解读作品中的男性人物、女性人物与否定性人物形象所蕴含的思想文化内涵及在作品中的作用。虽然两位作家作品诞生的时间相差很远,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相差悬殊,但是作为武侠文学之中的扛鼎之作,二者塑造了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类型人物形象。 本文将主要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方法来完成对两位作家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对比研究。文章正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对比分析男性人物的思想性格及在文章中的作用,体现中西不同文化下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思想境界。同时,也体现出作家所受到的文
-
漱石文学における「絵画」の意味:第一の三部作『三四郎』、『それから』、『门』から见て
-
作者:
林慧雯
来源:
东吴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门
夏目漱石
在那之後
三四郎
绘画
-
描述:
以戀愛小說的角度去分析夏目漱石的前期三部作品──『三四郎』、『在那之後』、『門』的論述十分地常見。然而,若是仔細地閱讀『三四郎』,就能發現作品中其實洋溢著繪畫的雰圍。作品中不僅時常出現實際存在的繪畫,就連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們都具有繪畫的才能;真實與虛構的畫家輪番被提及,如同繪畫般的場景也不時點綴其中,更不用說作為小說結尾的『森之女』這幅繪畫的展現更為『三四郎』增添許多繪畫的氣息。正因為如此,『三四郎』也被譽為『繪畫小說』。但是在這三部作品中,並不只有『三四郎』中出現充分的繪畫場景,在『在那之後』及『門』之中
-
普契尼歌剧中东方元素的探析:以《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特》为例
-
作者:
吴婷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东方文化
普契尼
歌剧
真实主义
-
描述:
普契尼(Giacomo Puccini. 1858-1924)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真实主义歌剧的代表人物,他的歌剧至今仍在世界舞台上常演不衰。普契尼在其歌剧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现实主义手法,热衷于表现普通人的情感和命运,真实地揭露社会的不平等,将满腔同情寄予那些心灵美好,却遭遇悲惨的小人物;尤其是对社会底层的女性人物的心理刻画以及情感描写,都给予了真实的写照。而普契尼更擅长的是创作具有异国情调的歌剧——《蝴蝶夫人》和《图兰朵特》,在这两部作品中,普契尼用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视角,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具有神秘
-
身份的危机与建构:欧内斯特人文学院·盖恩斯小说中的男性气概
-
作者:
隋红升
来源:
浙江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气概
男性身份
欧内斯特·盖恩斯
黑人文学
-
描述:
欧内斯特·盖恩斯(Ernest Gaines,1933-)是继赖特、鲍德温和艾里森之后美国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也是美国南方最负盛名的黑人小说家,但国内对其小说创作的研究还仅仅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在其小说的思想内涵方面,还是其叙事艺术方面,都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以男性气概理论为视角,深入研究盖恩斯小说中黑人男性气概及其男性身份的实践性多元建构策略。首先,盖恩斯在把重压下的勇气作为黑人男性气概的总基调的同时,通过女性叙事赋予了黑人男性气概与白人男权文化语境下的支配性男性气概不同的
-
饭店“打工妹”预防性病艾滋病同伴网络干预研究
-
作者:
李军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网络
干预性研究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女性未婚流动人群
-
描述:
通过饭店“打工妹”的同伴网络,开展“姐妹共享健康”系列干预活动,以提高饭店“打工妹”性病艾滋病相关知识和避免或推迟婚前性行为及降低高危性行为,促进规范卫生服务利用。探索同伴网络干预方法对“打工妹”性病艾滋病预防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取方便抽样的方法,在合肥市和蚌埠市饭店较集中的城区,分别选取12家和14家饭店为干预研究现场。研究对象为在饭店打工、来自农村的未婚女性。研究对象在书面知情同意后,参加基线调查、同伴网络干预活动和干预结束后第3-4周进行的评估调查。基线调查和评估调查在经统一培训的调查员现场指导
-
抗战时期晋冀鲁豫边区群众运动研究
-
作者:
于德孔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社会变迁
晋冀鲁豫边区
群众运动
-
描述:
“群众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在一定历史时期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形式之一,是指有广大群众参加的、有明确价值取向的、有强烈政治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包括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文化教育运动等。在抗日战争中,晋冀鲁豫边区充分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在巩固发展自身的同时,也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主要是对晋冀鲁豫边区的成立和发展进行一个简单的概括,从而对本文的研究地域和时间范围进行一个明确界定。第二章主要是对晋冀鲁豫边区的农民运动开展情况进行详细论述。包括农民武装运动、改造
-
国民党民众运动研究(1924—1937)
-
作者:
秦佳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众运动
国民党
分歧
争论
-
描述:
民众运动包括农民运动、工人运动、青年运动、妇女运动等等,囊括了社会的各个阶层。1924年国民党改组,树立了“以党治国”的施政理念,也将自己标榜为“全民”之党,并多次表示代表全民利益,将民众运动作为实现其政策的立足点,大力发展民众运动。然而在国共合作时期,国共双方对于民众运动的政策理念及构想上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差距,导致二者在民众运动问题上存在较大的分歧。这是导致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之一。国民党在1927年之后,取代北洋军阀成为中华民国新的执政党,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何调适政府与民众的关系,如何将民众运动纳
-
成长‧离散‧性别:於梨华小说主题研究
-
作者:
吴乔欣
来源:
国立屏东教育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成长
性别文学
留学生文学
离散
於梨华
女性文学
-
描述:
美籍華人女作家於梨華一生致力於小說創作,即使已八十高齡卻從未停筆,她的成就有目共睹。在文壇上不僅有「留學生鼻祖」之稱,其寫作的題材之深廣及其對社會事件的關注也為其小說注入許多人性關懷的元素。她的創作也如同她的人,直接、爽朗、不拐彎抹角而且感情豐沛,總是讓人樂於挖掘並且欲罷不能,這正是她小說的魅力所在。本論文嘗試從「成長」、「離散」、「性別」這三個主題去討論於梨華的小說,分成六個章節:第一章:緒論。介紹本論文研究動機、研究範圍、研究方法及文獻探討。第二章:作家於梨華及其創作。詳盡的介紹於梨華家世背景及其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