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女巫的歌唱:靳晓静近期诗歌创作简评
作者: 孙建军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品质   女巫   命运幻象   女诗人   诗歌创作   抒情主体   人文关怀   精神文明建设   宗教精神   女性文学  
描述: 据说有一位人类学家做了一个统计 ,在人类的文明史上曾出现过的数学家比女王要少得多。也许这个事实恰恰说明了人类两性之间的一个明显差别 ,在思维方式上 ,男性更加趋于逻辑与理智 ,而女性则更偏重于形象
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衍进
作者: 王海庄   来源: 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时期   批评   中国女性文学  
描述: 新时期中国女性文学批评存在理论方面的先天不足,所以,新时期以来的二十年间,中国女性文学批评走过了一条尝试建构理论的艰辛之路,这一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创作实践对批评理论的呼唤、对概念与范畴的讨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译介、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女性文学批评理论的初创。其中的收获是批评注入了鲜明的女性本体意识,但还存在批评中缺少科学和理性等问题
西尔维娅·普拉斯:一位不该被遗忘的女诗人
作者: 方丽   来源: 山东外语教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歌   主题   西尔维尔·普拉斯  
描述: 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西尔维尔 .普拉斯 (SylviaPlath 1932 - 1963)是自白派诗歌的主要代表。她有着不同于常人的状态 ,具有自己独特的文风 ,其写作技巧也有与众不同之处。孤独与恐惧、绝望与死亡几乎贯穿于她的所有作品。她以文学的形式记下了女性生活的长卷 ,记载着当代西方女性的苦闷、彷徨和追求 ,真实地表现了现代西方妇女的真实情感和内心思想 ,她的诗艺与人生悲剧合成一体 ,无法分开 ,成为当代女性文学的碑石
病态的百合花及其潜隐文化逻辑:对《徽州女人》中女人形象的另一种解读
作者: 张兰阁   来源: 戏剧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病态人格   《徽州女人》   话剧   女性形象   艺术评论  
描述: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本的意义是由文本同其理解者相遇而产生的,特别是那些本身具备多元意蕴的作品更是如此。《徽州女人》便具备了这种多元解释的基础。下面发表的文章即是对《徽州女人》中女人形象的另一种阐释。我们相信,理论上的争鸣与探讨一直是理论界活的生命的象征,它不但可以发现和拓宽作品的意义,而且对于创作和评论都不无启迪,我们十分欢迎各位方家参与这一话题的争鸣与探讨。
立身卓尔青松操,小荷才露尖尖角——论《左传》所写的正面女性人物
作者: 周淑舫   来源: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好品德   正面女性   卓识远见   酷爱宗国   抗争命运   机智明达   料事如神  
描述: 文章论述了在男性起决定作用的春秋时代,女性在军事、政治、外交以及家庭事务中显现的卓识与才华。《左传》能写出这样一些正面女性人物,是有其深刻社会意义的。
角色转换:台湾女性主义文学对经济自主的追求
作者: 刘红林   来源: 华文文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早在一个世纪以前 ,英国的女性主义作家伍尔芙就以女人应该怎样生活 ,怎样认识社会为题写下了名作《一间自己的屋子》———经济独立可以使女人不再依赖任何人 ,有一间自己的屋子 ,女人就可以平静而客观的思考。中国文学大师鲁迅也把子君的悲剧归结为经济不能自立。可见 ,前人早已意识到假如女性不能在经济上独立自主 ,她们的解放 ,她们的人格独立就无从谈起。台湾女作家从一开始就看到了这一点 ,所以她们笔下的许多女性才会在悲剧的漩涡中越陷越深 ,无力自拔。然而 ,早期的台湾女性文学 ,只有控诉 ,只有吁求 ,却没有给陷于
神话的破碎--新时期以来小说家笔下的男性形象
作者: 余颖   来源: 南昌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丑陋"   "雌化"与"弱化"   女性小说   男性  
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正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学科。本文通过对新时期以来小说家以女性视点构造的男性形象的解散读,重点探讨了“父”形象实质是女性苍白的理想、“雌化”与“弱化”成为男性的另一种象征,以及“丑陋
激进与现实的矛盾——抗战前期根据地妇女运动发展中的曲折
作者: 刘萍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描述: 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再次掀起新的高潮, 其运动的深度和广度大大超越了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妇女运动由城市推及广大的农村,妇女从单纯的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到要求参战、参政、生产等方面的权利。根据地妇女运动更是成为这一时期妇女运动的一个耀眼的亮点,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运动的一个里程碑。但是,与城市中广大知识妇女的自我觉醒、自发组织不同,根据地妇女运动是在根据地的逐步开辟过程中,
寻找心灵的强健之路:试论新时期女性诗歌的现代性追求
作者: 许淑娟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诗歌   女性文学   价值目标  
描述: 该论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对"女性诗歌"概念作了一番梳理和界定;第二部分是对女性诗歌历史渊源及发展轨迹的追溯与回顾;第三部分是对新时期女性诗歌价值目标的探讨;第四部分对其写作策略进行了分析.论文试图从女性文学中的女性诗歌的发展脉络中,把握其内在的历史过程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两位女性形象
作者: 邱爱萍   来源: 福建外语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娃   基督教精神   反抗精神   伊莱扎  
描述: 本文从书中的两位女性———伊莱扎和伊娃着手 ,阐述斯托夫人在《汤姆叔叔的小屋》中表明尽力以基督教的精神和行为改变社会 ,拯救罪人的观念是有其时代根源的。同时指出斯托夫人在赋予伊莱扎反抗精神时所表现出的过人胆识。此书关于奴隶制的大量描写以其无比的感召力促进了废奴运动。林肯这样评价她 :“写了一本书 ,酿成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 1 2 3 ... 25 26 27 ... 54 55 5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