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自我发现与实验性写作:论弗吉尼亚·伍尔夫《远航》的现代主义特征
作者: 王文丽   来源: 四川外语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远航》   现代主义   弗吉尼亚·伍尔夫   弗洛伊德   海德格尔  
描述: 意识流大师弗吉尼亚·伍尔夫,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一位作家。处女作《远航》记录了主人公雷切尔·温雷克发现自我,探索世界的成长过程,展示了对社会、政治、两性关系、爱情、婚姻等多方面的认识问题
《哦,拓荒者!》中的性别角色探析
作者: 马钰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维拉·凯瑟   双性同体   《哦   性别研究   拓荒者!》   性别角色  
描述: 维拉•凯瑟(1873-1947)是美国 20 世纪杰出的文学大师。自她步入文坛以来,评论界一直热衷于探讨她的创作思想和手法。《哦,拓荒者!》是凯瑟的第一部小说,也是她的成名作。国内外许多评论家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该作品,尤其是从女性主义批评对作品女主人公的形象进行了探讨,然而,对于文本中与传统男子形象相悖的男性人物,评论界却关注较少,因而从某种程度上忽视了作品所表现的性别角色的意义。事实上,维拉•凯瑟通过作品表达了她对于性别关系中两性角色的独到理解。本文拟从性别研究的视角对作品的性别角色作出探讨。 性别研究是
赛珍珠创作思想探微
作者: 王婷婷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农民观   社会伦理观   小说创作思想   女性解放   文化归属感   赛珍珠  
描述: 赛珍珠是美国著名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奖获得者。赛珍珠在中国生活长达41年,一生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中国和中国文化对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她身上体现着中西两种异质文化的冲突、理解、共融过程。蕴藏在她那上百部作品、演讲稿、书信等作品中的中西文化思想以及她本人对中西文化融合所作出的历史贡献,使得她理应成为无论从文学角度还是从史学角度给予关注的一位重要作家。 本文围绕赛珍珠的小说创作思想这一主线分别讨论了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社会伦理观、女性观和农民观。 第一章赛珍珠的社会伦理观。这一章首先探寻了赛珍珠的融合中西的
个人主义的赞歌:《贵妇画像》中伊莎贝尔·阿切尔形象分析
作者: 刘珊珊   来源: 西南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莎贝尔·   阿切尔   《贵妇画像》   个人主义   赞歌  
描述: 美国作家亨利·詹姆斯的作品《贵妇画像》描写了年轻貌美的美国姑娘伊莎贝尔·阿切尔在欧洲的生活经历,她一波三折的爱情、婚姻和家庭,她对周围环境的逐步认识以及每一步认识带给她的启示,以及她的个性特征形成和发展的心路历程。小说沿用亨利·詹姆斯一贯的国际主题,但是与他以往的国际主题作品相比,这部小说有一定的创新之处。詹姆斯本人在给他一位朋友的信中也表示,他准备着手写作的作品是关于一位美国的新女性在欧洲的经历。而该作品的女主人公,伊莎贝尔·阿切尔的“新”主要表现在她强烈的个人主
论普契尼歌剧的悲剧人物形象塑造
作者: 王燕丽   来源: 山西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普契尼   歌剧   悲剧人物   形象塑造  
描述: 的三位典型悲剧女性人物咪咪、托斯卡、巧巧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运用比较学研究方法,从戏剧形象和音乐形象两方面对三位
从婚恋题材看元杂剧对唐传奇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吕萌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杂剧   婚恋   个性解放   唐传奇  
描述: 元代爱情剧与唐传奇的题材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二者也有着很深的渊源,具有明显的承继关系,由唐传奇改编的元杂剧占的数目最多的就是婚姻爱情题材的作品,但通过把这两类不同时代同一类题材的作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从唐代的传奇作品到元代的杂剧作品,小说的男女主人公的身份地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男女双方在争取婚姻爱情自由的主动权上表现出的斗争精神也是有所差异的,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于唐传奇和元杂剧的比较研究,人们大多是从题材的继承和比较上来论述,较少的通过这种比对来揭示元杂剧的真正内涵。本文以发展的眼光探讨元代
矛盾与和谐—盖斯凯尔夫人与她的作品《玛丽巴顿》分析
作者: 韩萨日娜   来源: 内蒙古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盖斯凯尔   矛盾   爱与关怀   和谐  
描述: 虽然许多文学评论家已经分析了盖斯凯尔夫人的作品《玛丽巴顿》当中的阶级问题,妇女问题和伦理问题,相比较于《玛丽巴顿》的国外研究,在国内对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的研究较少。许多研究只是对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作了简单介绍。有些书试图从女性主义角度解释《玛丽巴顿》,但未能探索到其深刻内涵。所以对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玛丽巴顿》进行一个透彻的研究,以找出她对社会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基于唯物辩证法理论,从哲学理论当中的矛盾统一理论出发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代表作《玛丽巴顿》。通过分析盖斯凯尔夫人和她的作品《玛丽巴
情境·动机·命运:论陈白露的悲剧性人格
作者: 张翠翠   来源: 山东艺术学院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情境   悲剧性   动机   人格   曹禺   陈白露  
描述: “太阳升起来了,黑暗留在后面。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我们要睡了。”这是曹禺先生创作的《日出》中“陈白露”的内心独白的文本展示,同时也是该剧的主题意义的揭示:抨击了“损不足而奉有余”的社会。《日出》透露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味,这是一个剧作家的责任也是其剧作的社会功能,对人的生存境遇的考察和揭示,催人深思给人警醒。曹禺剧作中向来不会缺少有独特性格和深刻社会意义的女性人物,陈白露的死,是黑暗社会对人的摧残,往更深层挖掘是其悲剧性的人格和动机与现实社会冲突导致的结果。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后的新女性,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独立
上海市社区养老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
作者: 邱磊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区养老服务   老年居民   满意度   上海市  
描述: 的老年人达1.67亿,占全国人口的1/8,其中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达1899万。当今社会,人口的流动率随着经济的发展不断地提升,很多年轻人由于考学、工作等诸多原因,无法与父母家人居住在同一地区,加上受
论沈从文笔下的男性
作者: 冯晓品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沈从文   希腊小庙   作品   男性  
描述: 沈从文笔下的女性研究者众多,其笔下的男性因为形象不够鲜明而较少得到关注。笔者认真研读了沈从文的作品集后发现,沈从文笔下的男性数量远远多于女性,男性涉及的社会层面更为广泛,沈从文“用下层人民中保留的健康、纯朴、充满活力的道德元素来救治虚伪、怯懦、自私的民族老化症”这一写作理想就是由男性来承担的。为了弥补作为个体形象不够丰满的缺陷,笔者尝试着将沈从文笔下有代表性的男性集中起来,遵循大多数研究者的分类方式分为都市男性和乡下男性两类,每一类下面再按职业、社会地位的不同细分,希望能以“量”的优势来弥补“质”的不足,
< 1 2 3 ... 241 242 243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