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30 条
-
乌利茨卡娅的《黑桃皇后》与普希金同名小说的对比分析
-
作者:
卢金萍
来源:
辽宁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桃皇后》
善与恶
乌利茨卡娅
普希金
-
描述:
本论文研究目标是乌利茨卡娅的《黑桃皇后》与普希金同名小说的对比分析。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1943—)—俄罗斯当代女作家。1992年创作的中篇小说《索尼奇卡》为她带来很高的知名度。此后,乌利茨卡娅跻身当今俄罗斯文坛最受欢迎和最流行的作家之列。柳德米拉·乌利茨卡娅是众多知名文学奖项得主。她的作品被译成约25种文字在境外出版。乌利茨卡娅的创作对当代俄罗斯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均有重大影响。她继承了俄罗斯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在创作中十分关注日常生活中“小人物”的命运。她的小说《黑桃皇后》被收录于小说集《黑桃皇后及其他
-
民族歌剧《苍原》中娜仁高娃唱段的演唱分析
-
作者:
罗群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娜仁高娃
苍原
重唱
歌剧
独唱
演唱分析
-
描述:
1995年辽宁省歌舞剧院创作的大型史诗性歌剧《苍原》,成功的将一个“东归”的题材搬上了舞台,成为了民族歌剧探索道路上的一部巅峰之作。音乐界和社会各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苍原》做出了评价和分析,本文主要是从演唱的角度去分析《苍原》中娜仁高娃的唱段,进一步去挖掘娜仁高娃的形象塑造,探索中国歌剧中女性人物的演唱技巧和形象塑造,进而深层认识《苍原》在中国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也能提高笔者在声乐演唱上的理解力和表现力。本文在对娜仁高娃唱段的演唱分析上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苍原》的剧情介绍、创作概
-
注定的悲剧:《欲望号街车》中主要人物的自然主义解读
-
作者:
陈璐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格
威廉斯
环境
自然主义
《欲望号街车》
-
描述:
田纳西·威廉斯是美国南部最伟大的剧作家。他不但作品优秀,而且极其多产,他的作品受到了人们的热烈称颂和赞誉,也多次在评论界引起激烈的争议。威廉斯非常善于刻画人物,尤其是女性人物。他所关心的主题是在变史的社会环境中,人与外界的隔绝,人与人之间的缺乏沟通,以及在一个混乱的世界中人们如何孤独地寻求自我价值等问题。本文意在通过自然主义角度分析威廉斯最杰出的剧作之一——《欲望号街车》中主要人物悲剧命运产生的原因,指出人的命运是时代和环境这一外因以及人的遗传因素性格这一内因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也激励现代人以积极的态度超
-
《杀死一只反舌鸟》的空间解读
-
作者:
李静
来源:
湖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珀·李
物理空间
社会空间
《杀死一只反舌鸟》
心理空间
-
描述:
哈珀·李是美国南方著名女作家之一。《杀死一只反舌鸟》是她唯一的一部出版的小说作品。该小说在发表后,迅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1961年获普利策文学奖。哈珀·李也因她对文学的杰出贡献获得美国“总统自由奖章”。 20 世纪以来,空间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当下的时代是空间的时代,空间是任何权利运作的基础。本文利用福柯的空间理论来解读哈珀·李的小说,着重分析小说中营造的物理空间、社会空间、心理空间,揭示小说中蕴含的空间与权利的复杂关系。哈珀·李的小说中创造了一个充满了规训与监禁的异托
-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服饰研究
-
作者:
刘萌萌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
金陵十二钗服饰
影响
清代服饰
-
描述: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个高峰,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几乎包含社会生活的每个方面,书中400多位人物,每一个人物都描写的惟妙惟肖,有血有肉。尤其是对书中主要女性人物的描写,其描写不仅仅限于对其语言、饮食、礼仪、养生等方面的描写,在服饰方面同样有很深入的描写,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在中国历史上的每个朝代,服饰不仅代表了一种王朝的符号,同样也是一种政治的象征,每个朝代的服装都能体现其等级差别和礼仪的要求,满清同其他王朝一样,在服饰上施行严格的等级制度,严厉推行满族服饰政策,而作者曹雪芹生活在清代,其生活轨迹和家境
-
后宫题材电视剧的大众传播学解析
-
作者:
董小博
来源:
郑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历史
后宫
传播内容
电视剧
女性主义
传播效果
-
描述:
进入2010年以来,《美人心计》、《宫心计》、《宫锁心玉》、《甄媚传》等20多部以后宫为叙事空间的历史题材电视剧相继上映并取得收视热潮,后宫题材在电视荧屏上形成相当的规模。后宫题材电视剧是一种传播现象,也是大众文化的产物。学术界针对后宫题材传播的内容或塑造的人物形象的争议不断,对其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但并没有将后宫题材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进行梳理。后宫题材电视剧因其叙事空间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不可能像历史正剧一样完全遵循历史细节,其具有更加广阔的戏说和创作空间;因其叙事主角以女性为主,在编码和解码中都会不自觉
-
王安忆《天香》与《红楼梦》的比较研究
-
作者:
孙丰衍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比较
王安忆
《天香》
《红楼梦》
-
描述:
二百多年前问世的经典名著《红楼梦》,对后世文坛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几百年来,无论是在描写内容、叙述风格、传递价值上都出现了大量有“红楼风味”的作品,尽管元老始祖——曹雪芹的《红楼梦》是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然而这其中也不乏有相当优秀的作品产生,如晚清时期的《海上花》《儿女英雄传》,民国时代的《家》《京华烟云》《金粉世家》,当代以来,随着《红楼梦》的经典化,更多的作家开始从中汲取自己写作的养分。王安忆是当代文坛上始终保持旺盛创作力的作家,也十分擅长对传统文化的汲应,她的新作《天香》,亦被评论家评价运用了
-
创伤理论视域下《爵士乐》之解读
-
作者:
龚自娴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托尼·莫里森
创伤
《爵士乐》
-
描述:
《爵士乐》是托尼·莫里森的第六部小说,是一部记录黑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创伤经历的作品。不过,反映黑人的创伤并不是莫里森的最终目的,她要探寻的是如何帮助黑人走出创伤。尽管评论家们已经开始注意到《爵士乐》中人物的创伤与安全空间的缺失有关,但是他们并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基于创伤理论,从多个层面对小说人物的创伤进行研究,涉及安全空间和身份寻求两方面。同时,本文更注重对莫里森关于创伤恢复观点的研究。本论文分为三个部分:引言,论文主体部分和结语。论文主体部分由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详细阐述了维奥利特和多卡丝这两个女性
-
存在主义视阈中的苏珊•桑塔格创作研究
-
作者:
柯英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苏珊·桑塔格
“他者”
超越
自由
存在主义
存在
-
描述:
美国女作家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一位终其一生笔耕不辍的文学追梦人,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便正式向文学界发起冲击,此后她一直在为自己的文学梦想而努力奋斗。在桑塔格的著作中,虚构作品是起点,亦是终点。从其初涉文坛的《恩主》(1963)到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在美国》(2000),虚构作品贯穿了桑塔格整个的创作生涯,作者本人也一再强调自己对于这种创作形式的重视,因此,对此予以全面的考察有助于深化目前的桑塔格研究,同时也能更好地把握桑塔格的思想发展脉络。在桑塔格的虚构作品中,以萨特、加缪和波伏娃的思想
-
文学作品中的李师师形象研究
-
作者:
管美凤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李师师
形象
演变
-
描述:
以历史人物作为题材进行文学创作是中国文学史上比较普遍的现象。宋代的李师师即是一位被当时及后来的作家作为艺术表现的重要对象。李师师作为宋代名妓,经过历代文人的再创作,己成为一个充满丰富魅力的艺术形象。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作品解读等方法,以表现李师师作品的时间和体裁为线索,多方位、多层次地考察与分析从宋代诗词、小说到元明杂剧以及明清小说中的李师师形象。(一)在宋代诗词中,李师师首先以色艺双绝而被人赞美,但同时诗人也将其视为对文人、皇帝有负面影响的女性人物。(二)在宋代小说,尤其是在《大宋宣和遗事》和《李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