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35 条
-
李大钊与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
作者:
杨洪章
来源:
妇女学苑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家族制度
无产阶级
资产阶级
女权运动
妇女解放运动
《李大钊文集》
中国妇女解放
妇女运动
男子
劳动妇女
-
描述:
李大利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是中国无产阶级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者.他不仅满腔热情地关心、支持和参加妇女解放运动,而且把马克思主义关于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相结合,比较完整地阐述了关于中国妇女解放的理论,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
构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新格局──城阳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三资企业
妇联组织
乡镇企业
妇代会
城阳区
工作成效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新格局
建设工作
-
描述:
构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新格局──城阳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青岛市妇联组织部城阳区是1994年青岛市区划调整后新成立的一个区。新区以其新的特定区域、新的运行机制、新的发展目标,对妇女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城阳区妇联把加强基层妇女组织建设工...
-
“双声话语”中的女性创作──对叶文玲小说的一种读解
-
作者:
郑淑梅
来源:
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声话语
女权批评
女作家
女性意识
叶文玲
女性文本
女性创作
女性自我
《无梦谷》
知识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抛离传统的文学批评模式,尝试用女权批评的新阅读方式解构叶文玲小说;侧重于作品中女性人物形象的分析,论述了女性写作的”双声话语”状态:一方面是女作家以源自于生活实践的朴素感受和对真实的颖悟来关注描述女性人生;另一方面,又由于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意识,她们在写作中常常遵从于一种男权的价值尺度,用男性话语来规范女性形象。借助于“双声阅读”,我们会发现:女性文本大多呈现出一种分裂、约束状态;作品在表层的“主宰故事”之下,往往隐含有一个“失声的故事”,那是女作家在无意识状态中流露出来的女性真实的生命体验。
-
加强城市妇女组织网络建设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组织网络建设
女企业家
妇联组织
城市妇女
妇联职能
妇联工作
女职工委员会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南京市
-
描述:
加强城市妇女组织网络建设南京市妇联城市的中心地位决定了城市工作在社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决定了城市妇女工作在整个妇女事业发展的中心地位。近几年来,南京市妇联在全国妇联、江苏省妇联的指导下,在城市妇女组织网络建设中,逐步突破传统的工作模式,实行指导...
-
“市场”建功天地广阔──关于城镇专业市场妇女工作的调查和思考
-
作者:
郭冬贵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专业市场
妇联组织
城镇专业
妇女运动发展
从业人员
“两个文明”建设
妇女组织
妇女工作
市场中
下岗女工
-
描述:
“市场”建功天地广阔──关于城镇专业市场妇女工作的调查和思考郭冬贵做好城镇专业市场的妇女工作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妇联组织面临的重要课题。近年来,辽宁省各级妇联注重将工作触角伸向城镇专业市场,构建妇女工作组织网络,对在女个体业者中开展工作进行了探索...
-
丁玲女权主义之断想——兼谈中国女性文学
-
作者:
林伟民
来源:
第七次全国丁玲学术研讨会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丁玲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或者说是一位观点相当鲜明的女权主义者。虽然,她生前一直否定之。二十年代末,已经饮誉文坛的丁玲曾拒绝为《真善美》杂志"女作家专号"撰稿。其理由是"我卖稿子,可是不卖‘女’字
-
封建时代中日两国妇女的悲歌:试比较《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陈生永
来源: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源氏物语》
比较研究
女性形象
-
描述: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中女性形象的比较研究,指出封建时代中日两国妇女的命运遭遇既有相同也有相异之外,以及造成这种异同的种种原因,从而探讨了文学创作的某些规律。
-
一切为了文化形态的完形——兼议女性文学及其研究、女性主义文学及其批评之关系
-
作者:
万莲子
来源:
小说评论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学批评
人类文明
自然性别
文化形态
女性主义文学
女性意识
“女性文学”
西方女性主义
女性创作
女性文学研究
-
描述:
在“世妇会”前后涌起的热潮过后,女性话题与女性言说似乎不再那样引人注意,但却洗去铅华、卸掉妆饰,将被激活的灵思向深远境界探觅。这就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世纪之交的女性小说、女性文学及女性批评等话题。于此推出的三篇文章,即在世纪之交的视野中,从对女性小说的集中关注,到对女性文学的独特观照,再到对女性批评的理论辨析,仿佛一条自足完满的秀外慧中的思想之链,让人羡赞其美奂美仑的思致和魅力。这里有冷凝而又动情的回眸,又有明敏而又热切的展望。其间固然各有分说、各具特色,未能也不必求取观点一律,但作者却都非常关注世纪之交中
-
试论石君宝笔下的三位妇女形象
-
作者:
王桂清
来源: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亚仙
郑元和
妇女形象
斗争精神
石君宝
《李娃传》
曲江池
女性形象
秋胡变文
三部剧
-
描述:
石君宝,元代杂剧作家,生平事迹已无可考.目前公认有十种杂剧为他所作,但只保存下三种,即:《鲁大夫秋胡戏妻》、《李亚仙花酒曲江池》、《诸宫调风月紫云亭》尽管石君宝的生平事迹无所考证,给我们了解他的思想和世界观带来很大困难,但从现存的三部剧的思想内容以及反映社会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看,石君宝是个富有时代使命感的作家.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三部剧描写的主人公是处在社会底层的三位妇女形象.她们美丽、善良,追求爱情幸福;作者写了她们的痛苦遭遇和坚强的斗争精神.这些人物的塑造,从一个方面折射出元代真实的社会生活,从中也窥见作
-
试论曹禺剧作中的三个女性形象
-
作者:
李洁
来源: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原野》
《日出》
曹禺剧作
资产阶级
周朴园
三个女性
女性形象
仇虎
陈白露
《雷雨》
-
描述:
、婆婆偷野汉子的“狐狸精”.这三位女性形象分别出现在曹禺早期创作的戏剧《雷雨》、《日出》和《原野》中,她们是繁漪、陈白露和金子.她们都是全剧的“灵魂”所在.曹禺通过三位具有不同身份,地位,处于不同背景
<
1
2
3
...
23
24
25
...
62
63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