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个人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东方艺术(大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6月21日,由优源集团与NUOART主办,艾海策划的乙蒙个展“一个人”,在798艺术区NUOART画廊开幕。此次展览是她在国内的首次个展,也是对她近两年创作的总结。 乙蒙笔下的女性形象大都单独存在,她们亦或彷徨无助,亦或黯然忧伤,亦或郁郁独行。物神态各异,情感丰富多元,但那些曼妙的身体与色情毫无关系,观者在她们面前没有一丝偷窥的欲望。
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
作者: 李丽娟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葛薇龙与白流苏是张爱玲《传奇》小说集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在各自的逐爱历程中拥有相似的身份,表现出物欲与情欲纠缠的复杂心境,都获取了看似“圆满”的婚姻;但同时,她们又拥有着相异的爱情追求与婚恋逻辑,使两人的收梢染上苍凉色彩。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的对照出发可以探视张爱玲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充满丰富悖论性的婚恋观,并在对其婚恋观缘起的探幽发微中体会到其婚恋书写中的批判性内涵。
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对照出发探视张爱玲的婚恋观
作者: 李丽娟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张爱玲   逐爱历程   葛薇龙   婚恋观  
描述: 葛薇龙与白流苏是张爱玲《传奇》小说集中极具代表性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在各自的逐爱历程中拥有相似的身份,表现出物欲与情欲纠缠的复杂心境,都获取了看似“圆满”的婚姻;但同时,她们又拥有着相异的爱情追求与婚恋逻辑,使两人的收梢染上苍凉色彩。由葛薇龙与白流苏逐爱历程的对照出发可以探视张爱玲徘徊在“有情”与“无情”之间充满丰富悖论性的婚恋观,并在对其婚恋观缘起的探幽发微中体会到其婚恋书写中的批判性内涵。
雏菊花开花落的见证者:温特伯恩形象分析
作者: 肖立青   来源: 短篇小说(原创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亨利·詹姆斯的中篇小说《黛茜·密勒》有一个被称为"研究"的小标题,表明作者通过这部作品对旅欧美国人的密切关注,探讨19世纪下半叶由新旧大陆社会道德观念和规范的冲突引发的一场欧美文化交锋与融合的思考。他以集豪放与天真为一体的黛茜来代表美国性格,用其名字Daisy(雏菊)及其形象来寓意:美丽清新的春花给古老陈旧的欧洲传统世俗带来一股青春的活力。"亨利·詹姆斯素以刻画女性形象而
嘉莉妹妹与珍妮姑娘爱情观之对比分析
作者: 徐镱闻   来源: 参花(下)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嘉莉妹妹   爱情观   珍妮姑娘   差异  
描述: 《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是西奥多·德莱赛创作的两部长篇小说。两部小说分别塑造了两个典型的女性形象。前者不惜踩在两个男人的肩上以满足个人的私欲,而后者则为了家庭和自己的爱人倾尽所有,虽然道德受损,但仍然令人钦佩。本文对比分析了嘉莉妹妹和珍妮姑娘在爱情观上的差异,嘉莉贪图享受,自私自利,她爱情观是世俗的、利己的;而珍妮为家庭和爱人倾尽全力,付出所有,其爱情观是高尚的、利他的。
“一片冰心在玉壶”:王六郎之人物分析
作者: 李文婷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王六郎   善神   《聊斋志异》   义鬼  
描述: 《聊斋志异》代表了我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花妖狐媚的形象,女性形象大多兰心惠质,而男性则多以刚毅伟岸形象示人。在为数不多的男鬼形象中,最为人们熟悉和喜爱的当属王六郎。王六郎知恩图报,有情有义,待人真诚。他虽为鬼,却食人间烟火;他虽为神,却知体恤百姓。蒲松龄塑造王六郎这个形象讽刺了现实社会人世的丑陋,表达对友情的赞颂和渴望。
明晰账单下隐藏的罪恶
作者: 唐衍安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兴楼   家支   《孔乙己》   《祝福》   十二次   第三天   清炖鱼翅   消费水平   短衣帮   五十文  
描述: 《祝福》之所以被称为经典之作,不仅仅是因为它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女性形象——祥林嫂,更在于它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这篇文章值得大书特书的地方比较多,比如说对祥林嫂眼睛的十二次精彩描写;对飞雪的四次精彩描写等等。不过今天我要谈的不是这些颇为明显的东西,而是本文中容易为人忽视的对"钱"的描写。在鲁迅的作品中直接而别有用心地描写钱的例子并不多。值得一提的是在《孔乙己》一
一曲人性的赞歌
作者: 徐嘉穗   来源: 金田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性   竹内多鹤   苦难   真情   朱小环  
描述: 在小说《小姨多鹤》中,严歌苓以主人公张俭、朱小环和多鹤三人之间爱恨情仇作为切入点,对两个女性形象竹内多鹤与朱小环的刻画入木三分,在她们柔弱的双肩上我们看到了战胜苦难的坚韧与人性的美,以及她们在苦难的生活中结成的跨越种族的姐妹情谊。严歌苓从张俭和多鹤,多鹤和小环关系转变的层层剖析中,阐述了爱是如何跨越民族仇恨、人性嫉妒和他人的排斥藩篱,从而突显人性的闪光。
浅谈《蛙》的获奖原因及意义
作者: 张茜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超越   乡土   民间叙事  
描述: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蛙》是一部现实主义的杰作,创造了独特的女性形象--"姑姑"。从迎接新生命的医生到残害新生命的计划生育宣传员再到还原生命者,姑姑的命运依次展开。“转换了的历史语境和伦理叙事,最终让姑姑实现自我生命的终极救赎。历史与伦理的巨大悖论、人在历史与伦理的漩涡中的生存状态,于中国特色计划生育国策的宏大叙事语境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作品对于当代中国文学的独特贡献。”
试论温庭筠词的艺术特色
作者: 昝立俭   来源: 环球人文地理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温庭筠   花间词   艺术特色  
描述: 晚唐时期,在诗歌逐渐褪去耀眼光晕的同时,词的繁荣给这一时期的文坛带来了新的风景。作为词之新风的积极开拓者,作为词之革新的重要领导者,温庭筠将词这一文体第一次开掘出熠熠的光彩。他上承盛中唐的底蕴,开花间词一派,以曲折的笔调、华丽的辞藻开花间词“深美闳约”的风格,其词作中的女性形象端庄清丽,如一缕清风,穿行于浓妆艳抹、萎靡颓唐的晚唐五代的词林,作“严妆”丽行。
< 1 2 3 ... 226 227 228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