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古诗十九首》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陶非奇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思妇   怨妇   商女  
描述: 东汉中后期,社会矛盾激化,士人们开始摆脱经学束缚,用女性视角描述社会现实,抒发个人情感。他们在《古诗十九首》中塑造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这些形象大致可分为三类:相思不已,忠贞不渝的思妇形象;感时伤别,痛惜年华虚度的怨妇形象;容貌姣好,内心凄苦的商形象。
从文化冲突到融合:评亨利·詹姆斯国际题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白莹   来源: 作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亨利·詹姆斯   文化   女性  
描述: 亨利.詹姆斯关于欧美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国际题材小说中。本文从文化的角度,通过解析詹姆斯小说《戴茜.密勒》中的戴茜、《一位士的画像》中的伊莎贝尔、《金碗》中的玛吉三位到欧洲进行
范尼与白流苏——奥斯汀与张爱玲小说女性形象对比
作者: 王宁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白流苏   范尼   女性形象  
描述: 简.奥斯汀描写18世界英国乡绅阶级有闲有钱的家庭,一个小镇的三四户人家嫁女儿的悲欢离合就撑起了她所有故事的血肉。在20世纪的中国,同样也有一位性作家在她的短篇小说里写尽中国女人悲欢婚嫁梦。东西方两位女作家奥斯汀与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表现出诸多的共同点。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富家子弟》中的女性形象
作者: 李美婧   王一涵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菲茨杰拉德   富家子弟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文坛,菲茨杰拉德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他是"迷悯的一代"的代言人,是"爵士乐时代"的桂冠诗人。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对小说中三位性形象进行深刻的分析与解读,从而更好地理解菲茨杰拉德作品中的文
浅谈乔伊斯《死者》中的女性形象再现:从心理分析角度
作者: 侯文瑞   来源: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权社会   心理分析   女性主义  
描述: 一些论者认为乔伊斯是厌者,其实这是不符合事实的评价,只要深入他的作品来分析,便可看出他对女性怀有深切的同情,他的小说《死者》深刻反思了沉沦的男权社会,并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出发,深入分析了社会瘫痪
逝去的美丽:20世纪初上海广告招贴画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作者: 王凤   来源: 文学与艺术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时代   文化印记   摩登  
描述: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经历着新旧时代交替的历史巨变,在这一特殊历史背景下衍生出的大众流行文化,即月份牌美女画被赋予了历史的文化印记。文化印记代表时代特征,纵使百年后,月份牌广告招贴画也能够引领观者回忆那段特殊的历史。
追求性别和谐:《中国妇女报》的舆论导向
作者: 马藜   石潇纯   来源: 编辑之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职业女性   潜规则   男权文化   中国妇女   妇女回家   舆论导向   女性形象   性别意识   和谐   男性  
描述:2011年的妇女节和"两会"前后,关于被媒体放大的性别意识,有着不小的争论:比如对潜规则的问题争论,对"让妇女回家"的问题争论,对"女孩的贞操"问题的争论等,这些问题的提出自然引人深思,但同时
《天水围的夜与雾》
作者: 王世佳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电影   《天水围的夜与雾》   许鞍华   女性形象  
描述: 许鞍华是“香港新浪潮”的一员,她擅于描写女性,尤其是边缘化的女性形象,她的作品充满现实主义色彩,人物内心情感被深入挖掘。许鞍华作为一位导演以女性的细腻深入电影中女性形象的内心。导演没有强加于观众一些完全个人化的东西,没有给片中不同的女性形象设定封闭的出路。而是留给我们很多二次阅读的空间。
《源氏物语》关键女性人物形象分析:论源氏情感意义的集中表现
作者: 黄梅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源氏   个体局限   女性命运   《源氏物语》  
描述: 文章通过对《源氏物语》主人公源氏公子个体局限性的情感进行分析,通过对源氏具有关键意义的三位性形象藤壶、紫姬、夕颜与源氏公子的情感纠葛的描述,指出个体自身存在的有限性与人生追求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同时反观女性命运在社会历史条件限制下更多的不可把握性。
孤独的灵魂无果的爱情:浅析《月亮和六便士》中的婚姻两性关系
作者: 薛蓓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外两性关系   中产阶级   女性形象   婚姻两性关系   女性主义  
描述: 毛姆通过在<月亮和六便士>中成功塑造的三位血肉饱满的女性形象,为读者呈现出几对复杂的两性关系.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分析这三位性,及其与男主人公所处的婚姻、婚外两性关系,反映出不健康的婚姻、婚外关系给女性带来的巨大伤害.
< 1 2 3 ... 226 227 228 ... 264 265 266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