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浅析阿特伍德小说中边缘女性的觉醒与抗争
作者: 陈媛   来源: 海外英语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边缘女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的"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一直以来都关注着边缘女性受害与幸存这一主题。该文运用女性主义相关理论,结合阿特伍德的三部小说——《可以吃的女人》、《盲刺客》、《使女的故事》,通过深入边缘女性的内心世界,从女性的觉醒和抗争来阐释为存活而战的边缘女性形象,以便读者更好地了解小说。
从《伊萨卡之旅》看安妮塔·德赛的女性观
作者: 江山   孙妮   来源: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安妮塔·德赛   女性观   伊萨卡之旅  
描述: 作为三次提名"布克奖"的印度英语女作家,安妮塔·德赛对印度当代文学影响深远,《伊萨卡之旅》是其后期的代表作之一。在女性主义视角下解读《伊萨卡之旅》,可以凸显出作者如何塑造以赖拉为代表的新一代印度女性形象,以及其女性观是如何在该小说中体现的,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其寻求女性身份价值,建立女性主体意识的创作目的。认真探究德赛的女性观,对于深入分析德赛的女性主义及其创作思想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欧阳修女性墓志铭探析
作者: 李海楠   周晓琳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墓志铭   欧阳修   女性  
描述: 欧阳修作为北宋的一位伟大散文家,对应用文的写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墓志铭这种应用文体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欧阳修撰写的墓志铭中,有二十二篇女性的墓志铭。他运用以小见大、主客相形、含情于铭等手法,勾勒出敬爱父母、侍奉公婆、辅佐丈夫、教育儿女的孝女、贤妇、慈母的女性形象,反映了欧阳修的女性观及对女性墓志铭写作的创新。欧阳修的女性墓志铭对后世女性墓志铭的撰写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论《长恨歌》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卢月风   来源: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王琦瑶   长恨歌  
描述: 《长恨歌》是王安忆的巅峰之作,这部作品奠定了她在女性文学创作中的地位。作品中因其本身的女性性别身份以及潜在的女性主义意识,表现出了不同于男性作家的女性写作立场和女性话语方式,通过作者独特的女性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女性形象,文章主要通过《长恨歌》中叙事方式和王琦瑶的形象来分析作品中的女性意识。
对于《红楼梦》女性的对立视角
作者: 卢仙娥   来源: 理论界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立视角   红楼梦   女性  
描述: 《红楼梦》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女性小说。作者曹雪芹不仅描写了许多女性人物,为她们创作了这部小说,而且以“女娲补天”神话开头,男主人公贾宝玉还具有女性化的色彩。《红楼梦》基本上维持着“尊男卑”的思想,但是对女性却又有否定的视角。本文根据贾宝玉的“女儿观”,对《红楼梦》女性的对立视角以及其原因进行考察。
北欧妇女组织兴盛的制度环境分析
作者: 黄粹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北欧   妇女组织  
描述: 北欧女性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与其具备发达的女性结社密切相关。北欧社会为妇女组织的兴盛提供了制度环境支持:悠久的结社理念及新教文化提倡的自由平等意识为女性结社提供了非正式制度层面的支持;家务劳动公共服务化及规范而宽松的社团管理制度为妇女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正式制度支持。北欧社会妇女组织的发展经验能够为中国妇女组织的发展及女性地位的提升提供借鉴。
伊莱娜·肖瓦尔特理论的再现:《虹》中的三位
作者: 陈文玉   来源: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虹》   伊莱娜·肖瓦尔特   再现   劳伦斯   女性  
描述: 伊莱娜·肖瓦尔特在《她们自己的文学》一书中把女性写作传统分为三个阶段,即"女性的"阶段,"女权"阶段和"女子"阶段。第一阶段是女作家模仿并内化主导的男性审美标准,该标准要求女作家人人都是淑女阶段;第二阶段是女性主义女作家抗议男性价值,提倡建立分离主义者乌托邦和争取独立和权力阶段;第三阶段是继承了前两个阶段特点,在"在自我发现"时期发展出特别的女子写作和女子经验阶段。虽然《虹》中三名女性人物莉迪亚、安娜和厄秀拉不是女作家,只是普通女性,但笔者认为,她们正好分别再现这三个阶段——女性阶段、女权阶段和女子阶段。
浅析《简·爱》的女性主义意识
作者: 沙梦   来源: 西江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简·爱》   妇女解放   平等   女性主义  
描述: 本文旨在分析《简·爱》中不同成长阶段下,简·爱所表现出来的女性主义的意识,并认为小说通过描绘她敢于反抗社会压迫、努力追寻个人幸福、以及勇于反叛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在当时社会转型期,资产阶级的知识女性所经历的心路历程,表达了对于解放妇女的强烈呼吁。
论许鞍华影片中女性意识的嬗变
作者: 李静   来源: 职大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影   女性意识   许鞍华  
描述: 在许鞍华的社会伦理影片中,对女性形象的塑造经过从传统女性到现代女性主义,再到后现代主义,最后回到中性立场解读社会问题。她始终以较温和的性别立场关注着女性在平凡生活中的生存状态。
论《无字》中女性主体性的生成
作者: 孔倩   来源: 北方文学(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主体性   女性主义   女性  
描述: 本文以《无字》中的女性形象为切入点,从女性的身体和灵魂两个层面分析作品中20世纪四代女性在自我构建、情爱与家庭生活、社会生活这三个方面中女性主体性的生成。
< 1 2 3 ... 21 22 23 ... 243 244 245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