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445 条
-
浅析普希金长诗《茨冈》中的泽姆菲拉形象
-
作者:
曹雪梅
来源:
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茨冈民族是世界上著名的流浪民族,他们独特的生活方式吸引了世界文坛上众多作家的关注。普希金的长诗《茨冈》更是开创了描写茨冈形象,尤其是茨冈女性形象之先河。然而,《茨冈》中追求自由、敢爱敢恨的泽姆菲拉形象却与现实中备受压迫的茨冈姑娘大相径庭。这是由于作为他者的茨冈形象是作者想象的产物,被作者赋予了言说自我的代言人身份。
-
探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根源
-
作者:
李艳叶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苔丝
悲剧根源
资本主义社会制度
-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中描写的主人公苔丝是一位美丽、善良、纯朴、自爱、自强的农村姑娘,却命运悲惨。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造成苔丝的悲剧根源:命运悲剧、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这些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共同造就了苔丝这个英国文学史上最可怜的女性形象。
-
亚历山大·勃洛克诗作中的“俄罗斯”主题浅析
-
作者:
孙磊
来源:
临沂大学学报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勃洛克
主题
祖国
俄罗斯诗歌
-
描述:
在表现“俄罗斯”主题的诗作中,伟大诗人勃洛克赋以祖国“妻子”或“爱人”等意象,它们是诗人笔下“永恒的女性”形象的延伸,被用来表达祖国俄罗斯在诗人心目中的完美和神圣的情愫。勃洛克反映“俄罗斯”主题的诗作往往追溯国家的既往历史,同时对其未来又充满着希冀与期望,在这些诗作的字里行间,表达出了诗人对祖国深挚的爱。
-
一只在痛苦中挣扎的金丝鸟——繁漪形象再解读
-
作者:
张冬梅
来源:
文教资料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毁灭
生存困境
繁漪
挣扎
金丝鸟
-
描述:
繁漪是曹禺精心塑造的一个现代知识女性形象。她渴望爱情,追求自由,她犹如一只被关在封建大家庭这一牢笼中的金丝鸟,尽管在苦苦地挣扎,却无法冲出这一牢笼,无法摆脱自己的生存困境,看不到明天的太阳,进而走上一条置她于死地的绝路,并走向毁灭。本文就在痛苦中挣扎的繁漪的生存困境、选择、结局作分析。
-
轻断食
-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LADY专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2013年7月22日 ,英国凯特王妃在伦敦圣玛丽医院诞下一重逾8磅的男婴。这个孩子将成为英国王室第三顺位继承人,排在查尔斯王储和威廉王子之后。除了关心孩子,大家也关心一向以“英国国民级偶像”“全球最美女性”等形象示人的凯特王妃,产后如何恢复身材?果然没让大家失望,凯特王妃依旧神采照人,迅速恢复了身材。
-
枷锁下的人生——探析铁凝《玫瑰门》姑爸悲剧溯源
-
作者:
王勋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悲剧
姑爸
溯源
-
描述:
铁凝《玫瑰门》中的姑爸是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独特的“这一个”,她的不幸遭遇与悲惨结局,让人触目惊心。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探求其人生的枷锁: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生活;追究其悲剧的根源:表面上尽量使自己男性化,内心里以虚幻以未来麻痹自己。姑爸的悲剧除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外,应该质询其自身。
-
枷锁下的人生
-
作者:
王勋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悲剧
姑爸
溯源
-
描述:
铁凝《玫瑰门》中的姑爸是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独特的“这一个”,她的不幸遭遇与悲惨结局,让人触目惊心。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探求其人生的枷锁: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生活;追究其悲剧的根源:表面上尽量使自己男性化,内心里以虚幻以未来麻痹自己。姑爸的悲剧除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外,应该质询其自身。
-
路易威登 永恒的现在!
-
作者:
暂无
来源:
流行色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路易威登
廓形
不对称
色块
新掌门
美学观念
-
描述:
路易威登的新掌门人Nicolas Ghesquiere接手后的第一个皮件系列就是秀场一大亮点,古董包的设计元素让LV重拾久违的新鲜感。高腰裤、流线型深V、色块拼接…·下季的整个系列从廓形和设计,都展示着Nicolas简约的美学观念,也代表着自主刚强的女性形象,另外皮带也将会成为下一季的重要配饰。
-
时尚在复古与未来间穿梭
-
作者:
暂无
来源:
中国皮革制品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装
穿梭
设计理念
面料
时尚
设计师
点缀
剪裁
-
描述:
秉承一贯的设计理念.Dior将男装元素运用力干练的新女性形象。设计师将面料及剪裁进行软化处体得到完美释放,在严谨帅气的造型外,增添了许多舒适为黑色衣身带来活力点缀,并束缚出优美的腰身。晚装的连纹衍缝,材质上感觉像一件小羽绒裙。看起来饱满轻盈而温自五十年代的经典的廓型经过惊喜裁剪,
-
牺牲者的挽歌:解读淮德拉、爱碧与蘩漪
-
作者:
王凯
来源:
山花(下半月)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蘩漪
互文性
挽歌
欧里庇得斯
《榆树下的欲望》
解读
《雷雨》
女性人物
-
描述:
欧里庇得斯的《希波吕托斯》、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以及曹禺的《雷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互文性。情节上,后两部剧目续写着家庭中继母与儿子之间的乱伦关系。对女性人物的细腻刻画和表现也是三部剧作的共同点。李健吾在谈到《雷雨》时,曾如是说:“容我乱问一句,作者隐隐中有没有受到两出戏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