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枷锁下的人生——探析铁凝《玫瑰门》姑爸悲剧溯源
-
作者:
王勋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悲剧
姑爸
溯源
-
描述:
铁凝《玫瑰门》中的姑爸是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独特的“这一个”,她的不幸遭遇与悲惨结局,让人触目惊心。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探求其人生的枷锁: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生活;追究其悲剧的根源:表面上尽量使自己男性化,内心里以虚幻以未来麻痹自己。姑爸的悲剧除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外,应该质询其自身。
-
枷锁下的人生
-
作者:
王勋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玫瑰门》
悲剧
姑爸
溯源
-
描述:
铁凝《玫瑰门》中的姑爸是中国文化史上女性形象独特的“这一个”,她的不幸遭遇与悲惨结局,让人触目惊心。本文通过细读文本,探求其人生的枷锁:麻痹自己,逃避现实生活;追究其悲剧的根源:表面上尽量使自己男性化,内心里以虚幻以未来麻痹自己。姑爸的悲剧除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外,应该质询其自身。
-
大陆对台湾50、60年代女性文学研究综述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文学史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
描述:
台湾50、60年代文学的研究一直是处于台湾文学的盲点,本文试图从该时期女性作家的研究入手,探寻二十多年大陆台湾文学研究的脉络,分三个时期细梳了大陆对该时期女性文学研究的状况。
-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台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女性小说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台湾五六十年代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家国叙述
-
描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该时期女性作家正是经由"私领域"的琐碎书写,在男性家国大叙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自我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一片天空。她们的作品一定程度上突围了家国政治下传统温婉女性的定位,并解构了该时期男性笔下的家国图景,具有鲜明的女性性别意识和主体自觉意识,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女性主义文学的辉煌奠定了基础。
-
“女儿”的余音不断:论析徐钟佩的长篇小说《余音》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世界文学评论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余音
徐钟佩
性别意识
女性文学
台湾文学
-
描述:
生于五四时期的台湾五六十年代重要女作家徐钟佩,其写作风格却迥异于同时期其他闺秀文学女作家,她以"中性文体"见长,开掘了五十年代台湾女作家研究的书写特质,本文以其唯一的小说《余音》为研究文本,从女性性别意识觉醒的角度定位徐钟佩及其文学作品,还原五十年代女作家书写的多元丰富性。
-
性别意识与家国观念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台湾,在国民党“反共复国”的政治口号和“反共文学”、“战斗文学”的文艺政策下,女作家及其文学总是在国族大叙述的洪涛大浪中,被贬为 “闺秀文学”、“主妇文学”,然而实际上,该时期女性作家正是经由“私领域”的琐碎书写,在男性家国大叙述的时代背景下,建构了自我性别意识和主体意识,开拓了女性文学的一片天空。
-
君临之侧,闺怨之外—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研究
-
作者:
王勋鸿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
台湾
现代主义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五四传统
-
描述:
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文学总是以“五六十年代”、“台湾”、“女性”三重边缘的符号,边缘或者消音于中国文学史的叙述和研究中。异己意识形态的台湾文学研究,在大陆以往的文学史著中几为空白,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重写文学史”口号的提出,台湾文学作为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被纳入文学史的撰述成为共识并已付诸于实践,但遗憾的是,新的文学史中还是多以单章另列的方式将其放逐于大陆中心论述的边缘。而在台湾八十年代随着岛内本土化运动的兴起,强调台湾的本土意识,以“大陆文化回顾”为主流的五六十年代文学,也被忽视或摒弃。另一方面,五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