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铁凝小说抒情与状景的融合分析
-
作者:
赵莹
来源:
东京文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分析
铁凝
小说
-
描述:
本文从文学观念、女性形象的塑造和艺术手法等方面对铁凝的早期小说进行研究,努力描述出铁凝文学观的独特性,准确总结铁凝小说取得的成就.
-
第60届世界小姐上海分赛区比世博知识
-
作者:
暂无
来源:
今日上海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
中国女性形象
和谐共进
小姐
中国区
知识
世界
-
描述:
以“美丽生活,和谐共进”为主题,第60届世界小姐中国区总决赛分别在上海、广州、北京等地设分赛区,选拔“才貌兼备、内外兼修”的中国女性形象。
-
沉默的“他者”:浅谈《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中的莎玛形象
-
作者:
程小燕
来源:
文学界(理论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奈保尔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
莎玛
女性
-
描述:
《毕斯沃斯先生的房子》是英国移民作家奈保尔的成名作,研究者大多以毕斯沃斯先生对自己房子的不懈追求为出发点,表达个人对身份、地位和尊严的要求的内涵,但却忽略了作品中的众多女性形象。本文旨在以后殖民女性主义的视角,通过对作品中莎玛与图尔斯家族以及毕斯沃斯先生关系的变化的分析,展现出莎玛作为女性在殖民主义与父权制的双重压迫下的无奈境地,从而期使女性从沉默中觉醒,消除殖民文化和父权制的压制,从而在社会中获得更多的话语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
论《桃花扇》中李香君的艺术形象
-
作者:
周轶群
王方玲
来源:
新西部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凛然正气
入道
李香君
美丽聪慧
桃花扇
坚强不屈
-
描述:
本文剖析了明清传奇剧《桃花扇》的女主人公李香君的艺术形象。作者借复社文人侯方域与秦淮名妓李香君的爱情故事,来反映南明王朝覆亡的悲剧历史。剧中的人物也是个性独立的人,其中又以李香君的人物性格最为鲜明,她是以妓女的形象出现,但是,出于污泥而不染,洁身自好;既忠于爱情又有坚定的政治抱负。可以说,她是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女性形象之一。本文从她的美丽聪慧、坚强不屈以及凛然正气来分析她异于常态的妓女形象。
-
“心狱中的囚徒”:从心理学视角分析曹七巧的悲剧人生
-
作者:
孟利娟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心狱的囚徒
悲剧人生
心理学分析
-
描述:
曹七巧是张爱玲在《金锁记》中着力刻画的一个血肉丰满,让人可憎又可怜的人物。张爱玲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女作家,在其创作中一直致力于女性命运、心理、精神的审视,而七巧正是她在此方面所刻画的尤为典型的女性形象。七巧在畸形婚姻中一步步受控于黄金的枷锁,沦为金钱的奴隶;在对子女泯灭人性的残害中,一步步变成心狱中的囚徒,在欲望的牢狱中挣扎着走完其悲剧的一生。
-
论《黑暗的心脏》中的男权意识
-
作者:
黄维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缺席
参照物
异化
-
描述:
小说以西方殖民者对非洲殖民地的征服和掠夺为主题。在征服和掠夺的过程中,突显了文明和野蛮之间的二元对立,同时文本也暗藏这男性和女性之间的二元对立这种典型的以男权为中心的逻各斯中心主义。在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里,女性形象变成了体现男性精神和审美的介质,由于女性形象在文学中仅是一种介质,一种对象性的存在,一个空洞的能指,所以她们总是被她们的男性创造者按照自己的意志进行削足适履的扭曲变形,构建出呵护自我需要的女性他者形象。
-
略论《金锁记》中曹七巧的形象
-
作者:
宁西林
来源:
沙棘(教育纵横)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恶"化
"物"化
"奴"化
-
描述:
<金锁记>是.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张爱玲对女性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她以特有的苍凉,以一种近乎冷酷的语调,叙述了曹七巧如何从要强的曹大姑娘变成带着黄金枷锁跳舞的女疯子,展示了一个在男权社会里被异化了的女性形象.
-
论《傲慢与偏见》中体现的婚姻观与金钱观
-
作者:
刘英杰
来源: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傲慢与偏见》
金钱观
婚姻观
-
描述:
的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贵族达西婚姻的描述,以及伊丽莎白的几个姐妹和女友的婚事终身大事的不同处理,从中可以发现作者对于婚姻问题的理想及价值取向: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结婚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
-
在沉默中建构两性世界
-
作者:
刘亚波
来源:
青年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十九世纪是以男权主义为中心的时期,其中对女性形象的构筑成了人们非常关注的,尤其是女权主义者。然而,在男权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所有文学作品中看似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归纳起来不过是两种模式:一是符合男性评价标准的温柔、善良、美丽的“天使”;另一种是不符合男性评价标准的刁钻、邪恶、丑陋的“巫婆”,她们最终的结局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沦为男性的牺牲品或附属品。就像哥伦比亚大学博士米莉在1970年发表的《性政治》中所总结的那样;传统笔下的女性形象尽管千差万别,可终究摆脱不了伊甸园中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 20世纪,
-
重解《玻璃动物园》中的阿曼达
-
作者:
段燕燕
来源:
商情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曼达
现实
坚强
坚贞
-
描述:
《玻璃动物园》是田纳西·威廉斯的戏剧,它被认为是美国最杰出的戏剧之一。它反映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经济大萧条时期,一个普通工人家庭的故事。它篇幅不长却具有很深刻的社会意义。戏剧中的人物母亲阿曼达是个南方女子,也被评论家认为是威廉斯所塑造的“孤独、失意、怯弱而心灵扭曲的女性形象”的代表。人们一直以来都是把她解读为一个沉浸在过去,不能够面对现实的南方女性。本文意在阐释她其实是个坚强现实的女性,从她作为一个坚贞的妻子和作为坚强的母亲两方面来重新解读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