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从女性主义文体学角度谈《简爱》的女性形象再现
作者: 何明明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主义文体学   女性形象   简爱  
描述: 女性主义文体学的目的是唤起人们对文本中性别问题操纵方式的意识。从女性文体学的角度,通过词汇和句法两方面对比分析分别由祝庆英(女)和吴钧燮(男)所译的《简爱》,结论是:祝庆英的译本真正地体现了原著的女性主义特色,再现了女性的地位和形象。
挣脱命运,从生存到幸福的跋涉:《灿烂千阳》中主要女性形象解析
作者: 张玲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卡勒德·胡赛尼   灿烂千阳   自我主体  
描述: 结合阿富汗独特的人文宗教环境和政治环境,以及作者卡勒德·胡赛尼的亲身经历,解析《灿烂千阳》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男权至上和极端的宗教主义是导致阿富汗女性遭受非人歧视的主要原因,从主体的屈从性和能动性两方面肯定玛丽雅姆和莱拉在逆境中自我主体的成长和突破.
新感觉派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
作者: 梁美英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感觉派   文学作品   女性形象  
描述: 新感觉派小说之新,在于其第一次用现代人的眼光来打量上海,用一种新异的现代的形式来表达这个东方大都会的城与人的神韵。
《左传》中的上层女性形象
作者: 吴晓丽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反抗   左传   工具   认同   女性  
描述: 《左传》中有两类女性形象:一是自觉地扮演统治阶级及当时社会所赋予自身角色的女性形象,一是在更为不堪或悲惨的处境之下,有着不同程度反抗行为的女性形象,由此可以窥见当时社会的女性生存状态。
从韩非笔下的女性形象看韩非的女性伦理观
作者: 关立新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伦理观   韩非   女性  
描述: 韩非的自利自为人性论在先秦可谓是独树一帜,从韩非塑造的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来研究他的女性伦理观,可以得出结论:贵族女性固宠的斗争与手段,其实是对性占有权的反抗,对财产地位继承权的挑战,对社会整体规则的质疑。而普通女性则希望捍卫自己的财产权、性占有权、性自由权和教育子女的权利,而这个社会从来就没有真正的给过她们这些权利,她们只好用各种方式进行抗争,即使付出惨重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谈新时期中国广告中女性形象的渐变
作者: 许安娇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广告   变化   女性形象  
描述: 在中国广告史上,旧时期,由于性别歧视、男性话语唯一性等原因,女性形象在广告中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新时期广告中的女性形象则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这是因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使得女性社会地位有了根本性的提高;也是由于传媒和广告策划者重视改善广告中女性形象的结果。今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告要进一步从新的角度展示女性形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张凌灵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梦想   自我实现   传统观念   社会转型   新女性  
描述: 西奥多.德莱赛的处女作《嘉莉妹妹》是美国现代文学最有历史意义的著作之一。坚持梦想,自我实现,独立性,保持传统观念是嘉莉这类新女性的个性,从中可以探究美国底层阶级的女性如何在当时的大环境中适者生存。
论《风雨红颜》中的新女性形象
作者: 隋媛媛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女性形象   美国社会   《风雨红颜》  
描述: 根据非传统价值取向和世俗道德标准,《风雨红颜》塑造了美国当代的新女性形象。与传统女性的忍让、屈从和牺牲相反,美国当代新女性强烈要求女性人格的独立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绽绝望之花,造苍凉之境——《金锁记》与《怨女》之比较
作者: 贾杉杉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绝望   苍凉   七巧   银娣  
描述: 《怨女》一直以来被看作是《金锁记》的改写,作品中塑造的两位女性形象虽有密切的关系,但却有着各自鲜活的形象。作者运用特有的女性细腻的笔触塑造了两位经历相似却又具有不同悲剧命运的"小人物",七巧与银娣。七巧身上所展示的苍凉已然上升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而银娣则揭示出作为一个"普通人"最原始的悲哀。作者借用七巧与银娣的一生揭露了在漫长封建时期作为丈夫附属品的女性悲剧命运。
《聊斋》中女鬼形象分析
作者: 孟伟军   来源: 边疆经济与文化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心   异化方法   鬼形   寄托理想  
描述: 《聊斋》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而将人异化为具有人类特性的花妖狐魅、虫鱼鸟兽则是其常用的一种艺术方法。前人称之为"聊斋说鬼狐,即以人事之伦次,百姓之性情说之"。而作者所塑造的众多异化形象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也不乏众多的鬼女形象,作者移情于鬼身,使之以特殊形态反应了人的性情,人的灵魂,同时也勾勒出了作者心目中的女性形象,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