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审美流变与发展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风格   病态美   阳刚美   女性文学   阴柔美  
描述: 2 0世纪的女性文学可分为五个时期 ,即“五四”时期 ,30至 4 0年代时期 ,5 0至 70年代时期 ,80年代以后的新时期以及 90年代时期。从各个不同时期的具体创作入手 ,探讨了女性文学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审美特征 ,以及它在2 0世纪的整体运行轨迹。
论中国50—70年代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
作者: 刘传霞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周作人   50—70年代   妇女解放   女性意识   男女平等   劳动妇女   五四时期   林道静   女性文学   知识女性  
描述: 自然界中,男女两性存在着生理学和生物意义上的差别,这是基于生存发展这一生物进化的基本规律而形成的.但自从父权制社会以来,这种差别更多的则是受文化观念、社会权利的影响.在中国,还是许多等级与秩序的规定.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化,使封建的王权、父权、夫权发生动摇,长期受禁锢的女性开始了人性的觉醒.娜拉的“我是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的宣言成为众多知识女性人生旗帜上的醒目口号.女性开始为争取做人的权利而进行抗争,女权被看作人权的一部分提了出来,从而使妇女解放与五四时期人的解放的历史文化思潮融汇在一起.丁
试论我国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
作者: 王继锋   王吉正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精神空间   母亲神话   多元化   两性对话  
描述: 2 0世纪 90年代的女性文学创作呈现出了“百花竞艳”的多元化格局 ,女作家们以细腻的笔触对女性的日常生活、情感、欲望进行描写 ,使文学对人关注的中心点产生了根本性的位移 ,实现了对男性霸权的一种颠覆。随着女性文学的发展、繁荣 ,女性文学未来的走向应尽早过渡到两性对话阶段 ,这也许是女性文学创作今后的发展方向。
一部黑人女性主义小说的经典―从女性主义的角度解读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
作者: 李荣娟   苗兴伟   章岚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赫斯顿   他们眼望上苍   女性主义  
描述: 《他们眼望上苍》是美国黑人女作家佐拉•尼尔•赫斯顿所创作的一部在黑人女性文学史上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它不但塑造了新的黑人形象,而且避开了种族压迫与歧视的主题,把视角转向了黑人女性为争取平等、权利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努力和斗争上,从而开创了黑人女性主义小说的先河。
现实一种:商业化时代的乡村女性
作者: 石万鹏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村女性   商业化   女性文学  
描述: 当下女性文学存在着亲近都市疏离乡村的写作倾向,作为尚欠缺言说能力的乡村女性,成为女性文学中的缺席者,她们的现实生存和文化困境被普遍忽略了。铁凝、方方、严歌苓的有关商业化时代中乡村女性命运的小说,弥补了这种缺席与忽略,既拓展了女性写作的叙事空间,又揭示了作为现代化的表征———商业化所隐藏的男权中心的本质,以及对乡村女性的压榨。
“母亲情结”:五四女性写作中的独特景观
作者: 王凤仙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亲情结   女性文学   五四  
描述: “母亲情结”是五四女性文学写作中的独特景观 ,它大致表现在三个方面 :对母亲的依恋 ;向母怀的回归 ;对“母职”的认同。通过对五四女性文学话语中“母亲情结”的剖析 ,可以审视五四女性走出家门的艰难与走出家门后的脆弱 ,以及走出过程中的女性“性人格”特征。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