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一株独放异香的幽兰——论驹子
作者: 朱卫红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感情纠葛   驹子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从分析驹子的身世入手,全面探讨了她与岛村、行男、叶子之间的种种感情纠葛问题,从而说明了她是一个敢于追求、善于忍受的日本现代社会中的被损害的女性形象;是一株独放异香的幽兰,具有巨大的美学价值。
论沈从文、孙犁小说创作的女性化倾向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乡土小说   女性化倾向   小说创作   现代文学   审美选择  
描述: 沈从文、孙犁都是现代文学史上独特的“乡土小说”作家,他们的小说创作体现了明显的女性化倾向。通过对他们女性形象创作文本的解读,既可了解文学创作中作家对待导性形象塑造的态度,以及导致其“女性化倾向”现象的更为深隐的创作心理,又可充分认识他们的思想、审美选择与创作个性的独特。
沈凤喜形象的女权主义解读
作者: 古大勇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沈凤喜   《啼笑因缘》   男权社会   女性形象  
描述: 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中的女主人公沈凤喜作为生存于中国传统男权社会女性形象的代表 ,其一生前后时期分别扮演了任人玩弄的物品性天使形象和惨遭弃置后被禁闭的疯女人形象 ,而这正是作为两性性别对峙中两个男性樊家树与刘德柱对作为女性沈凤喜这种角色的转换与确认。剖解沈凤喜形象可帮助我们解构存在于小说中的男权主义文化中心和整个男权社会的权力结构
《水浒传》女性群像的类化与解读
作者: 臧国书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传   文化解读   女性群像  
描述: 一部描写中国宋代社会风俗史的《水浒传》 ,在塑造了众多侠肝义胆男性形象的同时 ,也为我们描绘了千姿百态的女性形象。对《水浒传》妇女群像进行梳理 ,并从文化层面进行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作者复杂矛盾的妇女观 ,也能进一步认识妇女群像极富时代特色的文化蕴含。
黑暗王国中女性反叛与报复的悲剧——莎菲、蘩漪、曹七巧形象论
作者: 宋凤英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封建制度   变态与性格   反叛与报复  
描述: 莎菲、蘩漪、曹七巧是观代文学中三个叛逆的同时也是不同程度变态的女性形象。反抗封建主义夫权是她们共同的特征,而具体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差异决定了她们采取报复的手段有所不同,最后均以悲剧告终。本文着重分析三个女性复杂的性格,同时阐释造成她们复仇悲剧的社会原因及个人原因。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中女性意识的嬗变与发展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现当代文学   觉醒   消融   女性文学   发展  
描述: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女性意识经历了五四时期的觉醒期,30年代至70年代的消融期和80至90年代后的发展期。在女性意识的嬗变发展过程中,显示着女性意识由自觉走向自醒,由模糊困顿到明晰多样。从不同阶段女性意识的不同特点中,可以透视出20世纪女性文学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及面临的困惑。
对新形势下女性学课程改革与学科建设的思考
作者: 王晓丹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教学目标   课程改革   女性学   教学方法   学科建设  
描述: 女性学是门新兴的边缘学科,课程建设尚未规范化和系统化,大部分高校至今仍不开设女性学。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形势下女性学教学中理念和目标的缺失,对该课程建设中的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以及推进学科建设的途径进行了有效的探讨,从而间接促进了女生性格完善和潜能的开发。
李清照词的性别跨越与坚守
作者: 蔡燕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李清照   跨越   坚守   宋词   性别意识  
描述: 李清照以超凡的思力与才华超越了男性强加于女性的性别意识,在词学理论上有睥睨前辈、独树一帜的胆魄,在生活和文学创作中也表现出神骏自傲的人生意气,但这种跨越最终是为了更好的坚守自己的性别经验,这种对女性经验的坚守,开掘了被男性文化遮蔽的女性文学、文化的幽深内涵,建构属于女性自己的话语系统和文学谱系,同时也极大的丰富了男性文学传统。
20世纪40年代的都市女性写作——张爱玲苏青创作论
作者: 孙丽玲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都市女性写作   张爱玲   市民文化精神   苏青  
描述: 张爱玲和苏青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沦陷区享有盛名的两位女作家,她们的文学创作,以独特的女性视角与观照方式,致力于市民阶层生存境遇和市民文化趣味的展露抒写,独具市民文化女性书写的明显特征。两位女作家的作品在创作观点、视野、题材上都饱含了市民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趣味,这使她们的创作有别于“五四”女作家的时代眼光和社会观照,为40年代都市女性文学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天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中女性生存的颓势
作者: 吴南平   来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生存方式   颓势与缺失   中国当代文学  
描述: 从文学方面对中国女性的存在作探讨 ,指出女性的颓势既是历史造成的 ,也是女性自我品性上的缺陷所为 ,不能完全归咎于男性强权的成分 (经济上的或权利上的 ) ;而忽略女性自我的模糊、女性传统的荏弱与被动、对男性的盲从 ,既对男性极不公平 ,又阻碍了女性主义的发展。因此 ,女性必须客观地看问题 ,作个成熟的人 ,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给他人以种种借口 ,造成自身存在的虚无或缺失。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