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年份分组
关键词
论张爱玲小说中女性的丑怪身体
作者: 王敏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张爱玲   丑怪身体   合谋  
描述: 在文学作品中,女性大体以天使与恶魔两类形象出现,因此女性身体也有美丽与丑怪之分。张爱玲的小说为我们塑造了一批传统文学画廊中很少见的扭曲变态的女性形象,让世人看到在中国传统的宗法社会中,女性身体在一生中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可以发展成丑怪身体。张爱玲使我们进一步看到,女性为保住自身的地位,对同性身体的践踏以及相互之间的防范与压迫达到触目惊心的地步,女性与男性形成一种合谋关系,与男性一起凶残地对待更为弱势的女性。
关于女性文学形象评价的思考
作者: 徐筱雅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形象评价   苔丝   斯嘉丽   男权主义  
描述: 对文学形象的评价绝非纯艺术的审美评价,它必然要受到社会主流价值观深刻影响。中国是一个男权主义长期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对于中外现代文学女性形象的评价不仅无法摆脱男权思想的束缚,甚至会以男性价值判断作为评价标准。
女人天生爱做梦
作者: 国文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噩梦   白日梦   劳伦斯   《火宅房客》弗洛伊德  
描述: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劳伦斯在其“马纳瓦卡”系列作品中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女性形象,其中的《火宅房客》对女主人公丝特茜的夜梦及其白日梦的精彩描写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解读人物内心世界的必经之路。本文第一部分是对丝特茜夜梦(主要是噩梦的分析探讨;第二部分通过对其白日梦的解析。看到她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并对未来的生活依然抱有希望。
析《红字》中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
作者: 李业霞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海斯特   红字   反叛思想和行为  
描述: 《红字》通过对女主人公海斯特悲惨生活的描写,再现了17世纪美国清教社会中妇女的处境。霍桑的小说融入了女权主义倾向,这种意识可追溯到他的生活背景,以及其超验主义浪漫主义气质。霍桑的女权主义意识促使他在《红字》中成功塑造了一个反叛的女性人物形象,他将这种意识融入到女主人公海斯特的内心世界,展现了海斯特在与命运的抗争中流露出的反抗精神。
伍尔夫的女性主义在《一间自己的房间》中的解读
作者: 丁进   董利媛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性同体”   《一间自己的房间》   女性主义  
描述: 弗吉妮娅·伍尔夫以一个女性主义者的视野和胸怀,积极探索女性文学创作的理论和实践,创作出《一间自己的房间》,对女性文学的批评和文学女性的评介鞭辟入里,创造性地提出双性同体既是女性创作的最佳状态,也是消除男女差别的最好途径。开辟了女性文学理论的先河,奠定了女性文学批评的发展趋势。
辛酸的旅程:对《秀拉》中三个人物疯癫行为的解析
作者: 李广宽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伊娃   疯癫   黑人女作家   秀拉   少数族裔   黑人女性   旅程   辛酸   行为   诺贝尔文学奖  
描述: 托妮·莫瑞森是美国当代最为知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也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性。她的作品致力于真实地反映美国少数族裔人群的生活。她在1986年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为黑人妇女写作的。” 1
“美国独立革命的良心”:评介美国女作家摩西·奥蒂斯·沃伦
作者: 刘晓秋   肖亚平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18世纪美国纪实文学   开国女元勋   摩西·奥蒂斯·沃伦  
描述: 摩西·奥蒂斯·沃伦是美国独立革命中第一位女历史学家、女剧作家,又是最不被人认可的开国女元勋之一。本文以18世纪美国女性文学创作为背景,简要评介这位女性不寻常的生平、代表作以及影响,突现她对建国及美国女性纪实文学所作的巨大贡献。
张玲女性主义意识的彰显
作者: 王静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亲和力   女性体验   张玲   性别意识   女性主义意识  
描述: 随着女性文学的发展,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女作家和女译者。然而不是所有的女性创作者都具有性别意识。本文以我国女翻译家张玲为对象,从其翻译选材的标准、作者的思想观念、译者序以及其它文学作品入手,探究其女性主义意识。
宋代女性词作中修辞手法的运用
作者: 谢穑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夸张   拟人   宋代女性词   比喻   叠字  
描述: 宋代女性词人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她们词作中表现出的丰富而细腻的情感与其修辞手法的运用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仅就主要的修辞手法叠字、拟人、比喻、夸张四者论述之。
浅析《简·爱》的时代进步性和局限性
作者: 王娜   来源: 时代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先进性   局限性  
描述: 《简·爱》是19世纪女性作家夏绿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品,作品一经问世,就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作为女性文学作品,《简·爱》主人公追求正义、平等、反抗压迫的精神,其新型的婚姻观具有时代进步性,都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其表现出的自卑心理和对男性传统的依附心理又表现了其不可避免的时代局限性。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