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刘向《列女传》试论
作者: 冯利华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刘向   语言艺术   女性形象   《列女传》   中国小说  
描述: 刘向编撰的《列女传》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文学意义。在中国古代,有不少文人为之训解、作注、写序,其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该书的编者与版本问题的探讨。新时期以来,学术界对《列女传》的研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学者们的论述主要涉及其编撰与版本、思想价值、史学意义和文学成就等方面。本论文从文学的角度出发,对《列女传》进行研究探讨。绪论部分主要对学术界的《列女传》研究情况作综述。第一章从儒家伦理观念的广泛传播、刘向的坎坷政治生涯、西汉成帝的荒淫奢侈、文学的教育作用与讽喻功能等四个方面,分析《列女传》的成书原因;并从“小
女性的冲决樊篱
作者: 陈美珍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通俗小说   嬗变   女性形象  
描述: 16—18世纪是中国通俗小说蓬勃发展和繁荣阶段,本文试图勾勒这一时期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的整体风貌,展示这一时期女性形象嬗变的历史轨迹。在具体的研究中,本文把16—18世纪这一历史时期分为三个时段:16世纪、明末清初和清康乾,同时以大量的小说文本为基础,以代表性的作品为研究的主要线索,对各个不同时段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女性形象在不同历史时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但总的来说通俗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经历了一个由被扭曲到觉醒和反抗的过程,逐渐地由文本边缘向中心靠拢。 全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
20世纪希腊神话研究史略:理论与方法
作者: 王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通常认为,希腊文化与希伯来文化是欧洲文明的两大源头,而希腊文化的源泉则是希腊神话。在希腊人看来,神话对人类的知性存在做了一种诗性表述,因而成为他们真正的精神遗产。对史学家而言,神话是希腊最早的“信史”,包含了历史的真实性内核;在哲学家看来,希腊神话是希腊哲学的开端,它表达了人类在远古时代对自身存在及宇宙的认知;诗人们则将神话视为诗歌的诗性所在,它是最富有想象力的远古口头叙事诗。历史的真实,哲学的思辨,诗歌的想象,神话具备了所有这些特征,它因而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与文化中一种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成为学者们研究欧洲
论尤瑟纳尔历史小说中的男性视角
作者: 靳颖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masculine   strategies   narrative   angle   historical   Youcenar   novel  
描述: 尤瑟纳尔是20世纪以写作历史小说著称的作家之一。她的历史小说塑造了一些男性历史人物形象,并表现出对男性的关注和赞赏,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男性视角。本文以尤瑟纳尔历史小说的性别叙事视角作为出发点,旨在对尤瑟纳尔的历史小说文本进行阐述和解析,力图探讨性别视角对于小说叙事和男性形象塑造的意义,从而揭示作者的写作姿态和小说的内在意蕴。 从技巧层面看,尤瑟纳尔历史小说创作的男性视角表现在她的一系列叙事策略的使用上。本文从男性叙述者、男性语言和男性心理这三方面结合尤瑟纳尔的文本进行了分析,并和相应的女性策略进行比较,从而
对《嘉莉妹妹》中嘉莉•米珀性格复杂性的研究
作者: 胡英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haracter   Theodore   Feminism   complex   Lacan   Sister   Carrie   Dreiser  
描述: 西奥多•德莱赛是美国二十世纪深具影响的作家之一。其成名作《嘉莉妹妹》被公认为自然主义的杰作。然而自出版之日起,《嘉莉妹妹》便饱受争议。它被美国国内保守的读者和评论家指责为不道德,但其对传统价值观的颠覆却赢得了欧洲评论家和美国作家如弗兰克•诺利斯和门肯的美誉。历代评论家对此部小说的哲学思想,文体和人物塑造方面均存在不少争议,而嘉莉妹妹性格的复杂性则一直以来都是争论的焦点。 早期的评论家普遍认为嘉莉的人物性格模糊,让人困惑。他们中一部分倾向于将嘉莉形容为毫无道德观念,不择手段向上爬的掘
复乐园——露易丝·厄德里奇小说世界中的女性解读
作者: 金小天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话   身份   本土女性  
描述: 露易丝·厄德里奇是当代美国本土作家中最重要并且最多产的一位,其骄人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她受到不同读者群体的极大欢迎。从1984年以来的20年中,她创作了七部“北达科他系列小说”,均以错综复杂的契皮瓦族人生活及他们在当代美国社会中种种遭遇为素材。不难发现,厄德里奇在其小说中着力表现印第安女性在一个破碎而充满敌意的世界中所经历的痛苦与挣扎,其意图是为恢复一种业已失落的本土女性传统,这种传统在长期以来白人同化政策下已被消蚀损坏。本论文旨在分析厄德里奇三部重要作品中的女性主题(包括《爱药》、《甜菜女王》、《路径》),
契诃夫小说中的宗教因素
作者: 齐丹锋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Anton   religious   stories   thought   ritual   festival   the   celebration   and   of   Feminity   Eternal   sainthood   embodiment   Chekhov  
描述: 契诃夫是俄罗斯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短篇小说家,以往多数论者都认为他是个无神论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宗教主题与思想在他的小说中也处处可寻。本文的任务就是探讨契诃夫小说中的宗教因素。 论文第一章着重论述小说中的宗教仪式和节庆,具体将分析小说中东正教仪式的美,复活节故事和圣诞节小说。通过复活节故事,契诃夫表达了复活的信念;通过圣诞节小说,他则倾注了对小人物的同情与关怀,揭示了宗教的局限性。 第二章结合文学传统中的圣徒和圣徒精神论述小说中的圣徒及圣徒式人物。主要从教会圣徒和民间的圣徒式人物两个方面来展开文本解读,从
图像与现代性:中国近代画报视觉文化研究(1884~1937)
作者: 徐沛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描述: 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之一是“世界被把握为图像”(海德格尔语)。也就是说,视觉性的凸显是人类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化过程中必然面临的文化语境。清末的中国社会面临外部冲击与内在运动的双重压力,在犹豫彷徨中开始了自己的变革历程,一步一步地向现代迈进。然而,这个过程显然完全不是一个线性的、单向的转化过程,正相反,由于各种权力主体的相互角力、牵扯与斗争,使得中国的现代化历程是如此曲折起伏,困难重重。 在这个过程中,画报图像通过对“现代性”的视觉表征(Representation),将世界呈现给这个奄奄一息的古老帝国,让千
“阿诗玛”与“刘三姐”的影视传播研究
作者: 王淑萍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communicate   ma   Ethical   Shi   Film   and   television   Ah   Liu   Sanjie   Culture  
描述: 在云南,“阿诗玛”最初是一个民间故事传说,现在已经成为云南民族文化最响亮的品牌之一,由民间故事和影视作品传播所引发的阿诗玛文化现象已经涉及到多方领域。在广西,“刘三姐”三个字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典型意象,它所传达的信息已远远超越其有形的存在,对广西民众的现代社会生活有着重大影响, 从大众传播的角度看,阿诗玛和刘三姐现象,可以理解为一种由影视传播引发的文化现象。通过比较研究,笔者发现,阿诗玛现象与刘三姐现象有很多相似性和规律性可探。本论文以涉及阿诗玛和刘三姐的影视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
不完整的女人:消费社会中男性霸权对女性身体的异化
作者: 谭娟   来源: 四川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the   society   female   body   hegemony   male   consumer   violence  
描述: 身体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身体,而是一个承载了政治含义和权力争斗的场所。在一个以男性价值为主导的社会里,女性身体是女性受暴力侵害最严重的地方。本文主要分析消费社会中男性霸权对女性身体的滥用及其所导致的女性身体的异化。在当下这个消费社会,女性身体受到越来越严重的滥用,而在这一过程中,加诸女性身体的暴力有时候是隐形的,因此未被大众察觉,甚至反而受大众追捧。这种暴力不仅是身体上的,也是精神、文化以及各方面的。在暴力的侵袭下,女性身体逐渐异化。本文希望借此挖掘女性身体在异化过程中受到的暴力和滥用,借此提出一些问题和思考
< 1 2 3 ... 7 8 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