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独特的女性的声音——简与思嘉形象比较
作者: 梁亚茹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   知己   女性  
描述: 《简.爱》中的简和《飘》中的思嘉,是两个富有新型特质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都表现出鲜明的女性觉醒意识,向往灵魂契合的知己之爱。两个女性作家都将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倾注到各自的小说创作中,发出了独特的女性的声音。
论澳大利亚第一部女性小说《克拉拉·莫里森》中的女性婚恋观
作者: 吴庆宏   黄鹭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克拉拉·莫里森》   凯瑟琳·海伦·斯彭斯   婚恋观  
描述: 19世纪澳大利亚女性主义先驱凯瑟琳.海伦.斯彭斯于1854年创作发表了澳洲第一部女性小说《克拉拉.莫里森》,它通过故事中的女性人物塑造,表现了殖民时期澳洲女性的三种婚恋观,反映了女作者对爱情与婚姻的独特思考。虽然被历史尘封已久,这部小说近年来多次再版,在当下新的历史语境中,仍能引起很多女性读者的强烈共鸣。
寻找失落的美国黑人文化遗产——试析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
作者: 管淑红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非洲文化根   美国文化遗产   沃克   黑人权力运动  
描述: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斯.沃克短篇小说《外婆的日用家当》是以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美国黑人权力运动为背景。在美国的非洲黑人已经融入美国社会,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国黑人文化,因而忽视或放弃整个文化遗产中的任何一部分都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作者正是通过对母亲、迪伊和麦姬这三个黑人女性人物的塑造和矛盾冲突关系,来凸现文章的主题。
《诗经之女性研究》的历史贡献及不足
作者: 王海青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刺   表现论   反诗序  
描述: 《诗经之女性研究》作为我国出现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专门研究《诗经》中女性的作品,受到了当时"反诗序"思潮和国外新的研究方法的影响,出现了一定的反传统性。但由于它写作于特殊历史时期,因此,在对《国风》的界定上有些过激,甚至否认了传统的文学理论命题"美刺"。本文在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探讨了《诗经之女性研究》一书对《诗经》研究的历史贡献,以及存在的不足。本文的完成,对《诗经之女性研究》中,对女性的研究起到一定抛砖引玉的作用。
希拉里看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变迁
作者: 余红顺   李琼   毛文艳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希拉里   政治地住   女权运动   美国妇女  
描述: 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遗憾告负。但从她身上,可以看到美国妇女为争取自身政治权利所付出的努力。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经过两次女权运动浪潮的洗礼,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美国妇女运动进一步发展,美国女性所追求的“男女应拥有平等的权利”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论《第二性》中女性问题
作者: 宾佳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波伏娃   《第二性》   女人  
描述: 享誉全世界的法国著名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是当代最负盛名的女权主义者。她的存在主义的女权理论,对西方的思想和习俗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她的《第二性》被誉为"有史以来讨论女性的最全面,最理智,最充满智慧的一本书",被称为西方妇女的"圣经"。《第二性》中的女性主义思想和文学理论对全世界的妇女运动和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波伏娃提出的女人不同于男人的问题,特别是"女人不是天生的,是后天社会造就的"著名哲学命题,使得她作为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和奠基人物,其地位更是值得我们重视。
从希拉里看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变迁
作者: 余红顺   李琼   毛文艳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政治地位   希拉里   女权运动   美国妇女  
描述: 在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希拉里遗憾告负。但从她身上,可以看到美国妇女为争取自身政治权利所付出的努力。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经过两次女权运动浪潮的洗礼,美国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美国妇女运动进一步发展,美国女性所追求的"男女应拥有平等的权利"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黑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及批评的影响
作者: 张礼艳   张晔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女性主义   中国女性主义写作   中国女性主义批评  
描述: 黑人女性文学长期被排斥在主流文化以及黑人男性文化之外,它的成长经历了漫长的曲折与坎坷。美国黑人女性作为一个边缘的、曾经被压制的群体,到如今发展成为第三世界女性最富有影响力的理论流派之一。如今中国正在进行着自己的文论重建工程,如何使自己的文论话语走出西方中心的牢笼,并将自己的文论话语呈现给世界,以差异的一极参与世界文论话语的对话,是我们面临的一个迫切的问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黑人女性主义对中国女性主义写作及批评有着重大的影响和启迪。
《他们眼望上苍》中的妇女主义新理念:关于小说主人公头饰和服饰变化象征意义的分析
作者: 闫丽颖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主义   《他们眼望上苍》   左拉·尼尔·赫斯顿  
描述: 左拉·尼尔·赫斯顿的经典力作《他们眼望上苍》被誉为黑人妇女文学经典、女性文学经典和20世纪美国文学经典的作品。本文试图运用艾丽丝·沃克的妇女主义理论对其进行解析。这部小说中充满了象征和意象,本文旨在分析主人公珍妮的服饰和头饰变化的象征意义来分析小说的"妇女主义"特性如何在文本中体现的。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女性译者主体性:析朱虹译《今天没有太阳》
作者: 魏笑可   修永梅   来源: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译者主体性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主义翻译引入了性别译者的概念,拓宽了翻译研究范围,扩大了译者的主体性研究,凸显了译者尤其是女性译者的主体性。著名中国女翻译家朱虹对中国女性文学翻译有杰出的贡献,值得特别关注。本文将通过朱虹所译的《今天没有太阳》,来分析其在翻译中所体现出的女性译者主体性。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