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关键词
异样的空间:新时期女性文学私语化写作倾向探析
作者: 张建敏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私语化   叙述方式   女性主义  
描述: 女性私语化写作倾向是中国新时期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其文本内容和叙述方式都有极其鲜明的特征,文章在分析其特征的基础上阐明其精神本质及价值意义,同时指出其现实局限及未来发展空间。
差异、合作、交流:民国时期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中西干事研究
作者: 王丽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   中外干事   比较  
描述: 女青年会是国际性的基督教妇女组织,在中国成立于1890年,延续至今。最初它的干事①全部由外国人担任,主要是美国干事;随着它在中国本土化的深入,中国干事不断增加并逐渐担当领导工作,一段时期出现了中外干事并存的局面。信仰的同一与文化的差异以及这种差异如何影响双方之间的关系,双方如何实现交流和合作,这些即是本文所讨论的问题。
贾平凹创作中的几个矛盾——以《高老庄》和《废都》为例
作者: 张志忠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理想   神秘主义   作家自我与作品   理念化   男权主义  
描述: 本文以贾平凹近作为例,分析了影响其创作成就进一步提高的几对矛盾:模糊了作家自我与作品本身的界限,把二者混为一谈;作品的形象性与其思想内涵之间不相称,有明显的理念化倾向;在营造形而上的境界中,有为神秘而神秘的弊端;对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常常表现出矛盾的态度,既有其从事创作以来一以贯之的将女性理想化的一面,又有以男性占有者的眼光审视女性时的粗鄙和“妻妾成群”的幻想。这样的庞杂和混乱,或许正表现出转型期中国的某种特定文化氛围和文人心态
追思历史 直面人生──论韦君宜的小说创作
作者: 吴宗蕙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4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个性风采   生活气息   灵魂裂变   朴素无华   直面人生   浑然天成   时代精神   感情流程  
描述: 韦君宜是位忠于生活、直面人生的作家,她的作品总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闪耀着时代光彩。她目光敏锐,社会责任感极强,从不回避现实矛盾,其犀利的笔锋常常无情揭示社会生活中的缺陷和阴暗面,表现了作家对人民命运和祖国前途的深情关注与思考。她精心塑造的老干部形象系列和女性形象系列,丰富并拓展了当代文学人物画廊。激情与哲理结合,朴素无华、浑然天成,是韦君宜小说创作的个性化特色。
审美之维:1928—2008年《蚀》的接受研究
作者: 陈思广   来源: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蚀》   接受研究   接受视阈   1928—2008年   既定视野   接受视野  
描述: 80年来《蚀》的接受分为三个时期:生成期(1928—1941)、转向期(1951—1963)和深化期(1979—2008)。生成期《蚀》接受的成就在于文本的时代性与人物的心理刻画为众多接受者所公认,成为《蚀》的既定视野。转向期《蚀》的接受在特殊的历史语境下展开,主流话语导引与文学史视野是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但《蚀》的接受不仅没有多少推进,反而有所后退。深化期《蚀》的接受在时代女性形象以及政治隐喻与艺术表达的定向及具体化上取得突破,形成既定视野,但一些有待实现的接受视野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 1 2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