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 】搜索到相关结果 118 条
女性视域中的绅士和骑士们
作者:
张香萍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镜像中的“他者”
男角
女性意识
奥斯丁
描述:
简·奥斯丁是英国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一位杰出的女性作家,她的出现正处于英国小说青黄不接的时期。简·奥斯丁凭借她对文坛前辈的继承和她卓越的个人才能,以女性特有的细腻笔触描写了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的生活。不同于她之前的男性作家笔下的男权视角,其作品以女性的视角讲述女人自己的故事。在奥斯丁的艺术世界里,不光只是那些独具魅力光芒四射的女性,还有一系列的男性形象与这些女角共同撑起了奥斯丁的艺术世界,即便他们塑造的不如女性角色那样受到关注,他们其中有一些男角,尤其是女性作家笔下的男角仍然是很有个性色彩的,比如达西先生
光辉与艰难——论莫里森小说中的母女关系
作者:
蔡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爱娃》
母女关系
《最蓝的眼睛》
黑人社区
莫里森小说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迄今唯一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从1970年发表处女作《最蓝的眼睛》到2003年出版《爱》,她共发表了8部长篇小说。莫里森小说中的人物大多数是女性,其中半数以上是母亲,或者既是母亲又是女儿,母女关系是莫里森小说以一贯之的主题之一。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本论文从妇女主义理论视角出发对莫里森的三部作品即1973年的《秀拉》,1977年的《所罗门之歌》和1987年的《爱娃》中的母女关系进行了探讨。莫里森的小说所观察和描绘的世界似乎只是一个黑人妇女的世界,却是种族、性别、阶级等政
当代女性国际政治参与研究
作者:
钱海英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联合国
国际政治参与
非政府组织
女性
描述:
长期以来,国际政治一直被视为是一个由男性统治的领域,由于人们对男性特质/女性特质的划分,女性被排除在国际政治的理论与实践之外,因此,女性在国际政治中是“缺席者”。不仅如此,女性在国际政治中所做的贡献也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而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女性参与国际政治的广度不断拓展、程度不断加深。一方面,女性担任国家元首、政府部门领导人和国际组织高级管理者的人数迅速增多;另一方面,女性在国际政治中的突出表现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在军事、政治、外交等“高级政治”中,女性作为国
女性哥特:一种颠覆性的文学体裁
作者:
汪卉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哥特
女性角色
独特叙述技巧
描述:
本文通过女性主义和心理分析批评视角,从两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女性作家创
作的哥特小说特点:女性角色的双重性和独特叙述技巧,同时运用四部经典性的
女性哥特小说:《简爱》、《吕蓓卡》、《黄墙纸》和《藻海无边》进行形象分析,
从而揭示女性哥特小说是区别于男性哥特小说的一种具有隐蔽颠覆性的文学样
式。
过去的几十年里,文学批评家们纷纷把注意的焦点放在了女性作家创作的哥
特小说上。自从艾伦·摩厄斯1976年在她的著作中提出“女性哥特”一词之后,
众多
当代中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研究
作者:
杨霞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当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
女性
公共参与意识培育
描述:
女性公共参与意识培育是女性不断获得主体性、增强权利意识的过程,也是女性的行动影响公共决策和权利维护的过程,还是女性的民主能力建设的过程,更是不断展现女性群体力量的过程。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和发展,实质是女性与国家社会关系的重构过程,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女性自身意识发展的综合性过程。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阈研究当代中国女性公共参与意识的培育,是深入解读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不仅有助于完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转型,而且助于丰富中国特色社色社会主义
宋代女性词人酒意象研究
作者:
张明雪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宋代
酒意象
词人
女性
描述:
宋代女性词人的酒意象是宋代女性词研究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它不但反映出宋代女性独特的审美趣味,而且表现了宋代女性面对几千年的封建礼教所作出的自我体认和自我突破,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本文试图对宋代女性词人的酒意象做出较为系统的研究。论文在对《全宋词》女性词酒意象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之上,对不同身份的女性词人的酒意象进行归纳和分析,把握其不同内涵,并将之与前代女性文学以及同时代的男性词相比较,从中寻找宋代女性词人的时代特征和个性特征。本文的引言部分主要是对宋代女性酒意象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从而得出本文创
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鳏夫的房产》中贝朗溪的女性形象之解读
作者:
杨雪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父权制
女性意识
女性形象
描述:
萧伯纳(George Bernard Shaw)是二十世纪最著名的现实主义戏剧家之一。他从事戏剧创作近六十年,创作出多部优秀的剧本,并于1925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作品深受观众的欢迎,也被国内外众多学者和批评家们讨论研究。他的首部戏剧作品《鳏夫的房产》一经出版,反应强烈。本文尝试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以该剧女主角贝朗溪的形象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双重性格之下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和她对女性自我的实现。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简要介绍萧伯纳的文学成就和他的女性主义观点对其文学创作产生的影响,以及本文的研究框架。第二章
唐代工笔仕女画与现代女性题材工笔画比较研究
作者:
王园园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唐代
女性题材
当代
仕女画
描述:
唐朝是历史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繁荣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同样处于鼎盛时期,唐代人物画的发展十分繁荣,尚无写意,故人物画都是工笔的形式。其中唐代工笔仕女画形成一定规模,以表现唐代上层社会女性形象为主要内容,以工整细致的线条、绚丽雅致的色彩为特征的工笔画形式的绘画种类,具有独特的时代特色,是唐代人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代女性题材工笔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仅从与女性相关的题材绘画这一小视角来观察唐代与当代在文化上的差异.通过对唐代仕女画的分析、归纳、整理,以及对政治体制、经济文化、美学思
重塑黑人女性形象:从黑人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托尼·莫里森的三部曲
作者:
张燕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形象
自我意识
重塑
黑人女性
描述:
在白人作家的笔下,黑人女性总是一成不变地被描述成忠诚老实的黑人保姆,严格的女家长,懒惰的社会福利寄生虫,以及淫荡的妓女。这些负面的形象使得黑人妇女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都处于不利的地位。作为一个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始终把改变这些传统的支配性的负面形象并塑造生动的黑人女性正面人物当作自己写作的中心话题。在她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她塑造了许多不同的优秀女性人物。在她的历史三部曲《宠儿》,《爵士乐》和《乐园》中,她打破了传统的弱势群体黑人女性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与白人笔下传统形象完全不同的黑人女性新形象:她们勇敢地
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蒋小平
来源:
苏州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晚明传奇
晚明
女性形象
描述:
晚明传奇中多姿多彩的女性群像是一个很重要但又缺乏整体研究的领域。本论文在详尽占有文本资料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运用文学、心理学、社会学方法,对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和分析,力求对文学中女性形象解读有所突破。具体如下:
其一,根据传奇发展的时间流程,将晚明传奇分为三个阶段,并按题材将传奇分为风情、历史、教化、其他四种,在此框架内对于现有完整存本的201种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予以总体描述。
其二,着力探讨晚明传奇女性形象的思想文化内涵。晚明传奇作家一方面秉承明初道德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