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 条
-
《了不起的盖茨比》女性主义解读:黛西,盖茨比美国梦的受害者
-
作者:
许可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加害者
物化
他者
美国梦
女性主义
受害者
-
描述:
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年代的著名小说家,被誉为爵士时代的代言人。其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获得了众多女性主义学者的关注,海内外的相关研究不胜其数。但多数研究忽视了小说中的男权意识,“是男权意识将女性置于男性之下”(Selden,2004:132),小说中女性人物因男权意识遭受了不公正待遇而黛西也被塑造成盖茨比悲剧的罪魁祸首。鲜有人深入探讨黛西与盖茨比美国梦的关系。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女性主义角度重新解读黛西在盖茨比美国梦中的角色。本文从女性主义的物化和他者理论出发,采用了文本分析和数据统计的
-
重新解读伊丽莎·杜雷特尔的蜕变:以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为依据
-
作者:
陈梦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萧伯纳
伊丽莎
《匹克梅梁》
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
-
描述:
萧伯纳是继莎士比亚之后英国又一位首屈一指的戏剧作家,他创作的一系列优秀戏剧作品至今仍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和研究价值。他一生创作了51部作品,其戏剧思想被公认为20世纪英国戏剧的主流声音。萧伯纳于1925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开始,肖氏作品被引入中国。在这之后的近百年里,其受到了广大读者们的喜爱和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即旨在结合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理论——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潮”的成果之一,重新探讨和解读伊莉莎·杜雷特尔——萧伯纳最受欢迎的戏剧《匹克梅梁》的女主人公蜕变的全过程,希望以此来丰富对萧伯纳作
-
“霸王别姬”母题的性别叙事与女性意识的建构
-
作者:
余波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叙事
戏剧文学
女性意识
《霸王别姬》
-
描述:
“霸王别姬”是中国文化传统中一个典型的“英雄美人”题材,穷途末路的霸王美人上演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无“欢乐的尾巴”--二人自刎--的悲剧故事,这一结局与传统文化一贯的中和结局相迥异,但这个故事却从《史记》中几句模糊之言演绎成后来的各种艺术形式--诗歌、话本、戏剧、小说、电影和话剧等,从而构成了文学史上一个极具魅力的母题。“霸王别姬”母题具有深刻的价值内涵,不同时代之下,不同作者的改写,成就了各自不相同的故事,彰显着独特的历史特征。 正因为“霸王别姬”有着巨大的描写空间和潜在内涵,在被改写的过程中作为对立的两
-
被湮没的“他们”:审视严歌苓作品中的男性系列
-
作者:
曹雪莉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原因
男性系列
严歌苓
湮没
两性观
-
描述:
严歌苓是著名的旅美作家,她从开始写作以来,各个题材的作品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的反响,最近几年更是形成了一股“严歌苓热潮”,其一些较著名的作品例如《少女小渔》、《铁梨花》、《一个女人的史诗》、《小姨多鹤》、《金陵十三钗》等都相继被拍成电视剧和电影,而她作品中塑造的一系列性格色彩鲜明的女性形象也引起了很多研究者的兴趣和研究的重点。本人在查阅了众多研究资料后,准备将研究的重心从女性系列切换到男性形象的分析。在严歌苓几乎所有的作品中,男性形象一直是和一系列女性形象交织在一起的,他们在共同的时空下生活,但是在作者的笔
-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复调艺术
-
作者:
钟许玲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未完成性
复调艺术
《最蓝的眼睛》
复调对话
作者与主角
-
描述: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最著名的黑人女作家之一,也是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杰出代表。1993年,莫里森更是凭借其创作成就摘取了诺贝尔文学奖的桂冠,成为迄今为止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情感炽热,富有诗意,深刻反映了美国黑人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和现实生活。《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处女作,在这部作品中,莫里森对受白人主流文化压制下的黑人,尤其是黑人女童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小说也因其所采用的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多元化的叙事视角,及其所反映的种族压迫大背景之下的黑人命运,获得了文学评论界的青睐。《最蓝的眼睛》
-
论海岩小说多重缝合的叙事策略
-
作者:
陈萍萍
来源:
海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叙事策略
大众文化
主流意识形态
消费主义
多重缝合
海岩
-
描述:
海岩作为一个后工业化社会的大众文化英雄,从其处女作《便衣警察》到刚刚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播出的《五星大饭店》,二十几年来几乎他的每一部小说都畅销,每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都居高不下,但这一热潮并没有引起研究者的冷思考。本文则着重从海岩小说多重缝合的叙事策略入手,分析海岩小说如何有效地整合了各种权力话语,实现其作品二十年来长盛不衰的神话。首先,当代社会多元文化共生的历史语境和海岩多重缝合的作家身份为其多重缝合叙事策略提供了一个温湿适宜的土壤,使其具备能够自如游离于各种话语之间并有效整合各种话语的先决条件;其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