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5 条
-
二十世纪英语女性写作对女性身份的探索
-
作者:
施旻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身份理论
女权主义
20世纪英语女性写作
-
描述:
该文以后殖民主义的身份理论为切入点,对"20世纪英语女性写作对于女性身份问题"所做的观察与梳理,正是基于对目前女性研究现状的一些思考.在引言部分里,文章分析了女性研究在当今所面临的种种困惑,指出借助新的研究视野,超越困惑,走向一种不带偏见的女性文化的必要性.
-
80年代以来中国女性导演在女性视角下的创作特征
-
作者:
李杨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导演
女性视角
女性意识
女性角
女性主义
-
描述:
随着女性意识的发展,中国导演群体出现了主体转型:从男性独掌大权到女性顶起半壁江山。女性导演的电影作品呈现出了独特的态度和风格,因此研究女性导演在女性视角下的创作特征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时代和社会的限制,第一代女性导演创造的女性形象和男性导演的塑造如出一辙,脸谱化、无性别,多集中于“地母”和“花木兰”这两种形象。而8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导演受到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影响,开始将女性意识贯穿到电影作品中。她们通过电影追求两性平等的话语权,转变大众在父权社会影响下单一的男权思维模式。80年代以后的中国女性导演选择亲情
-
日本的女性学教育
-
作者:
沈嫚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教育
女性学
-
描述:
女性学是以与女性有关的诸问题为研究对象,从女性的观点重新解读生物学、社会学、文化学、医学等既成的学问或者是观念,以期实现女性解放、女性自立和男女平等的一门跨学科的学问。近年来,在日本提倡建立男女共同参画社会的背景下,女性学教育发挥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女性学教育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发展历史主要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从1974年到1982年,是女性学教育的发足期。第二期从1983年到1995年,是女性学教育的成长期。1996年至今是女性学教育的开花期。女性学教育自创立以来,仅仅有40年左右的时间,然而
-
女权主义法学及其评析
-
作者:
段雪梅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性骚扰
社会公正
马克思女权主义
婚内强奸
自由主义女权主义
激进女权主义
文化女权主义
家庭暴力
-
描述:
女权主义法学是女权主义法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它是女权主义运动及理论在法学领域的表现。世界妇女运动历经三次高潮,为女权主义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各派女权主义理论也对女权主义法学影响深远。
第一阶段的女权主义法学的斗争主要是在自由主义女权主义的指引下立足于男女相同的角度来争取女性的政治、经济、教育等的外在权利。在第二阶段的女权主义法学的斗争中,激进主义女权主义崭露头角,主张男女之间的差异并对女性在家庭中的人身权利、性权利再到工作中的平等就业权、性骚扰等方面,并就现有法律中的对女性
-
黑人妇女寻求自我之路
-
作者:
姜红霞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黑人女权主义
友谊
秀拉
追寻自我
莫里森
-
描述:
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是当今文学界杰出的小说家。在其作品中,莫里森以其女性的独特视角、丰富的想象力和诗歌般的语言,描写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在双重压迫下的屈辱和压抑的心态,同时也表现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对作为个体独立存在价值的探索。她的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生活在黑白两种文化沖突中的黑人以及他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表现了民族文化传统的同时探索了黑人自我和黑人心灵,尤其是黑人女性如何在夹缝中发现自我,掌握命运的主题。《秀拉》是莫里森的第二部小说。从发表后这部小说以其对女性形
-
论美国的第二次女权运动
-
作者:
冯颖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美国妇女
男女平等
女权主义运动
-
描述:
美国女权运动有着200年左右的历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19世纪60年代以前,女权运动围绕选举权而与废奴运动相结合;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与禁酒运动相互渗透;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女权运动以独立的社会力量胜利获得选举权;20世纪60年代在民权运动的带动下以争取男女平等为主要目的的第二次女权运动兴起。美国的第二次女权运动也称为美国当代妇女运动,是美国妇女为获得与男性真正平等的权利而进行的再次努力,也是继第一次女权运动后对妇女地位和妇女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再思考的产物。与第一次女权运动相比较而言,以
-
花魂诗魄女儿心
-
作者:
王海燕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古代小说
红楼梦
林黛玉
-
描述:
林黛玉是《红楼梦》第一女主角,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动人的女性形象。曹雪芹将诗性文化的内美外秀、追求生命自由本性的诗性精神熔铸到林黛玉这一女性形象之中,将她塑造成一个“情种”、得自然之真的诗人,展现了她丰富的感性生命形式,揭示了她在主体意识支配下深挚滚烫的生活热情,高雅洁净的... >> 详细
-
第三次女权主义思潮研究
-
作者:
田彤彤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后学思潮
第三次女权主义思潮
中国女性主义
-
描述:
占有着大约世界一半人口的女性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她们为人类的延续做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与权益,因此关于女性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如今,第三次女权主义思潮正在如火如茶地进行着,引领着女性前进的新方向,其思想理论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本论文试图对第三次女权主义思潮进行归纳总结,介绍了第三次女权主义思潮兴起的三大原因,分别从经济全球化、高新技术发展和后学思潮进行展开;其次介绍了第三次女权主义思潮中的主要分支:赛博格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后殖民女权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女权主
-
走出男权话语:论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
作者:
郭晓琳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小说
女性创作
男性中心
-
描述:
新时期以来,女性创作逐渐“浮出历史地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该文在浅析了新时期女性小说产生的背景和源流之后,分四部分阐述了新时期女性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过程.第一部分:对人性的追寻中凸现自我--挣脱男性话语的艰难起步.这个阶段从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
-
都市青年女性文化综合杂志语言特点研究——以《女友·校园》《女友·家园》为例
-
作者:
张欣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青年女性
《女友》
文化综合杂志
语言特点
-
描述:
都市青年女性文化综合杂志,不同于穿衣打扮为主的时尚杂志,而是侧重于挖掘校园、职场和家庭生活中的情感与智慧,更注重引导读者的人生态度,促进心灵的成长。这种杂志在都市青年女性,尤其是学生和职场女性中颇受欢迎,对读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语言是该类型杂志的重要载体,但是目前对该类型杂志语言的研究非常欠缺。本文以《女友·校园》《女友·家园》(以下简称《女友》)为研究对象,探究此类杂志的语言特点。语音上,本文从音节的重复和整齐、谐音、押韵以及四音节结构方面分析了《女友》所营造的语言效果。词汇方面,笔者发现《女友》最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