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文献类别分组
按来源分组
关键词
解构女性主义解读《磨砺》
作者: 陈春花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话语   建构   二元对立   磨砺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1939-),当代英国知名女作家。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其小说先后获得过克莱克纪念奖,佛斯特奖,约翰雷斯奖等多个文学奖项,在英美文学界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国内对德拉布尔的了解和关注还刚刚起步。《磨砺》是德拉布尔的第三部小说,曾获得过约翰雷斯奖。德拉布尔在《磨砺》中成功地塑造了以罗莎蒙德为代表的自由女性形象,以犀利的笔锋揭示了女性在现代工业社会和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压抑和束缚。本论文尝试将女性主义批评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相结合,从男权话语、性别二元对立及女性特质三个方面的分析来揭示菲勒斯中心
池莉新历史小说的女性视角研究
作者: 楚雪莹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池莉   文学评论   女性形象   历史小说  
描述: 新时期以来,作家书写历史是一种创作潮流。池莉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参与到这一创作潮流,她以女性的眼光和女性历史的观念看待历史、书写历史。《你是一条河》《预谋杀人》《凝眸》《滴血晚霞》是四个呈现她独特生命体验和历史观念的典型文本。本文主要从女性视角下的历史叙述、女性视角下的存在之思以及女性视角下的审美向度和悲剧意蕴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br> 第一部分主要甄选作者独特视角下精心塑造的女性主体形象,并以丑恶的男性形象作为反衬,展现被遮蔽的女性主体所置身的历史。池莉小说以沔水镇为载体,构筑了具有解构意义
中国大陆70后女性导演影像创作研究
作者: 张钰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创作风格   女性导演   电影作品   大陆地区  
描述: 中国大陆70后女性导演作为新生代导演群体中的一员,面临着这一代导演同样都遭遇的困境。与此同时,在男性导演主导的电影世界中,女性身份的枷锁令其创作过程困难倍增。一方面,女性导演对自我价值认知的提高,以及女性意识更为明显而自觉的反省都为其电影创作带来不同于以往的美学风格。另一方面,在男性依然占据话语权的客观现实里,“女性导演”的称谓本身就暗含着一种弱者姿态,为其正名增添了一份艰难的前行阻力。纵观70后女性导演的影片创作与之前相比有很大的进步与创新,作品中女性形象更为丰富,女性视角更加独特。她们的作品在国际上频
弗吉尼亚·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 赵晓雨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同体   女同性恋   女性主义  
描述: 在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就已在作品中对传统父权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体系进行了全面的反思和大胆的批判,提倡用女性的视角重新审视人类的历史,创造一种全新的文明,最终使人类摆脱男女一元对立,走向两性融合。这一观点在《到灯塔去》和《达罗卫夫人》中得到充分体现。伍尔夫丰富而深刻的女性主义思想最终对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西方女性主义者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试图通过三个章节来分析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第一章着重介绍了伍尔夫女性主义思想的产生背景。在这一章中,我们可以知道伍尔夫的女性主义思想不仅
劳伦斯,朋友还是敌人?——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恋爱中的女人》
作者: 伍非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菲勒斯中心主义   劳伦斯   性别观   女性主义   男权主义   《恋爱中的女人》  
描述: D·H·劳伦斯以他精湛的笔力开创了英国20世纪文学的一个新的时代。他的作品表现了在现代机械文明和工业化社会里受到压抑、趋向分裂的自我,那种遭受扭曲的人性和受到挫折的本能。他运用语言编织出丰富的、灿烂的、悲苦的、强烈的、理想的画面,来证明他对价值的理解,来表达他对自我的企求。然而,劳伦斯也是二十世纪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在英国甚至世界文学文学史上,还没有哪位作家像D.H.劳伦斯一样写过如此多的关于女性的作品。他对女性所持的观点,也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有批评家认为劳是妇女解放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也有的对他真实准
严歌苓小说的女性叙事研究
作者: 李清涛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作品   女性叙事   严歌苓   女性主义  
描述: 作为世界华裔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北美华裔文学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而且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纵观北美华裔文学的发展史,我们不得不将目光聚焦到值得关注、引人深思的女性写作上。从最早的移民作家汤亭亭、谭恩美、到五六十年代留学美国的於梨华、聂华苓,再到八九十年代新移民代表作家严歌苓、张翎,她们对女性世界的重新审视、对人性的深切关注,以及通过切身生命体验对移居海外的女性生存状态所进行的深刻揭露和反思,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女性文学,同时引发了海内外学者的不断关注。新移民文学在北美华裔文学的发展史中
福斯特小说的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李扬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冲击   父权思想   女性形象   女性主义   自我救赎  
描述: 爱·摩·福斯特是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和文学评论家,他的小说对从后维多利亚时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这段时期英国社会的各种社会、经济和政治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同时他也创造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分析福斯特《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和《印度之行》这三部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福斯特创造了这样一些女性,她们意识到了自己处于被压迫的地位,并努力要实现自我,获得自由。在福斯特描述中的爱德华时代,女权运动虽然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女性仍然处于从属地位,父权思想依然存在,男性仍牢牢地支配着女性
爱的延长----从《伊豆的舞女》到《雪国》
作者: 蔡鸣雁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0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内心视镜   恋母情结   行旅文学   爱的延长   川端康成  
描述: 川端康成独特的心理历程影响着他的文学创作。《伊豆的舞女》与《雪国》是川端康成作品中的名篇。除此之外,两篇作品之间诸多相似以至一致之处也发人深思。其背后隐含的都是作者内心视镜的折射,男女主人公的精神倾向如出一辙,爱的主旋律都是对美好生命的追求和向往。笔者认为这些相似以至一致之处并非巧合使然,试图从作者的成长背景、心理历程和文本剖析本身为此提供佐证,进一步探讨川端文学的特质。论文从作品概论兼问题提起、作品中的女主人公、作品中的男主人公、作品的主题及结局四部分加以论述。第一部分中概述两部作品的一致之处,指出其中
被“解放”的女性:从建国后的一些男性文本看男权下的女性解放
作者: 江秀云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主体   被动性   妇女解放   他者   男权思想  
描述: 近些年来,女性文学研究一直是文学研究的热点。其研究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对女性作家的作品进行重新解读,以发觉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一是利用最新的女权主义理论对文学史上一些有着重要影响的男性作家作品进行重新解读,以批判他们的男权意识。笔者觉得,女性解放和男权思想都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文化问题,不能将研究目光仅仅局限于文学领域。而且我国的妇女解放有自身的独特性,即其进程与国家民族的变革进步息息相关。所以笔者将论文的研究视域扩大到文学以外的社会文化领域,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文化研究的方法以及文本细读等研究方法,旨在
《爱药》的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作者: 崔甜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年份: 201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爱药》   生态女性主义   自然   和谐   女性  
描述: 美国印第安文化在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开始备受关注,在美国文学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它的文学意义有重要价值。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杰出作家之一,尤以印第安小说四部曲闻名。其中首部代表作《爱药》于1984年出版并获得了无数的盛誉。众多评论家从女性、文化、种族以及意象等角度对其进行探究。但至今未曾有人从自然,女性和男性关系的角度对《爱药》进行分析,所以本文的创新之处就在于此。生态女性主义于1974年首次由法国学者弗朗索瓦˙德˙奥伯尼提出,20世纪90年备受关注。生态女性主义是生态运动和妇女运动的结
< 1 2 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