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网络图像中的藏族女性社会角色与地位研究
作者: 王万宏   来源: 民族学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角色   地位   藏族女性   网络图像  
描述: 藏族女性形象大量出现于网络,使得其从现实到网络中发生了巨大的社会角色与地位变迁。她们的角色地位确立过程得益于网络社会的崛起和网络文化的发展,得益于藏族文化的独特性,得益于藏区旅游热和"美女热"。她们通过中青年女性形象所代表的地方文化、明星形象获得了关于对"藏族人"及其文化的认同。这也使得她们从传统社会的家庭角色演变为更为广阔空间的网络社会角色,"藏族人"的形象代表、文化传承的角色、旅游大使的形象都使得她们超越了藏族男性在互联网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地位。
无政府、女权和清末小说
作者: 周乐诗   来源: 汉语言文学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无政府主义   清末小说   女权  
描述: 找到依据,以说明各种无政府主义思潮对于学思潮的渗透和作用,并且希望通过对清末小说中一些女性形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新格拉布街》解读
作者: 李倩   刘须明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制   生态女性主义   女性意识   自然   《新格拉布街》  
描述: 火车这一意象为线索,结合小说中两位男主人公截然相反的命运安排,对伴随着工业革命而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秩序和价值观问题进行批判,对生态环境问题表示担忧。同时,通过对玛丽安这一性形象的塑造,展示了她由最初的逆来顺受逐渐变得坚强、独立、果敢担当的过程,折射出作者对父权制的批判及其超前的女性意识。
也论昆曲与梅兰芳
作者: 朱恒夫   来源: 戏曲艺术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昆曲   启示   关系   梅兰芳  
描述: 回顾梅兰芳一生的舞台实践,从未和昆曲分离过,而且两者还不是一般的关系。昆曲之于梅兰芳,是乳育的关系、携挈的关系;梅兰芳之于昆曲,是抢救的关系、传承的关系。向梅兰芳传授过昆曲艺术的亲朋师友有梅雨田、陈嘉良、谢昆泉、丁兰荪、乔惠兰、陈德霖、孟崇如、屠星之、李寿峰、李寿山、郭春山、曹心泉、俞粟庐、俞振飞、吴梅等。梅兰芳在昆曲表演上的美学追求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喜爱塑造敢于挑战现实、努力把握自己命运的女性人物形象;二是扮演数个旦行角色,以汲取旦行多方面的表演经验;三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梅兰芳之所以不遗余力地
论汉水流域的水浒戏及其传播特点
作者: 王建科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水浒戏   汉调二黄   汉剧   汉水流域   汉调桄桄   《水浒传》   湖北越调  
描述: 随着《水浒传》小说和“水浒”杂剧、传奇的传播,地方戏中亦出现了许多演叙梁山好汉的水浒戏。地处陕西、湖北、河南的汉水流域剧种众多,水浒戏主要出现在汉调桄桄、汉调二黄、湖北越调、汉剧等剧种之中。现存剧目和剧种60多种,大多为散出戏(折子戏),汉水流域水浒戏的故事渊源主要有两方面。宋江、武松、李逵、林冲、杨雄、石秀、时迁等“英雄”人物,潘金莲、阎婆惜、王婆、孙二娘等女性人物,均是戏场上为人熟知的人物形象。水浒戏一方面扩大了“水浒”故事的传播和互动,另一方面重写中融入了地域和时代的特色。
试析元杂剧中男性人物形象的道德境界
作者: 严铭   来源: 四川戏剧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境界   元杂剧   男性人物形象  
描述: 在以往的评论中,人们更多地关注元杂剧中那些光彩照人的女性人物形象,而对男性人物形象进行整体道德层面的解读极少。本文主要从卑下、自私自利的道德境界和高尚、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两大方面论析元杂剧中男性人物形象道德境界的高低及其原因,说明元杂剧作家之所以要塑造出这么多良莠不齐的男性人物形象,除了要承载剧作家们的道德向往外,也受到读者、观众等受众方面的影响。
《染血之室》对早期童话的继承与发展
作者: 邱小轻   来源: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经典童话   《染血之室》   早期童话   改写   情节重构  
描述: 安吉拉?卡特的《染血之室》将矛头指向经典童话的教化思想,质疑经典童话的固定情节以及只具功能性而无个性的人物形象,有意识地塑造了一群有血有肉的年轻女性人物,她们不再成为故事的铺垫,而是有力推动故事的发展,这契合了童话研究专家齐普斯的观点,即童话具有颠覆性。本文聚焦情节,分别从情节某一部分的前景化、情节的有意相左、故事背景的肆意渲染等三方面分析故事集里的六个改写,旨在指出卡特的故事颠覆了经典童话的父权意识形态,继承并发展了早期童话,体现了童话的生命力和蕴含的积极力量。说明童话可以塑造出立足现实、机智勇敢、力争
尤二姐和宋惠莲人物形象比较
作者: 吴丹   来源: 牡丹江大学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物形象比较   尤二姐   悲剧命运   宋惠莲  
描述: 尤二姐和宋惠莲分别是《红楼梦》和《金瓶梅》中描写篇幅不多的两个女性人物,探究她们短暂的一生不难发现,尤、宋二人在出身、性格以及悲剧命运方面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卑微的出身使她们不甘于底层的生活,对于钱和权的虚荣之心让她们走上了堕落的道路。她们身上有人性当中对欲望诉求的丑恶一面,也有走向死亡时不与欲望之恶妥协的一面,这份对道德底线的最后坚守和追求充分显示出她们人性和道德上的闪光点。
生活的戏剧 人生的百态
作者: 潘倩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1937年4月,夏衍创作了他的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代表作——《上海屋檐下》。夏衍曾经说过,在这个剧本里,他对写作有了一种痛切的反省,要改变那种“戏作”的态度。 [1]但是,大部分戏剧,都基本从生活
沃特豪斯作品展
作者: 本刊辑部   来源: 党建文汇(上)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沃特豪斯(1849年4月6日—1917年2月10日),英国新古典主义与拉斐尔前派画家,皇家美术学院会员。以其用鲜明色彩和神秘的画风描绘古典神话与传说中的女性人物而闻名于世。 生于意大利,父母都是英国画家。对东方神秘文化和宗教、风俗显露出极大的兴趣。他的绘画构成以雅致见长,极富浪漫主义的特质。从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神话中获取滋养,创作出具有中世纪梦幻般神秘感和宗教情绪的作品。
< 1 2 3 ... 196 197 198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