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历史的被动态向主动态的意识转变——斌你别无选择》至《无处告别》
作者: 暂无 来源: 世纪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文学的发展水平与人对自身认识的发展是同步的。刘索拉的《你别无选择》流露出一种真实的躁动感、困惑感、失落感,王安忆直指人性最深层次领域,系统具体地呈现对女性自我角色的探索思路。陈染的《无处告别》是《你别无选择》的抽象情绪和“三恋”的具体形态的复合文本,呈现女性从历史的被动态向主动态的意识与心理的真正转变。在《无处告别》之际,女性主动性的努力,既四处碰壁,却又以悲剧的毁灭形式诞生一个令女性真正实现主动性的世界。 关键词:女性;主动意识;身体语言 20世纪80年代后,文学文本越来越多地呈现女性从
冷漠的观者---评伊迪斯·华珠小说的叙事视角
作者: 王惠   来源: 青年文学家·上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视角 女性声音 [ 中图分类号]:I206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05-0005-01 《纯真年代》是美国女作家伊迪斯? 华顿的代表作之一
在全国妇联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上的讲话
作者: 陈至立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胡锦涛   认真学习   重要讲话   妇联组织   中国妇女运动   总书记   讲话精神   男女平等   妇女工作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描述: (2010年3月9日)同志们:今天上午,我们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了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0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同志和全体中央政治局常委以及其他中央领导同志亲自
浅谈《紫颜色》的叙事话语策略
作者: 王丽丽   来源: 学术交流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由间接引语   《紫颜色》   个人化叙事声音   美国黑人英语  
描述: 在书信体小说《紫颜色》中,艾丽斯.沃克借助多种叙事话语策略阐释了女主人公西丽从麻木无知到自立自强的历程。个人化叙述声音为西丽提供了宣泄的机会,展示了黑人女性声音的力量,富有诗意和韵律的美国黑人英语颠覆了标准的叙事语言,体现了黑人女性语言的魅力,自由间接引语反映出西丽黑人女性意识的成熟。《紫颜色》的叙事话语改变了美国黑人女性文学的边缘地位,成为黑人女性文学史上的典范。
简·奥斯丁与乔治·艾略特小说思想之比较
作者: 黄如敏   来源: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女性小说   简·奥斯丁   乔治·艾略特   思想  
描述: 简·奥斯丁与乔治·艾略特都以女性特有的目光来审视社会现实,生动描绘女性在男权统治社会中的坎坷命运,并深刻地揭示了妇女的心理情感,开创了19世纪英国女性文学创作的新纪元。但是,相比而言,简·奥斯丁小说中体现出的妇女观、社会观和道德观明显带有18世纪的传统思想特征,而乔治·艾略特的小说则以宏大的历史目光和开阔的思想视野,对社会与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更加细腻地展示了19世纪女性的内在困惑。
论《长恨歌》中母爱意识的缺失
作者: 张广玲   来源: 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母爱意识   母女关系   女性意识   良母形象  
描述: 王安忆是当代文坛的一颗璀璨的亮星.在每次的文学思潮中她都走在最前面,尤其是在女性文学里.她的作品往往以女性为主人公,书写她们的命运及柔弱而旺盛的生命力,表达对女性的关注.在<长恨歌>中,王安忆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敏感叙说了一个令人感慨的命运,成功地塑造了王琦瑶这一形象.且不论<长恨歌>所引起的其他争议,仅从其中母女(子)关系的不和谐、母爱意识的残缺就可以看出作者在拒绝塑造"良母"形象,而这种拒绝正是王安忆以守为攻女性反抗意识地表现.
旧情新景入画来:柳如是诗词赏析
作者: 谭德红   来源: 中国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如是   旧情   新景   诗词赏析   入画  
描述: 对跨越两个朝代的柳如是进行研究,可以开掘女性文学及其文化价值。柳如是的作品张扬了女性的才华,为明清时代妇文学做出了贡献。可以说以柳如是为代表的明清妇女文学在女性文学史上有着继往开来的作用,其表现出的独立人格、自由精神为实质的女性主体意识的初步觉醒,是近现代女性意识复苏的先声。柳如是在诗词上的创作博众家之长,而又有卓然独立之处。比如自然清丽,婉约与豪壮并举,典雅与旷达相依,炼字独出机杼,用典浑然自如。同时,她善用绘画技巧把画的语言、画的因素源源不断引入诗词中,增加诗词本身的艺术魅力。
诗歌是我俗世的飞翔
作者: 金莹   刘虹   来源: 星星·下半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金莹:你的诗集<刘虹的诗>最近获得第三届中国女性文学奖.书中的第三辑"给她们"都是书写女性生存境况的;而你刚刚出版的新诗集<虹的独唱>的第二辑"书",也是同样的主题;你的曾被广为赞誉的作品<沙发
情感劳动:研究劳动性别分工的新视角
作者: 马冬玲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马冬玲 《妇女研究沦丛》2010年3期,7300字 从劳动的角度探讨性别不平等是女权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取向,而性别与劳动的核心问题是劳动的性别分工。分配给女性的劳动不仅是身体劳动
刘虹诗歌论析
作者: 暂无 来源: 名作欣赏·下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俄罗斯艺术精神   抽象现实主义   诗歌的“重”与“大”   女性主义  
描述: 深圳诗人刘虹是当代重要的女诗人。本文探讨刘虹诗歌的精神源流和抽象现实主义精神、女性主义的独特视角等,肯定她的作品对诗歌本身的“重”“大”精神价值的坚持及其意义。 深圳诗人刘虹继获得广东鲁迅文学奖之后,又于2009年获得中国女性文学奖。她的诗和一般的女性诗歌不同,题材广阔,思想大度,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性,而不是一味的主观抒情,显示出大开大阖的思维特征,在女诗人中极为罕见。本文以其三十年诗选集《虹的独唱》(作家出版社,2009)为主要对象,谈论其诗歌的艺术精神源流、独特的抽象现实主义精神、多种视角下的女性意识
< 1 2 3 ... 194 195 196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