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于痛苦中执着地追求——论张曼菱小说女性形象的塑造
作者: 张云鹏   胡艺珊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吸引与排斥   女主人公   理想信念   精神世界   女青年   社会历史   价值观念   女性形象   小说   人生价值观  
描述: 张曼菱早期的三部中篇小说:《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云》、《星》,塑造了三个生活经历、性格特征、感情色彩具有鲜明贯一性的女主人公.她们在艰难困苦的生活经遇中,在极度的精神磨难中,没有消沉颓废,也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在生活的各个方面进行着执着而坚韧的探索与追求.《有一个美丽的地方》中的女主人公,在乡下傣家的生活中,诚心改造磨炼自我,于苦难中发现着这片土地和这里人民的美丽.《云》中的女主人公郑一帆则是一个相当成熟、相当自信、相当孤傲的青年,对祖国对人民的深沉宏大的责任感,使她对生活和爱情不甘苟且偷安.《星》中的女
《乔影》:中国古代知识女性的愤懑与呼号
作者: 浦汉明   来源: 青海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扮男装   男作家   乔影   女作家   中国古代   封建时代   男女平等   《四声猿》   知识女性   女性形象  
描述: 在清人杂剧中,女作家吴藻的《乔影》是一朵奇葩.它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古代知识妇女的怀抱,在当时的文坛引起轰动,“闻者传钞,一时纸贵”①,令男性作家们发出了“须眉未免儿女肠,巾帼翻多丈夫气”②的赞叹.今天,我们诵读那气势不凡的曲词,仍能感受到封建时代知识女性的脉搏,心灵不能不产生强烈的震颤.吴藻,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卒于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字苹香,号玉岑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她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长成后嫁与商人为妻.在缺少文化气氛的家庭环境中,她却独独喜爱绘画、弹琴、读诗词.经过苦学,
未来女性形象设计
作者: 暂无 来源: 周末文汇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未来女性形象设计
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
作者: 邱春玲   来源: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牡丹亭》   戏曲史   《救风尘》   劳动妇女   崔莺莺   杜丽娘   《桃花扇》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剧作家  
描述: 我国戏曲史上的女性形象邱春玲我国的戏曲从宋元的产生到明清的繁荣,历时数百年。在这期间,戏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生动感人的戏剧情节,成为我国文化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丰富多彩的戏曲人物形象中,女性的形象尤为广大人民...
电视屏幕“白领”人物形象浅谈
作者: 梁冬   来源: 中国电视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电视节目   外在形象   白领丽人   电视传播   外资企业   人物形象   都市女性   中国白   中国商人   电视屏幕  
描述: 越来越多的,我们可以从电视节目里看到一类人:白领。先是在电视广告中,白领人物随处可见,早些年的“水仙洗衣机”中看报纸男人到现在“多多妙方便面”中办公室里机械工作的吃面族;再后是电视剧中的白领粉墨登场:《中国商人》、《中方雇员》;现在,针对白领丽人精心炮制的专栏节目《休闲时光》,又在为塑造都市女性的形象不遗余力。白领已经成为现代电视传播的新领域。
“玉”和“瓦”:男性话语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谭学纯   来源: 东方丛刊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古典文学   形象   中国   文学评论   女性  
描述: “玉”和“瓦”:男性话语中的中国女性形象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三个女性形象及其教学问题
作者: 张怡   来源: 曲靖师专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祥林嫂   中学语文教学   教材与教法   李香香   刘兰芝   人物形象  
描述: 注重语文知识的系统效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中学语文课文人物形象系列中,刘兰芝、祥林嫂、李香香是三个很有典型意义的形象,深入分析这三个女性的同中之异和异中之同,把握三者的性格差异和联系,对提高学生联系理解、分析和综合运用能力,都是很有意义的.
何种女性是最受人羡慕和尊重的女性
作者: 杨建华   来源: 党政干部论坛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飞行员   铁姑娘   女性价值   新女性形象   “四自”精神   中国妇女   革命战争时期   女性塑造   坚强勇敢   性别角色  
描述: 回顾过去,我国女性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寻找自我”的路。新中国女性塑造的形象,主要是特定时代精神的产物。新女性的形象最早源自革命战争时期,是以刘胡兰为楷模的与男性一样坚强勇敢、视死如归的英雄人物。解放初期的女性在刚刚挣脱锁链时,心理的最佳座标是“要与男人一样”,在外形上以布衣短发为时尚。接着他们向所有的男性职业挑战,女拖拉机手、女飞行员、女子高空带电作业班……等等不断涌现。50年代的女劳动模范、60年代的女革命闯将、70年代的“铁姑娘”,在那淹没性别的年代里,男性化的女人似乎成了高、大、美的理想形象。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妇女文学   中国女作家   托妮·莫里森   世界文学   研讨会综述   中国当代文学   大英语   女性形象   创作概况  
描述: 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筹划,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于1995年6月20—23日在北京大学如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对妇女文学的研究,并为将于九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献礼。研讨会由北大
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综述
作者: 张晓全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女作家   妇女文学   研讨会综述   中国当代文学   《了不起的盖茨比》   大英语   女性形象   创作概况   美国女权运动  
描述: 经过历时一年的精心筹划,第一届“妇女与文学”国际研讨会于1995年6月20—23日在北京大学如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促进对妇女文学的研究,并为将于九月份在北京召开的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献礼。研讨会由北大
< 1 2 3 ... 18 19 20 ... 81 82 8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