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略论妇女组织在社区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贾顺梅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妇联   作用   妇女   妇女组织  
描述: 中国的社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妇女组织在城市社区中的建立和成长,妇联工作重心从单位转移到社区,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随着妇女组织参与社区的组织建设、日常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其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广大妇女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略论妇女组织在社会区发展中的作用
作者: 贾顺梅   来源: 广西社会科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区   妇联   作用   妇女   妇女组织  
描述: 中国的社区事业正在蓬勃发展,妇女组织在城市社区中的建立和成长,妇联工作重心从单位转移到社区,体现出鲜明的中国特色。随着妇女组织参与社区的组织建设、日常管理和社会服务活动,其社会功能进一步扩大,广大妇女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以更开阔的眼光打量“女性文学”
作者: 鄢莉   来源: 文艺评论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性别理论   毕淑敏   美学阶段   女性主义批评   陈染   心理经验   迟子建   东北风情   徐小斌   徐坤  
描述: 在新时期文学之中,“女性文学”是一个模糊不清的概念。人们谈到的女性文学常常只局限于女性主义的文学,以林白、陈染、徐坤、徐小斌、翟永明等一批作家为代表,并且与“自恋”、“同性恋”、“幽闭”、“身体崇拜”这样一些字眼联系在一起。
'五四'女性文学与基督教文化
作者: 卢军   来源: 山东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基督教   五四女性文学  
描述: 该论文试图把"五四"女性文学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对象,从"五四"女作家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入手,客观辩证地考察她们对基督教文化的接受,努力寻觅探析基督教文化对她们的思想和创作的深刻影响;并从文学的视角研析《圣经》文本对"五四"女性文学的具体影响,以期填补基督教?
文化自审视阈下的“第二性”--从现当代四位作家的创作看女性文学的一种主题演进
作者: 胡慧翼   来源: 荆州师专学报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文化批判   张爱玲   20世纪   王安忆   文学评论   凌叔华   自审意识   价值取向   女性文学   女性文化   铁凝  
描述: 20世纪女性文学的内部涌动着一条暗流--那就是女性文学对女性自身文化负面的冷峻自审和批判。在这一文学主题的发展演进中,凌叔华、张爱玲、王安忆、铁凝四位作家的创作具有代表性。她们把外与内的经判
父权文化传统的反叛者还是继承者?——论笛福的妇女观
作者: 关合凤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罗克珊娜》   笛福   《摩尔·弗兰德斯》   女性形象   妇女观  
描述: 英国小说之父笛福也是主张男女平等的有识之士。但笛福的妇女观究竟在多大程度上继承了父权意识 ,他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否可归属于反传统范畴 ,对此批评家们莫衷一是。本文试图运用女性主义批评和社会历史批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对笛福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解读 ,阐明笛福作为英国小说史上第一个赋予女性在作品中中心地位之人 ,真诚地关心妇女、同情妇女。但身为启蒙时期的男性 ,他无法完全摆脱父权社会的传统意识 ,其解放妇女、教育妇女的目的是让她们更称职地服务于男性
漱石文学中的女性与日本审美意识
作者: 谭艳红   来源: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意识   漱石文学   日本   女性  
描述: 综观夏目漱石一生的创作 ,他塑造了不少女性形象。漱石对女性在主观上虽然存在厌恶与恐惧的心理 ,但是现实生活中女性的美 ,女性的哀 ,女性的苦 ,在他的笔下形成了一个丰富的女性群体。而这些女性蕴蓄着已内核于漱石思想中的日本传统审美意识 ,这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漱石文学中的女性表达了作家对“爱的真实”的追求 ;二是漱石文学中对女性的描写可以说达到了一种“樱花飘香”技巧 ;三是漱石文学中的女性明显地体现出了日本民族审美意识“哀、闲、寂”的特征。
试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兼论妇联和国家的关系
作者: 李静之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具体利益   细心   妇女解放   妇联   现实利益   中国妇女   妇女运动   合力   党的领导   活动空间  
描述: 本文探讨了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同妇女解放的关系,认为这实质上是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问题,也是总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党领导下,围绕着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妇女工作,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特色。党的领导作用和政府行为对妇女运动的渗透,形成解决妇女问题的合力,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在总体利益和具体利益之间,妇联应该把妇女具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即使服从整体,也要细心寻找总体利益和妇女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及自己的活动空间。而不能置妇女现实利益于不顾。
中共领导妇女解放80年的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董妙玲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理论   实践   中共  
描述: 20世纪初 ,中国资产阶级女权运动没能使中国妇女得到真正的解放。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对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此 ,中国妇女解放运动 ,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的组成部分 ,争取妇女解放的事业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 ,把马克思主义及其妇女解放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和中国妇女运动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逐步形成了关于妇女解放的一系列观点 ,在全党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三代领导集体 ,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深刻揭示了中国妇女在社
试论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和妇女解放的关系——兼论妇联和国家的关系
作者: 李静之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妇女研究)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解放   党的领导   政府支持  
描述: 本文探讨了党的领导、政府支持同妇女解放的关系,认为这实质上是中国妇女解放的道路问题,也是总体利益和具体利益的关系问题。在党领导下,围绕着不同时期党的中心任务开展妇女工作,是中国妇女运动的基本特色。党的领导作用和政府行为对妇女运动的渗透,形成解决妇女问题的合力,是中国妇女运动的特点和优势所在;在总体利益和具体利益之间,妇联应该把妇女具体利益作为出发点。即使服从整体,也要细心寻找总体利益和妇女具体利益的结合点及自己的活动空间,而不能置妇女现实利益于不顾。
< 1 2 3 ... 18 19 20 ... 61 62 63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