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曲妇女命运的悲歌——从《黄色糊墙纸》看吉尔曼的妇女观
作者: 赵绿园   来源: 龙江社会科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糊墙   女主人公   妇女问题   妇女命运   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妇女文学   生命价值   十九世纪   知识分子   妇女观  
描述: 夏洛特·伯金斯·吉尔曼是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之交著名的、激进的女权主义者。著名的女权主义领袖嘉利·查普曼·凯特把她列为美国十二个最伟大的女性之首。在她那个时代,吉尔曼是美国妇女运动中站在前列,叱咤风云的知识分子,她经常就社会主义和妇女问题发表演说。此外她教书,办报纸,还出版了好几部关于妇女问题的著作。她的著名论著《妇女与经济》被翻译成七国文字,曾作为西方高校的教材。而她的作品中有影响的却主要是《黄色糊墙纸》,该作品已成为妇女文学中一个小小的“经典”。“在她所写的小说中,唯有这篇最有份量,直截了当,既富于想象
中央国家机关各级妇女组织开展迎’95世界妇女大会活动
作者: 暂无 来源: 紫光阁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贸促会妇工委举办了妇工委委员学习班,认真学习了有关’95世界妇女大会的知识及妇女权益保障法,学习班得到了机关党委的重视和支持,机关党委副书记游明信同志亲自到会讲话,肯定了女职工的作用,指出女职工应知法、懂法,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鼓励女职工要站得高些,看得远些,更好地发扬"四自"精神。社科院妇工委召开委员座谈会,对
全面认识中国女性形象
作者: 刘海燕   来源: 社科信息文荟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城镇妇女   中国妇女形象   社会权利   知识妇女   地域特点   全面认识   中国女性形象   农村妇女   职业性质   职业认同  
描述: 根据中国妇女的现状,以职业性质和地域特点,可将中国妇女形象分为三种类型: 农村妇女形象——由贫困、愚昧向小康、自省发展 长期以来,占中国妇女绝大多数的农村妇女,她们在法律上享有和男子一样、和城镇妇女同等的社会权利,但受文化程度、生活环境的限制,没有真正享受到这份权利,谈不上什么自我和个人价值的充
试论梁凤仪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托娅   来源: 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信自尊自强   梁凤仪小说  
描述: 梁凤仪小说所反映生活的切入点虽是香港工商界,但她创作的主题或焦点却始终不离商业活动背景下女性们的生存境况和以女性为中心的百态人生。因此.梁凤仪小说透露出的女性意识是极为浓郁的。本文从梁凤仪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及其富有个性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特别是就梁凤仪小说中礼赞现代女性自信、自尊、自强而传导出的对女性世界和命运的深层思考进行了探析。
试论梁凤仪小说的女性意识
作者: 托娅   来源: 前沿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自信自尊自强   梁凤仪小说  
描述: 梁凤仪小说所反映生活的切入点虽是香港工商界,但她创作的主题或焦点却始终不离商业活动背景下女性们的生存境况和以女性为中心的百态人生。因此.梁凤仪小说透露出的女性意识是极为浓郁的。本文从梁凤仪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及其富有个性的观察方式、感受方式、表达方式等方面。特别是就梁凤仪小说中礼赞现代女性自信、自尊、自强而传导出的对女性世界和命运的深层思考进行了探析。
妇女理论研究在中国
作者: 文丁   来源: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世界妇女大会   妇女学   妇女解放   妇女理论研究   妇女参政   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   女性研究   中国妇女   妇女问题研究   妇女研究  
描述: 改革开放推动了中国妇女运动的发展,与此相适应,中国妇女理论研究也蓬勃兴起、不断深化,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在九五世界妇女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认真总结我国妇女理论研究领域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使其真正成为推动我国妇女运动发展的理论指导和妇女政策制度的理论依据,应该说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诗经·国风》女性形象面面观
作者: 王子荣   来源: 川东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美容   美德   风诗   悲剧命运   女性  
描述: 《诗经·国民》中有一半的诗歌是反映女性生活的,本文即以此类诗歌为依据,分析《诗经》时代女性的客、德、婚姻及悲剧命运,从而窥视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命轨迹。
女性主义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
作者: 陈晓兰   来源: 国外文学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莎士比亚研究   克里奥   社会秩序   父系文化   安东尼   女性主义批评   《哈姆莱特》   《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   女性形象   女性人物  
描述: 女性主义批评与莎士比亚研究陈晓兰女性主义批评在“最具父权特征的莎士比亚的文本上大显身手,是不可避免的”。①诸种观点的对立与矛盾也是可预见的,然而对莎士比亚的女性主义阅读最终成了一种独立的批评却是人们始料未及的。始于六、七十年代的莎士比亚女性主义阅读,...
电影中新女性形象的变迁
作者: 朱辉军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解放   电影形象   民族解放   新女性形象   “新女性”   个性解放   杰出女性   审美理想   电影编导   路线斗争  
描述: 新女性是一个时代的杰出女性,而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杰出女性。新女性形象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作为时代镜子的电影,在反映时代变迁的同时,也真实地再现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而且更集中、更典型。所以在本文中,我们拟从电影这面镜子来透视新女性形象的变化。 一 中国电影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创造了数以千计的女性银幕形象。其中就有不少是从现实中发掘出来的、显示出社会未来发展趋向的、凝聚了电影编导和广大观众的审美理想的新女性形象。从《新女性》(1935)到《新潮姑娘》(1992),中国电影编导们相当自觉地、
略论明代文学中的女性审美形象
作者: 王引萍   来源: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题材   封建礼法   爱情   西门庆   女性审美   女性形象   明代文学   冯梦龙   民间文学   婚姻制度  
描述: 在明代文学中,无论是丰富朴实的民间文学,还是日益兴盛的作家文学,都刻划出了许多富有女性特点、女性意识、伦理观念以及具有明代特色的妇女与审美观的女性形象。马克思说过:“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在二百多年的明代社会里,妇女的苦难是深重的,她们备受封建家礼和程朱理学的束缚,在被束缚被压抑中生活与抗争。那些受社会思潮影响的作家,往往在自己的作品中塑造了化体现社会本质和历史特色的女性形象。对作者塑造女性形
< 1 2 3 ... 18 19 20 ... 67 68 69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