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种族、身份的对位书写——从《米立:中国童话》到《K》
作者: 周肖肖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对位书写   《米立:中国童话》   《K——英国情人》   跨国恋  
描述: 18世纪英国作家霍勒斯·沃普尔在《米立·中国童话》中,以强大的男性形象代表东方,以柔弱的女性形象代表西方,体现了作者崇尚东方的文化心理。性别、种族和身份在《米立:中国童话》中成为了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重要元素。在无意之中,沃普尔开启了西方文学以性别、种族和身份的元素来构架东西方文化关系的叙事传统。这一叙事传统在19世纪以后的《蝴蝶夫人》、《西贡小姐》和《情人》中得到了延续。虽然《蝴蝶夫人》等三部作品,通过塑造强势的男性形象代表西方以及卑微的女性形象代表东方,颠覆了沃普尔时代的文化取向,但是《米立:中国童话
韩愈柳宗元墓碑文研究
作者: 张絮萍   来源: 宁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墓碑文   文学贡献   文学特征   韩愈   文献价值   柳宗元  
描述: 本文以韩愈和柳宗元所创作的墓碑文为研究对象,整篇论文的正文部分分为三章,分别从韩柳墓碑文的创作情况、文学特征、文学贡献和文献价值等方面进行梳理与研究。第一章梳理韩柳墓碑文的创作情况。韩愈的66篇墓碑文大致可以分为亲属类、友朋类、慕名乞铭类及女性类四类。柳宗元的63篇墓碑文可以分为族人类、同僚类、文人隐士类、释道类以及女性类五类。分析韩柳墓碑文的碑主身份,可以看出二人在释道碑的创作及碑主社会身份的差异上有较大不同,柳宗元创作了为数不少的释道碑,而韩愈则一篇也没有;柳宗元的墓碑文碑主身份十分复杂,且大部分为下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红王妃》中的抑制与颠覆
作者: 郭娟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   颠覆   《红王妃》   抑制   自我形塑  
描述: 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女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在国外得到了许多学者的亲睐,但是在国内,她的作品近几年才得到广泛流传。德拉布尔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其作品题材丰富,手法精湛,大多是反映现代知识女性的生存困境、如何追求理想的生活方式以及打破男权中心文化的传统思想。除此之外,她的写作手法也独具匠心,既有奥斯丁、贝内特等文学大师的写实风格,也有现代派的新奇技巧;开放性的结局、象征性的语言以及跨文化的融合给她的作品增添不少特色。《红王妃》这部小说以红
美国文化转型时期的个体生存状态——论伊迪丝·华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作者: 隋芳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伊迪丝·华顿   困境   社会转型   自我与自由   人物形象  
描述: 伊迪丝·华顿是20世纪初美国现实主义作家,其小说主要以美国转型时期的社会状况为背景,描绘各阶层人的生存状态和生活选择。本文主要以《伊坦·弗洛美》、《欢乐之家》、《纯真年代》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以乡村和纽约为代表的美国社会中各阶层个体的生存状态,来展现在社会转型期间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和自我追求,进而揭示在追求自我和自由的过程中所遭遇到的现实困境和精神困境。作品中的女主人公经历了从缺乏自我意识的生存者,到自我意识觉醒的挣扎者,再到追求自我意识的反抗者的过程,展现了女性在新旧社会交替过程中的生存状态,她们在传统
工笔肖像画创作研究
作者: 倪亚旋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心得体会   工笔肖像画   创作过程   “花语”系列  
描述: 本篇论文主要以研究生阶段的创作实践为依据通过三年的学习经验来分析工笔肖像画特别是女性青年肖像画的创作过程。结合在实践中创作的“花语”系列来分析中国画创作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论文按照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主线。在创作中遇到的问题在此论文中着重提出,并通过对工笔肖像画创作过程的研究,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确定以后自己创作道路的方向。此篇论文第一部分简单叙述了古代工笔肖像画对创作的影响,分析了古代肖像画中年轻女性与“花语”系列中的人物造型有何不同。第二部分是本文的
叙事聚焦理论下《汤姆叔叔的小屋》的叙事分析
作者: 姬存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里叶特·伊丽莎自·比彻·斯托   叙事特点   叙事效果   叙事聚焦   杰拉尔·热奈特   《汤姆叔叔的小屋》  
描述: 哈利斯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是19世纪中期美国杰出的女作家,一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汤姆叔叔的小屋》是她的代表作。小说自1851年问世以来,便受到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它描写了美国奴隶制下黑奴的悲惨遭遇并阐述了斯托废除奴隶制的思想,对美国社会影响巨大,也对南北战争的爆发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汤姆叔叔的小屋》被称为“废奴文学”的经典之作,它的历史价值毋庸置疑,其艺术价值也成为评论界争论的焦点之一。历经一个多世纪,尽管有很多中外学者从历史、宗教、民族、女性、人物、主题等方面对《汤姆叔叔的小屋》进行了分析和研
库切《福》的元小说解读
作者: 张洁云   来源: 扬州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元小说   《福》   虚构性   库切  
描述: 漂流记》的改写并重新引入了一位性人物___苏珊,由她的视角展开全文的叙述。文本重点也从荒岛故事的内容本身转移至苏珊讲述荒岛故事的过程以及她与作家福对写作的探索、对文学本质的思考。与以往
从德里达解构主义的视角解读《拯救溺水之鱼》
作者: 史瑶瑜   来源: 云南民族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拯救溺水之鱼》   解构主义   逻各斯中心主义   颠覆   二元对立  
描述: 在美国当代文学中,华裔作家作为非主流作家已逐渐为人们所知,并受到人们的欢迎。谭恩美(1952-)作为目前最杰出的美籍华裔作家之一,她的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广泛的意义来触动读者的内心世界。不同于她以往以描写华裔家庭关系或华裔母女关系为主线,以女性人物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作品,《拯救溺水之鱼》可以称得上是她创作风格的一个巨大突破,在创作主题与思想深度上都超越了以往的任何一部作品。本文运用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理论全面解读小说,对小说中存在的三组二元对立项进行解构,以期更深刻、更全面地挖掘谭恩美艺术创作背后的深刻意义
从创伤角度解读哈珀·李《杀死一只反舌鸟》中的弱势群体
作者: 杨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珀·李   创伤   《杀死一只反舌鸟》   创伤应对  
描述: 小说《杀死一只反舌鸟》是美国当代女作家哈珀·李的代表作。小说通过主人公斯各特的儿童视角,以神秘邻居布·拉德利的隐居生活和黑人汤姆的冤案为线索,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美国南方的社会生活。作品抨击了人性的自私、丑恶、虚伪,揭示了家庭暴力、父权制度、种族主义、社会等级制度的残酷,表达了作者对消除社会歧视、建立温暖家庭、构建平等社会的呼吁与向往。本文以创伤理论为基础,探究作品中儿童、女性、黑人、处于社会边缘的白人四类人所经历的不同创伤类型,分析他们在面对创伤时的表现及应对方式,从而揭示克服创伤走向复原的有效途径,
男性气质与男性友谊的相互构建:基于20位男性的探索性研究
作者: 刘颖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社会性别   男性友谊   男性气质  
描述: 男性作为研究对象,同时有20位性作为对比参照,直接参与到他们的聚会活动里进行研究。研究证实,由于男性气质危机和
< 1 2 3 ... 179 180 181 ... 205 206 20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