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25 条
-
都市中的沉沦
-
作者:
王英纳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都市
“堕落”女性
女性意识
男权中心文化
社会转型
-
描述:
本文以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中女小说家笔下部分“堕落”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堕落”女性是指在20世纪末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时期,市场化、商品化的都市中,背离传统公认的道德规范、利用肉体与男性进行交易
-
1926-1928年两湖妇运组织者群体研究
-
作者:
李里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国民革命
妇运组织者
身分认同
-
描述:
长期以来,关于1920年代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运动研究,主要存在两种范式。一种是“革命范式”,习惯将这段时期的妇女运动纳入此后一连的革命框架内,研究重心也常常关注于政治事件,政党活动等上层领域,将这段时期的妇女运动,简化为革命的一部分,忽视了妇女运动自身的发展理路。另一种是“女性主义范式”,注意到女性与革命之间也存在紧张关系,但与“革命范式”一样,缺乏社会层面的考量,停留在宏大话语中。本文旨在从社会群体研究的角度,以妇运组织者这一介于革命政党与民众之间的特殊群体为个案,来探讨革命下的社会运动的多面性。192
-
媒体镜像与现代性之困
-
作者:
周莉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神经质女性形象
媒体镜像
现代性之困
-
描述:
神经质女性形象是当代媒体中极具现代意义的媒体镜像。在当代影视文本中,神经质女性形象常常陷入多维的现代性精神困境,从而呈现出独特、激进的表现形式。神经质女性形象的精神困境是由于个体心理和社会环境的共同作用造成的。
不同影视文本中的神经质女性形象在表现形式上呈现多样性,在深层结构上却具有同质性,因为当代媒体是通过特定模式塑造这个形象的。媒体模式的运作使神经质女性形象成为一个多义的符号,她们一方面反映和记录现代社会和人的现代意识,另一方面又挑战和重构现代社会和人的现代意识。
对于
-
活着、痛苦着、抗争着、快乐着
-
作者:
杜江晖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存能力
池莉
女性主义文学
凡俗人生
新写实主义
解构理想
-
描述:
池莉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作家,其近期作品又呈现出“女性主义文学”的特征。池莉小说塑造了众多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描述她们的挣扎、反抗、突围与选择。表现她们适应生活环境顽强不屈的生存能力。
她笔下的女性有的在生存线上苦苦挣扎。《你是一条河》中的辣辣,为了养活儿女,不惜出卖肉体换回粮食。为了生存她必须不择手段。她的意志和力量令人动容。活着本身对她来说就意味着胜利。有的为爱情和婚姻而困惑。《不谈爱情》中出身花楼街的女孩吉玲,工于心计,把爱情和婚姻当成了改变个人处境的手段,《一夜盛开如玫瑰》中的苏
-
《生活在别处》毕业创作报告
-
作者:
聂芮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工笔人物画
探索
女性
-
描述:
女性题材与传统工笔人物技法的结合从来都是显得那么的恰如其分。从张萱的仕女画绵延至今日何家英的女性人物表达,在中国画创作中,女性的那份恬静,淡雅的美好气息从未丢失,这也是传统中国画在细致刻画女性人物时的魅力所在。平面装饰性的造型,极富韵律感的线条,淡雅清透的色彩等等将画面表现得意境深远,细致动人,而现代工笔人物画融合特殊技法与肌理效果来追求画面的独特效果以及更好的表情达意,也让人耳目一新。在传承与发展之间,每一个绘画者都在诠释着自己的探索。
-
打破压迫性沉默
-
作者:
叶莉枝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3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性别主义
汤亭亭
种族主义
《女勇士》
压迫性沉默
-
描述: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1940—)的《女勇士》(1976)中最重要的主题即是沉默和发声。批评界对《女勇士》中表现的沉默和作者打破这一沉默的意义有所论述,但均不够全面和深入。因此,本文旨在前人研究
-
生命、生存价值的探索者:萧红小说初探
-
作者:
朱勤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1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小说创作萧红
现代文学史
中国
女性命运
女性形象
-
描述:
该文分三大部分对萧红的小说创作进行分析与研究:一、生命审视与体悟.二、生存困境剖析.三、女性命运的垂问.其中第一、二部分分别从生命、生存两个视点对萧红的作品及其思想进行详尽地论述,第三部分则通过对妇女问题这一个案的深入研究,来全面地透视并反观人类的生命
-
堀辰雄文学作品中的生死观——以《圣家族》《起风了》《菜穗子》为中心
-
作者:
王珂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6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生死观
恋人
梦
夫妻爱
幸福
-
描述:
《笨拙天使》、 《ルヴベソスの偽画》、《圣家族》、《美丽的村庄》、《起风了》、《故事中的女人》、《蜻蜒日记》、《旷野》、《晚夏》、《菜穗子》、《捧花女》等短篇和长篇小说。堀辰雄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描绘
-
性别伦理视角下的爱丽丝·门罗小说研究
-
作者:
梁田田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家庭模式
性别伦理
文化性别
门罗
男女形象
-
描述:
作为20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的作品以其女性化的视角、细致的心理描写、开放式的叙事结构、自传基础上的虚构色彩,赢得了加拿大国内各大奖项。2013年,门罗更是凭借《美好生活》一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诺贝尔文学奖史上首位以短篇获奖的女作家。作为从加拿大中下层平民层走入加拿大中上层富人区的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对不同社会阶层的两性生活状况,尤其是女性的生活面貌和价值观念进行了细致地描写。通过对作品中两性关系中的人物形象进行分类,本文将其作品中的人物分为四类截然不
-
自我意识与自卑心理——夏洛蒂·勃朗特与她的小说
-
作者:
李志坚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年份:
2004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超越
夏洛蒂·勃朗特
自卑心理
弥补
-
描述:
本文结合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和创作心理,从夏洛蒂的性格特征、心理世界以及自我人格入手,着重探讨了她的小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及她的女性自我意识。
在夏洛蒂的童年经历、个人因素、女性价值追求的演变过程中,我们看到夏洛蒂·勃朗特一方面承受现实的灾难带来的痛苦,一方面又从幻想中寻求精神的抚慰;一方面对爱情持浪漫主义理想,一方面又对现实中的婚姻极度失望;一方面期冀女性的独立,一方面又不自觉地依附于男性。而种种矛盾中的负面因素又构成一股强大的合力,形成来自心灵最深处的自卑,这种连作家本人也不自知的心态
<
1
2
3
...
17
18
19
...
21
22
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