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努力提高民族地区妇联组织五种能力
作者: 于革胜   来源: 中国妇运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妇联组织   中国妇女运动   宁夏   突出问题   科学发展观   贯彻落实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妇女工作   妇女儿童权益  
描述: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指引中国妇女运动的强大思想武器。近年来,宁夏各级妇联组织在自治区党委和全国妇联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组织妇女、引导妇女、服务妇女和维护妇女儿
大众文化传播媒介中的男权意识:以电视剧、广告、网络文学为例
作者: 马俊丽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色情形象   刻板形象   男权视角   程式化   被看客体  
描述: 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女性主义文学传播的媒介和手段,既是男性视角下刻板的女性形象的表现,也是造成女性刻板形象的媒介,女性正是通过这些媒介才使自己甘愿置于男权主义传统塑造的女性形象的想象下,服从这种"自愿而又无意识"的无奈的想象。
窒息世界里的挽歌
作者: 陈东有   来源: 创作评谭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窒息   人物命运   挽歌   女性心理   性心理描写   围屋   女性形象   人物形象   寡妇   世界  
描述: 温燕霞的长篇小说,最擅长的,是写女性。写女性中的客家女性,写客家女性中一群特别的女性。围屋,本是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相邻地区客家人集中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建筑风格与艺术风格都很特别,透溢出一种
双性同体之花:莫莉
作者: 张明燕   来源: 科技信息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伍尔夫   双性同体   《尤利西斯》   莫莉  
描述: 自1922年《尤利西斯》问世以来,其女主角——莫莉便成为了饱受争议的一位性形象。在传统的男性文化中,莫莉是肉欲主义的象征。本文以伍尔夫的双性同体理论为基础,通过对文本细节的分析,从女性主义批评的角度论证莫莉是一位既具女性传统美德,又有男性特征的双性同体的女性。
试析丁玲早期作品中塑造的“莎菲”型人物
作者: 许耀文   来源: 华章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特征   描写   “莎菲”型人物   丁玲早期作品  
描述: 在现代女作家中,丁玲可说是主体意识非常强烈的一位。她始终自觉地把关心女性的情感、命运,女性的生存方式和抒写女性形象当作创作的第一要事。在丁玲早期作品中,"莎菲"型女性形象在其作品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诗中的“罗衣”及其文化意蕴
作者: 曾艳红   来源: 巢湖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美   罗衣   唐诗   意象  
描述: "罗衣"是唐诗中经常伴随着女性形象而出现的一个审美意象。在唐代现实生活中,"罗衣"是指女性所穿着的丝绸上衣,它包括衫、襦、裆、袄等几种形式。在诗歌中,"罗衣"女性美有着紧密的联系:它衬托了女性的华丽、娇柔及动态之美。同时,它也被人们赋与了女性身份识别、性别审美、民族符号等多重文化意蕴。
INFO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海归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Bally米兰   女装   品牌设计   靴子  
描述: Bally米兰展示秋冬女装米兰女装周期间,Bally为我们带来了温柔优雅、充满北欧风情的秋冬女装系列。富于变化的靴子打造强势奢华的女性形象;包袋系列以注重功能性的设计和简洁清晰的线条,展现品牌的瑞士传统,柔和的色调则将女装成衣呈现出优雅、感性的形象。
叹息的感伤:浅谈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
作者: 刘辉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独立女性   爱情观   幻灭   张洁  
描述: 张洁是新时期文坛上一位以写作具有女性意识和反映女性作品著称的女性。她把创作的焦点放在中国当代女性的生存环境上,努力探寻当代妇女不幸的多种原因。她在描写女性的悲剧命运时注入了浓烈的情感。她的小说塑造了众多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尤其是知识女性形象。她写出了女性在社会中的爱情、婚姻和事业,写出了女性在这一过程中的觉醒、挣扎和抗争,为女性的自我解放寻找前进的道路。本文以《爱,是不能忘记的》为代表,试图探寻出作者爱情观的变化轨迹,进而从她最具代表的婚恋作品的分析中去理解张洁特殊的心灵历程。
国际妇参运动一百年:裔昭印教授在上海师范大学的讲演
作者: 暂无 来源: 新华月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上海师范大学   国际   讲演   教授   男女平等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运动   性别平等  
描述: 一个世纪以来,各国妇女为实现性别平等的理想和争取自身的解放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斗争。中国广大妇女为了自身政治和经济的解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而在西方,两次女权主义运动浪潮也可谓波澜壮阔。以争取男女平等为主要目标的国际妇女运动吸引了广大的先进女性,她们为争取女性的解放和性别的平等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无私的奉献。
追求“和鸣偕老”
作者: 暂无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下旬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柳永   心理描写     女性  
描述: 女性形象一直是文人写作中的重要对象,柳永的一生与歌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与歌妓的那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促使他写下了大最的独树一帜的歌妓词。词的内容集中表现了女性生活、情感,塑造了大量的女性形象,词人运用各种各样的手法刻画女性形象,如外貌描写、情态描写、心理描写等。尤其是市井女性的心理描写,全方位地把女性的相思之情、离别之恨、遭弃之怨等种种喜怒哀乐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我们认识当时的女性提供了窗口。
< 1 2 3 ... 171 172 173 ... 265 266 267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