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064 条
-
女性"他者"地位在敦煌变文中的具体呈现
-
作者:
李梦圆
来源: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他者
敦煌变文
女性
-
描述:
敦煌变文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女性的"他者"地位在其中有具体的呈现。主要表现为:女性自我意识的缺失,为夫而活;女性身不由己的棋子命运,为国屈身;女性处于无力自救的弱势地位,依靠儿子;女性处于被看的永恒性围城,遭人议论。通过敦煌变文对女性人物的形象塑造,不难了解那一特定时期女性的生存状态,获得对当时社会两性关系的感悟,引发对女性问题的再思考。
-
《我站在这儿熨烫》中的女性意识解读
-
作者:
付晓
赵卫红
来源:
芒种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痛苦
女性意识
母亲
男权意识
-
描述:
蒂莉·奥尔森是一位有着杰出威望的女权主义作家。她的作品关注当代妇女的生存困境,尤其是底层妇女的生存状况。她所塑造的女性人物,已经超越了老一套模式,在她们身上女性意识开始觉醒。《我站在这儿熨烫》是她的作品之一。这篇文章,从女性主义的观点探索母亲痛苦的根源,颂扬母亲身上的女性意识,也分析了其女性意识的迷失
-
论铁凝笔下女性的生存状态
-
作者:
胡玲
王远舟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生存状态
觉醒
铁凝
-
描述:
铁凝的作品多涉猎女性的生存状态,她对女性的关注并没有停留在表面,而是从女性心理出发,甚至可以说是从铁凝自身出发,深入挖掘其人物的内在价值。文章通过对铁凝小说中各个女性人物命运书写的分析,从贫瘠物质生存下的挣扎与反抗,灵魂荒芜中的困惑与无奈,传统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与重压以及女性内心深处对善的坚守、恶的超脱四个方面,剖析女性生存状态与铁凝女性意识的关系。
-
传教士对清末女子教育的影响
-
作者:
赵阳
来源:
人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传教士
女子教育
清末
-
描述:
传教士来华后一直聚焦于中国的女子教育。可以说,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变迁和传教士密不可分。传教士创办教会女学、带动了中国自办女学的开展,使得中国第一批女留学生出现,大力冲击了中国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改变了中国的传统陋习,促进了妇女运动的蓬勃开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女子教育的产生发展。
-
浅议向警予的女权主义思想
-
作者:
黄妮
来源:
湘潮(下半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妇女问题
男权文化
妇女解放运动
女权运动
女权主义思想
中国妇女
劳动妇女
妇女群体
女权思想
向警予
-
描述:
19世纪初,男权文化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主导地位,“中国妇女在中国目前的经济政治状况之下,依旧不能摆脱几千年来礼教的束缚,所以一般妇女仍然过的是生殖机、灶下婢的生活”。[1]传统的封建文化思想,制约着
-
试论当代女性文学的审美特征
-
作者:
石海琳
来源:
青春岁月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审美观
女性文学
性别意识
-
描述:
女权主义在我国古代并没有较好地体现出来,然而,随着五四运动后,受法国女权运动的影响,我国女性文学便产生了。新时期在女性的开放态度与西方女权主义文学理论的刺激下,我国当代女性文学呈现了空前的发展。此外,女性文学的性别意识和审美观发展相当迅速。在千变万化与色彩纷呈的当代社会中,女作家的不同审美观也表现出各自的特色。
-
世界文学中的日本女性文学
-
作者:
白根治夫
邱春泉
来源:
日语学习与研究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艺能
日本古典文学
宗教
欧洲中世纪文学
女性文学
-
描述:
日本女性文学始自《万叶集》,那里收录了为数不多的女性歌人的作品。到了平安时代,女性的文学创作达到了顶峰,形成了日本国文学的基调。而到了室町时代,就很难发现著名的女性歌人、作者。但是,如果把"艺能"也纳入到"文学"的概念中来思考,就可以发现日本的女性在"艺能"中自始至终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论文比较了包括"艺能"在内的日本和欧洲的古代女性文学史,指出了欧洲中世纪女性书写和日本古典女性文学与宗教、预言能力以及"艺能"的关系。
-
大革命时期湖南省会近郊区妇女运动
-
作者:
罗式德
来源:
红色记忆-雨花党史丛书第一辑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妇女组织的建立湖南省会近郊区成立最早的妇女组织是靳江团妇女联合会。1926年2月,新开铺修业学校学生曹菊英(女)、张开吾、张海山来到靳江地区做宣传发动工作,在洞庭宫(后靳江河街上)成立了农民协会,曹
-
试论陈染文本的女性意识及生命体验
-
作者:
白友胜
来源: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恋
孤独
逃离意识
女性意识
-
描述:
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以《私人生活》、《与往事干杯》、《无处告别》等经典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对陈染小说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强烈的女性意识是陈染文本最大的特色。陈染站在女性的立场角度,把传统的男性与女性形象进行颠覆性的书写,表现出女性明显的自恋倾向;无以名状的心灵孤独是陈染笔下女主人公的一种生存体验,而逃离意识更多的是指灵魂的逃离。陈染文本对女性生命体验的书写揭示了女性乃至人性的本质及生命内涵,具有强烈的心灵震撼力。
-
浅析《柳毅传书》中龙女形象
-
作者:
李梓阡
来源:
艺术品鉴
年份:
2015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龙女
《柳毅传书》
人性化
-
描述:
中华民族自古是一个崇尚龙的民族,龙作为古人心中崇拜敬畏的神化存在却被文人人性化甚至是作为当时社会地位卑下的女性形象写入作品中,大致以三方面为由:1.道德化。龙作为高尚神圣的象征,与社会弘扬的美好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