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168 条
-
六、七十年代西方的城市多户住宅
-
作者:
张守仪
来源:
世界建筑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
描述:
六、七十年代是西方在经济、社会、技术各方面都快速发展变化的年代,欧美几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先后经历了“经济起飞”,又开始走向停滞和衰退。科学技术在突飞猛进,而城市中的生活质量却在下降。社会上矛盾重重,六十年代后期爆发的大规模的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人权运动与各种政治力量结
-
“活跃的生命”与“不结果的花”——赏析《战争与和平》中的两个人物
-
作者:
陈建华
来源:
名作欣赏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主人公
作家
列夫·托尔斯泰
索尼娅
社会生活
人物形象
女性形象
战争
小说
生命力
-
描述: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作家的审美理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家所钟爱的主人公往往是作家审美理想的体现者。在《战争与和平》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中,列夫·托尔斯泰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本文想就作品中娜塔莎和索尼娅这两个不同的女性形象作些分析和比较,并以此来考察一下托尔斯泰的审美理想。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是怎样塑造女主人公娜塔莎·罗斯托娃形象的。娜塔莎是托尔斯泰诗意化了的人物,这一形象是以丹尼雅·贝尔斯(托尔斯泰的妻妹)和索菲娅·安德烈耶芙娜(托尔斯泰的妻子)为原型
-
论《谢利》
-
作者:
袁竞
操鸣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英国政府
资产阶级
工人斗争
夏洛蒂·勃朗特
约克郡
简·爱
作品
女性形象
工人阶级
小说
-
描述: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的重要作品之一。继《简爱》之后,它以深刻的社会主题和磊落不俗、独立不移的崭新女性形象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给作者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但是《谢利》一直没有为我国读者和评论界所重视。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了这本小说,但至今还没有看到一篇系统的评价《谢利》的文章。作为《简爱》的孪生姐妹,《谢利》大有介绍研究的必要。
-
论《谢利》
-
作者:
袁竞
操鸣
来源:
河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姑夫
《简爱》
卡罗琳
资产阶级
夏洛蒂·勃朗特
暴动
约克郡
罗伯特
作品
小说
-
描述:
《谢利》是夏洛蒂·勃朗特的重要作品之一。继《简爱》之后,它以深刻的社会主题和磊落不俗、独立不移的崭新女性形象震动了当时的英国文坛,给作者带来了很高的声誉,进一步巩固了她在文坛上的地位。但是《谢利》一直没有为我国读者和评论界所重视。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翻译了这本小说,但至今还没有看到一篇系统的评价《谢利》的文章。作为《简爱》的孪生姐妹,《谢利》大有介绍研究的必要。
-
她们真是新人形象吗?
-
作者:
罗宝田
来源:
当代文坛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新人形象
强光
社会主义新人
列夫·托尔斯泰
姑娘
作品
社会生活
“庸常之辈”
理性
环境考验
-
描述:
《燕儿窝之夜》问世以后,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曾镇南同志说它“为我们活画出一群平凡而又伟大的青年劳动女性的形象。”方顺景、牛志强两同志赞誉说,它“是一支催人奋进的战歌,也是一曲嘹亮激越的社会主义新人的颂歌”燕儿窝的姑娘们真的称得上我们祖国的“社会主义新人”么?我还不敢轻易苟同。结论应该产生于对作品的具体分析,让我们来结识一下燕儿窝的姑娘们罢。
-
向蔡畅同志学习
-
作者:
金铁群
来源: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学习
工作情况
蔡畅
张琴秋
领导者
妇女运动
延安
马列主义
中央党校
孙中山
-
描述:
从第一次见到蔡畅同志至今已有四十六年了.无论是全国解放前,她在延安、东北工作的时期,还是全国解放后,她在中央工作的时期,我和许多同志都把她当作党的、全国妇女运动的杰出领导者与国际妇运的著名活动家,注意学习其高贵品质.党的第十一届七中全会给蔡畅同志的致敬信,是一份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文件,它表达了全党与全国人民的心愿.她
-
当代美国的反向运动和保守运动
-
作者:
克拉伦斯·罗
田作高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社会运动
学生运动
保守派
地位
社会保守主义
反向运动
宗教运动
修正案
反战运动
权利平等
-
描述:
对于各种社会运动的探讨是一项重要的理论研究。人权运动、反战运动、妇女运动和学生运动等左翼运动出现后,随之出现了对抗这些运动的反对用校车接送学生运动、中止权利平等修正案运动、出生权利运动和保守的宗教运动等反向运动。这一发展引起了对上述运动新的研究。本文是根据1970年以后出版的文献对美国的社会运动进行了研究。特别着重讨论了保守运动。
-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识研究报告
-
作者:
黄建华
来源:
教育研究
年份:
1983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道德情感
使用情境
道德认识
认识水平
青少年学生
思想品德教育
认识特点
思想教育工作
-
描述:
本文主要是对使用情境问卷法研究176名11—33岁青少年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水平和特点所作出的报告。报告还对道德情感与道僖认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认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