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与媒介—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2006 年度
作者: 程莉娜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刻板化印象媒介性别话语  
描述: 随着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以及全球化趋势日渐盛行, 当今中国的传媒或重或轻都受到了 “后现代” 的渗透, 形成了“中国式的后现代” 现象。媒介中性感和直观视觉的呈现, 解构历史, 消解崇高的媒介话语并没有给女性的身份带来任何本质的改变, 相反, 媒介中对女性刻板化的印象表现强化了世俗的偏见, 使女性丧失了真实的社会身份。本文旨在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揭示媒介对女性刻板化印象表现的真实存在并探究其存在的根源。 目前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语言和性别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从微观角度对性别差异、性别模式和与性别相关的语言结构
颠覆性别程式:多丽丝·莱辛作品中的性别模式
作者: 王柳媛   来源: 湘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多丽丝·莱辛   性别程式   男性解放   女性困境   性别平等  
描述: ,也有与传统观念格格不入的男性。莱辛试图通过小说人物来颠覆传统的性别程式,但她并没有向我们展示一个强男弱的社会
梁辰鱼《浣纱记》的文化精神阐释
作者: 赵耀   来源: 北京语言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文化精神   梁辰鱼   浣纱记   理想模式  
描述: 梁辰鱼的《浣纱记》是明代中期以后出现的一部重要的传奇作品,但历来对这部作品的关注主要集中在其作为昆曲处女作的意义层面。本文从文化的角度入手,对这部戏所体现出来的文化精神进行了阐释。首先通过阅读剧作文本不难感受到,《浣纱记》打破了传统的思想桎梏,赋予女主人公西施新的面貌,把她塑造成一个为爱情献身的女性形象;其次这部戏打破了传统的才子佳人戏剧的俗套,把男女爱情放在一个宏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描绘,剧本所塑造的范蠡和西施生旦二角固然是此戏的主角,对历史的思考和其独特文化精神内涵才是作者所真正关注的,并且这种借爱情故
论尤金·奥尼尔的“母性”情结
作者: 任增强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尤金·奥尼尔   “母性”情结   生成动因   价值追求  
描述: 尤金·奥尼尔是20世纪美国杰出的戏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许多家庭剧,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女性形象;而有无“母性”气质,成为他品评女性的不变尺度。本文从对奥尼尔妇女观的分析探讨入手,系统辨析了奥尼尔“母性”情结的生成动因,全面讨论了在以信仰缺失为时代特征的美国,奥尼尔重建“母神”信仰的戏剧创作所具有的深刻时代意义,并试图探究奥尼尔戏剧在当代文化语境中所具有的价值与启示。本文除导语和结语外,共分三章:第一章在对奥尼尔戏剧进行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指出奥尼尔迷恋“母性”这一独特现象,即渴望女性象母亲一样给予男人抚慰与
挑战与妥协
作者: 刘霞   来源: 上海外国语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妥协   乔治·艾略特   《米德尔马契》   挑战   女性主义   多萝西亚   和谐社会关系  
描述: 乔治·艾略特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且不同寻常的地位。一方面,她公然蔑视传统,以其叛逆行为被英国上流社会所放逐,被家人所抛弃;另一方面,她却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成为英国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乔治·艾略特关注女性问题,在其主要作品中成功塑造了一系列的女性形象。本文将从女性主义的角度来解读乔治·艾略特的代表作《米德尔马契》,并结合乔治·艾略特的独特女性主义经验,分析乔治·艾略特对男权社会的挑战和妥协及其寻求和谐社会关系的理想。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首先对乔治·艾略特及其作品评论做一综述,之后结合《米
从当代时装摄影看理想化男性形象的嬗变
作者: 傅文斯荔   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性形象   理想化   时装摄影   性别话语  
描述: 随着女性主义的出现以及女性研究的崛起,越来越多的话题指向女性“受者”的传统角色,同时也不断激起人们对性别固定话语的反思。性别话语并非是一个绝然二元孤立的问题,在对女性性别语言的不断解构过程中,理想化男性语言被视为另一种桎梏。时装摄影是身体与服装的调和、配搭、互为关系的视觉化集中体现,而性别语言被充分的使用于其中,不仅是时装的简单再现,摄影师或影像策划者更得以借此表达他们身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及价值观。随着社会的逐渐发展,大众消费的变换更迭以及各种文化、学术、艺术思潮的风起云涌,性别话语成为众目焦点,性别的固定
冲不破的藩篱
作者: 陈玲玲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莱塞   觉醒   男权意识   女性主义   失败  
描述: 独特的家庭背景和生活经历以及绵延的文化传统和特定的文化氛围,使德莱塞既深切地同情女性又对女性怀着强烈的控制情绪。这种矛盾的观念表现在他的创作中,就使得作品中的主人公既有具有觉醒意识的女性,又有具有男权意识的男性。这种矛盾在德莱塞创作的不同时期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本文首先通过对德莱塞的家庭和生活经历的分析,探讨了他塑造人物形象和安排故事情节的内在原因。接着,通过对其作品中男性形象(包括父辈形象和强者形象)和女性形象(强者形象、弱者形象和反抗者形象)的分析来证明:虽然德莱塞对男权中心的传统进行过反抗,虽然在其创
相似的经历,不同的命运
作者: 游英楠   来源: 天津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哈代   贞贞   形象比较   丁玲   苔丝  
描述: 《德伯家的苔丝》是19世纪末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的杰出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苔丝十六岁时被亚雷诱奸,后因失贞被丈夫抛弃,最终因杀死亚雷而被处死的悲剧故事。苔丝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突出的女性形象之一。《我在霞村的时候》是我国著名女作家丁玲于1940年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它是丁玲延安时期作品中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一部倍受争议的作品。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叫贞贞的农村女孩被日军轮奸,后被掠走当了随军军妓,染上了性病。但她却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为游击队收集情报。一年多之后,她回到霞村,尽管一些年轻人和当地干
身与心的双重追求与矛盾
作者: 侯万平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作家   审美   身体   心灵   郁达夫   女性  
描述: 对于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人物的塑造和描写,以往的文学批评多局限于对作家本人和人物的思想情感进行价值判断,要么就是对作家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进行分析。这些批评的范围和视野常显得狭窄,方法和角度都流于模式化。本研究则克服了这些局限,不仅对郁达夫小说中的女性描写进行了微观和宏观的把握,而且结合其他男作家的创作进行广泛比较,归纳其共通的倾向,从宏观整体上揭示了男作家对女性审美的共有规律,并对这些规律进行深层的追问,作出符合美本质原理的最根本的分析和解释。本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通过对郁达夫的女性描写特点的分析和概括,结
在时间的牢狱中挣扎
作者: 黄卉   来源: 中南大学 年份: 200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布兰奇   时间错位症   空间   疯狂   绵延  
描述: 美国著名剧作家田纳西·威廉斯(Tennessee Williams 1911-1983)以其擅长深入细腻地描绘女性人物的复杂心理而闻名于世。在其著名戏剧《欲望号街车》中,威廉斯成功地塑造了令人难忘的女主人公布兰奇。对布兰奇最后的疯狂,国内外学者和批评家从各种角度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本文应用法国哲学家亨利·柏格森的时间理论,试从时间观的角度对布兰奇疯狂的深层原因做一番探讨。论文共分三章:第一章分析了布兰奇分裂的自我。作为旧式南方淑女,布兰奇纯洁的心灵和她内心深处的欲望时刻在发生激烈的冲突。她很想保留淑女的纯
< 1 2 3 ... 166 167 168 ... 199 200 20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