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性别、族群、宗教与文学
作者: 郭晓霞   来源: 河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妇女主义   基督教文化   五四女性文学   妇女主义圣经批评  
描述: 五四女性文学是现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意义上的中国女性文学的开端。五四女性文学的研究进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从性别角度对五四女性文学做内部研究,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外部联系——基督教文化;二是将五四女性文学从属于现代文学,整体研究现代文学与基督教文化的关系,这种研究忽视了五四女性文学的性别主体特征。为准确而深入把握五四女性文学的特质,必须将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结合起来。就外部而言,五四女作家深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从传播学角度看,在基督教文化传播的链条上,作为传播者的西方传教士对于基督教文化在中国
当代奇卡纳代表作家研究
作者: 吕娜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混血文化   新女性混血意识   边土经历   奇卡纳文学   美国墨西哥裔女性文学  
描述: 在近几十年的美国文坛,美国少数族裔文学的声音不绝于耳,而这其中美国黑人女性文学、亚裔女性文学等少数族裔女性文学更以其独特的民族背景和女性视角尤为引人关注。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拉美裔美国人的崛起,由美国墨西哥裔女性创造的奇卡纳文学成为美国少数族裔女性文学中的新生力量,备受瞩目。奇卡纳的民族身份和女性身份相交织,生发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女性文学。本论文就拟以当代最具代表性的奇卡纳作家格洛利亚·安扎杜尔、桑德拉·西斯内罗斯和安娜·卡斯特罗及其经典作品为研究对象,力图挖掘当代墨裔女性作家在奇卡纳文学中建构
性别的二元对立与消解
作者: 姜辉   来源: 西北大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二元对立   女性主义   性别  
描述: 20世纪2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出现了女权主义运动和女性主义思潮,60年代,女性主义与文学思想结合形成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上个世纪后半叶最具活力的文学理论之一。但是,纵观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其理论体系的多变与繁复以及内部派别的多样是其它文学理论所不多见的。本论文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思想出发,讨论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的发展变化与男女两性之间的二元对立及其消解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女性主义文学理论分为两个发展阶段:60至70年代末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女性主义者重读了文学史上男性作家的经典作品,
简论《Kristin Lavransdatter》中的克里斯汀形象及其审美意义
作者: 肖支群   来源: 长沙大学学报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审美意义   克里斯汀形象  
描述: 挪威女作家温赛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Kristin Lavransdatter》带有浓郁的中世纪风格,塑造了一个十分矛盾的女性形象。这一形象的形成与作家的信仰和自身经历、民族文化的影响、现代心理学的影响等有密切关系,在这一形象身上,可以看到作家对女性命运、人和人性等问题的深刻思考。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叙事策略
作者: 侯朝峰   来源: 山东文学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解构   叙事策略   劳伦斯  
描述: 劳伦斯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以对男性形象和女性形象的叙事话语,颠覆传统文学史塑造男人和女人对立的传统,解构"男性中心主义"的文本结构模式,建构女性主义独特的文本叙事策略,倡扬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复归自然人性后的"乌托邦"式理想。
简析《聊斋志异》中的艳情小说
作者: 张小虎   来源: 中国证券期货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艳情   聊斋志异   小说  
描述: 在《聊斋志异》的艳情小说中,感情和伦理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态:一是男性对女性既要求性爱的自由又要求她们熟识伦理,这一矛盾使得这些女性形象只能在幻想中存在;二是作者对男子享受艳情大为认可,但要建立在不破坏封建家庭秩序的基础上。作者有意在观念上将婚姻与感情隔离,也是将女性工具化的一种表现。
十二单下的风情
作者: 冯蔷薇   来源: 电影评介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如性主义   日本文化  
描述: 女性形象在《最后的南丁格尔》影片中修得圆满。她们活泼可爱又谨慎认真,她们心软富有同情之心又勇敢无畏,她们温柔和顺又能奋起反抗,她们纯真天然又忍耐自律。这样的女性,存活在狭小的缝隙之中,以极大的热情和忍耐抗击着社会带来的—切苦难。而这样一种精神随着一代代的发展将会继续传承下去。女性,将会在需要的时候撑起整片天空。
读白先勇《一把青》随想
作者: 黄长胜   来源: 科教导刊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对比   苏青   命运   白先勇  
描述: 白先勇的小说笔下的女性人物居多,而这些女性人物的命运多半是悲惨的.<一把青>中的朱青更是如此,新婚丧夫的痛苦,一个年轻女子面对这样的一种人生打击,却用另外一种态度继续着自己的人生,或许,人活着,心已死.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从朱青的性格特点中透视出白先勇的人生观、世界观.
母爱的无私与无助
作者: 邹燕   来源: 文学界(人文)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双重母性   艾娃   黑人女性  
描述: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秀拉》为我们塑造了众多鲜活的女性人物形象:秀拉、奈尔和艾娃等。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女性多姿多彩的一面。本文通过对艾娃的分析.反映出了母爱的无私与无助,以及黑人母亲形象和母性的双重力量所折射出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
自然纯朴 秀外慧中
作者: 何莉丽   来源: 新西部(下半月) 年份: 2009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诗经》   价值标准   女性形象  
描述: 本文通过对《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认为《诗经》中塑造了众多风格各异、丰富多彩的 女性形象,她们集外在美和内在美于一身,表现出对人的个体价值的强烈追求。同时探讨了周代社会对女性的价值标准和心理取向的要求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 1 2 3 ... 163 164 165 ... 229 230 231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