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2667 条
-
《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创作
-
作者:
李金梅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英国文学
托马斯·哈代
《无名的裘德》
小说创作
女性人物
-
描述:
《无名的裘德》中女性形象的矛盾性创作
-
宏大历史中的女性叙事:解读《天下粮仓》
-
作者:
许晓春
来源:
吉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叙事
女性形象
历史剧
差异
-
描述:
《天下粮仓》问世的时候正值中国历史剧热潮时期。由于受到观众的欢迎,这一时期的历史剧或者叫做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纷纷出炉,其中以戏说的历史剧居多。众多作品可谓鱼龙混杂,在繁多的作品里,打着戏说旗号而完全不遵循历史现实的作品不在少数。而作家高锋却并没有在经济利益之下走一条相同的道路,历史系毕业的他为自己的作品开辟了一条不同的道路。在他的作品里,无论是历史上实有其人的人物,还是本来在历史中并不存在的虚构的人物,都不让人感到陌生和厌恶。他们不是闭门造车过程里打造出来的生硬人物,而是在以尊重历史发展规律为创作理念的前提
-
《江格尔》与荷马史诗之女性比较
-
作者:
乌云其木格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女性美
江格尔
女性意识
荷马史诗
女性地位
-
描述: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 约着文学的进步。由此,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其发展也就不可 避免的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不同的两个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的同一阶 段,即使相互间无影响,其文学创作也会出现某些相同的现象。希腊荷 马史诗与蒙古族史诗《江格尔》即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而这恰恰表明, 相似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成为中西史诗之间比较的一大前 提。因此,它们必然是这种经济基础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最好的反映。 然而,各民族史诗都是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创作出的结晶, 故
-
莫扎特喜歌剧女性角色研究
-
作者:
汪月丽
来源:
武汉音乐学院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平民
女性角色
喜歌剧
贵族
莫扎特
-
描述:
在莫扎特短暂的生涯中,一共写了600多部音乐作品,所有的音乐体裁无不涉猎。对于每一种体裁莫扎特都游刃有余,佳作辈出,在西方音乐史中只有莫扎特被公认为稀世奇才,而莫扎特的主要成就首推歌剧。莫扎特曾明确的表示:“我最强烈和最炙热的愿望是为戏剧而创作,这种思想不断地缠绕我,只要一踏入剧院,或听别人谈论歌剧,我就无法克制自己。”歌剧从佛罗伦萨诞生之后,经历了佛罗伦萨、罗马、那不勒斯和威尼斯四个乐派的繁荣发展时期,又经历了格鲁克卓有成效的改革,逐渐演化为正歌剧和喜歌剧两种形式。一般来讲,在莫扎特之前,正歌剧的音乐家
-
浅议《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郭艳
来源:
商洛司马迁与《史记》国际学术研讨会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会议论文
-
描述:
被鲁迅评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不仅是一部历史巨著,更是一座丰富的文学宝库。浩浩荡荡一百三十篇,洋洋洒洒五十余万字,其中所涉及四千多个人物,上至帝王、贵族、官僚,下至刺客、游侠、商贾及平民百姓,无
-
中西文化互观下的姚木兰与斯佳丽:《京华烟云》与《乱世佳人》女主人公形象比较研究
-
作者:
陈晓玲
来源:
暨南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中西文化比较
女性形象比较
姚木兰
斯佳丽
-
描述:
林语堂的《京华烟云》中的女主人公姚木兰和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乱世佳人》中的女主人公斯佳丽,分别是中西文学史上富于典型意义和艺术生命力的经典女性形象,她们身上都负载着丰厚的文化内容,深刻体现了中西文化各自的特征。姚木兰是一个成长在战乱里的剑胆琴心、聪慧端庄、优雅动人的女子,是“道家的女儿”、“儒家的媳妇”。而斯佳丽任性反叛、勇敢坚强,敢于冲破世俗的束缚而活出真我,她的身上深刻的体现了西方文化精神。这两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形象有着不少相同之处,例如她们都出身殷实而却又都经历了磨难的传奇人生,她们都在战争中心灵成长
-
一位援藏女干部的“大境界、小情趣”——对西藏自治区妇联副主席杨淑文的采访
-
作者:
宋艳
来源:
人民论坛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略地位
全国妇联
杨淑
人民论坛
对我说
妇女组织
副主席
宗教知识
告诉我
春蕾计划
-
描述:
女同志要"大境界、小情趣",如果没有大境界,就干不成一番事业;如果没有小情趣,人生就不丰富有一次儿子告诉我:"工作是国家的大事,健康也是您的大事。"我感动得落泪。我也突然发现:儿子长大了,成熟了
-
《红楼梦》与《源氏物语》中女性人物的比较:从社会性差别角度出发
-
作者:
朱琴
来源:
考试周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红楼梦》
社会性差别
《源氏物语》
女性人物
-
描述:
本文作者从社会性差别角度,即"gender"角度出发,通过比较的方法,重新比较、解读了中日两国的名著《红楼梦》和《源氏物语》。通过解读和比较,作者发现《红楼梦》和《源氏物语》不仅仅是两部描写缠绵悱恻爱情的巨著,更是揭示女性悲惨命运根源的力作。通过比较作者得出结论,两本书中的女性在婚姻自主权有无、遭受男权压迫、正房妻子的地位悲哀等方面存在着惊人的相似,这一结论说明,此种社会性差别的存在,即"gender"的存在,正是当时女性悲惨命运的根源。而在比较中,作者又发现一个有
-
原型批判视域中的人物性格分析——以《灿烂千阳》女主人公玛丽雅姆为例
-
作者:
林小平
来源: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阿尼玛及阿尼姆斯
人格面具
原型
《灿烂千阳》
阴影
-
描述:
.作者从玛丽雅姆这一女性人物形象发散开去,较为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生命的可贵与脆弱,以及阿富汗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
-
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新时期女性婚恋小说发展变化探析
-
作者:
孟文彬
来源: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婚恋小说
女性意识
婚恋观念
女权主义
-
描述:
婚恋与情感是人类文学中一个永恒的话题,婚恋小说理所当然成为新时期女性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新时期,在1980-1990年代和1990-新世纪两个发展阶段,由于时代的发展、西方女权主义思想的影响、新世纪之后和谐成为我们社会发展的主题等因素,造成了人们思想观念、婚恋观念的极大转变。而女性婚恋小说中体现出的两性观念则经历了由对男性的激烈对抗到两性关系的多元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