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娇娇楚楚〕知识女性形象设计提案
作者: 暂无 来源: 现代妇女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娇娇楚楚〕知识女性形象设计提案
从《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看女性形象的变化
作者: 林海燕   来源: 海峡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从《世界短篇小说精品文库》看女性形象的变化
上海巴黎春天情报 塑造新女性形象
作者: 暂无 来源: 上海服饰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描述: 上海巴黎春天情报 塑造新女性形象
论托尔斯泰女性形象塑造的思想艺术
作者: 伍荣华   来源: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战争与和平》   女主人公   安娜·卡列尼娜   现实主义   托尔斯泰   思想艺术   少女时代   女性形象塑造   娜塔莎   道德探索  
描述: 从尼古连卡到聂赫留朵夫,“托尔斯泰式主人公”虔诚的社会道德探索也是托尔斯泰的探索。从娜塔茨到马斯洛娃,同样可以清楚地看出作家在妇女问题上的思想轨迹。 从冲过客厅、滑脱披肩、大笑的那一刻起,娜塔莎的光彩就照亮了所有人的眼睛。她纯洁、聪颖又敏感好动。她会想象自己在月圆之夜“飞起来”,她会天真地认为自己前世是天使,她会“从进入舞会的那一刻起,就陷入了恋爱状态”……这就是少女时代的娜塔莎,全身心洋溢着生命的欢乐。 但作为具有强烈道德感和使命感的现实主义艺术家,托尔斯泰的主人公身上都负载着一定的道德和人生使命。
五彩斑斓的契丹女性形象长卷:评王占君的《契丹萧太后》与《辽宫秘史》
作者: 李春林   来源: 新蕾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辽宫秘史   契丹萧太后   中国   文学研究   小说  
描述: 五彩斑斓的契丹女性形象长卷:评王占君的《契丹萧太后》与《辽宫秘史》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十六) 吹响解放的号角──小芹形象的历史性进步意义
作者: 郑苏淮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人民政权   小芹   《小二黑结婚》   人性解放   解放区  
描述: 小芹是赵树理创作的小说《小二黑结婚》中一个新型农村妇女形象。她虽然生活在新旧交替的时代.但民主政权的支持以及解放区新的思想.使她终于走上了婚姻自主的道路。妇女的解放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和解放生产力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整个中华民族解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小芹心愿的实现,证明人性解放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伟大的中国一个更公正更美好社会在人生中的写照。
心灵的呐喊 女性的挣扎——《所罗门之歌》女性形象剖析
作者: 张建群   来源: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黑人妇女   大房子   主人公   白人   托妮·莫里森   丈夫   《所罗门之歌》   家庭   女性形象   小说  
描述: 《所罗门之歌》是诺贝尔奖得主、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代表作。文章将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分成三组加以评析,概括出黑人妇女在争取自身解放中的三种不同形象,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所勾画出的一幅黑人妇女由依附、顺从逐渐走向抗争、独立的生活全景图。
中国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十四):长河情真百宝沉──从杜十娘的遭遇看情与利对立的价值观
作者: 韩晓云   来源: 南昌高专学报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情与利   李甲   明代社会   杜十娘   价值观  
描述: 杜十娘是明代万历年间的一位名妓。她与李甲的爱情悲剧反映了她蹬纯情善良的性格特征,更使她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中国明代社会市民阶级兴起之后价值观产生了严重的矛盾冲突,杜十娘的死就是这种价值观冲突的结果。从她的死中,我们可以看到社会上“情”与“利”的对立,可以看到新兴阶级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但总的来说,这个时代尚不具有充分展示“情”的社会条件,尚没有认识到人的解放与情感自由的关系。
金庸的悖论: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
作者: 丁莉丽   来源: 浙江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观   女性意识   武侠小说   女权主义   悖论   女性创作   女性形象   现代女性   男权传统   男性神话  
描述: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显示了金庸充满矛盾的女性观,并最终形成了他有关女性创作上的悖论:对传统男权尺度与现代女性观的双重沿袭与反叛。
苏童的女性世界及其创作心态初探
作者: 林翠萍   来源: 宁德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男性话语   生存境遇   女性世界   创作心态   先锋派   《妻妾成群》   男性中心文化   女性形象   依附意识   创作主体  
描述: 苏童是一位年纪甚轻,却著作颇丰的作家。他首先因所属的创作群体——先锋派而受到瞩目。然而从最早的《桑园留念》到近期的《米》和《城北地带》,苏童的小说以其故事性、诗性,以及对历史的执着和对乡村、都市两极的建构等等区别于先锋派的其他作家,显示出自己的特质。正如他所说的:“也许一个好作家天生具有超常的魄力,他可以在笔锋注入一个世界,这个世界空气新鲜,或者风景独特,这一切不是来自哲学和经验,不是来自普遍的生活经历和疲惫的思考,它取决于作家自身的心态特质,取决于一种独特的痴迷,一种独特的白日梦的方式。”在这种独特的痴
< 1 2 3 ... 15 16 17 ... 116 117 118
Rss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