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根据【检索词:女作家群】搜索到相关结果 636 条
-
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
-
作者:
斯普瑞特奈克
秦喜清
来源:
国外社会科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父权主义
建设性
女权主义者
环境伦理
环境运动
生态女权主义
女性形象
深生态学
绿色政治
理性主义
-
描述:
生态女权主义建设性的重大贡献〔美〕C.斯普瑞特奈克秦喜清译大地和子宫都依循宇宙的节奏。大地上孕育万物的河流随月的盈亏而涨落,而女人子宫的来潮也经历同样周期性的变化。所有文化都不能不注意到以下两者间的联系,或者说自然造化力量的相似表现:即女人用自己的...
-
略论古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
王岱英
来源:
中国文化研究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女性美
十分之
《悲愤诗》
美的化身
长篇叙事诗
刘兰芝
传统美德
古典诗歌
女性形象
-
描述:
略论古典诗歌中的女性形象王岱英冰心在六十多年前曾说过一段耐人寻味的话:“世界若没有女人,真不知这世界变成怎么样子!我所能想象得到的是: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在冰心眼中,女人就是“真”、“善”、“美”的化...
-
试析阿特伍德小说中女性的自我回归
-
作者:
代冰
来源:
外语与外语教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浪漫爱情小说
女主人公
牺牲品
自我回归
《浮升》
阿特伍德
女性角色
试析
女性形象
受害者
-
描述:
试析阿特伍德小说中女性的自我回归大连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代冰导师杨俊峰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MargaretAtwood)在加拿大文坛享有很高的声望,她在小说、诗歌以及文学评论等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作为一名女作家,她在作品中以细腻的笔触与独特...
-
妇女学被定为三级学科招收研究生
-
作者:
丁伟忠
来源:
妇女研究论丛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妇女学
妇女问题
教研工作
妇女运动发展
女性研究
社会学
妇女研究
研究生
北京大学图书馆
-
描述:
妇女学被定为三级学科招收研究生最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函复北京大学,“同意妇女学作为三级学科(既研究方向)列入社会学中(北京大学亦这方面学科的学位授予权,可在其中开展科研和教学工作,培养研究生)。”这是对今年1月,北京大学中外妇女问题研究中心向李...
-
当代西欧妇女运动的发展及走势
-
作者:
怠继红
来源: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权力关系
目标选择
公民权
福利国家
性别歧视
社会主义
妇女运动
女权主义者
新保守主义
妇女组织
-
描述:
当代西欧妇女运动的发展及走势继红西欧妇女运动已从一股弱小的政治运动逐渐发展成范围广、规模大、组织形态复杂多样、关注内容广泛的有影响的运动。作为整合现行政治、经济、社会要求的一支重要力量,对政府决策有重大影响。传统社会主义理论很重视对妇女问题的研究。...
-
思想启蒙与近代中国妇女的观念更新
-
作者:
张媛
来源: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中国近代
先进知识分子
反帝反封建
近代中国妇女
妇女解放运动
男女平等
戊戌时期
思想启蒙
妇女运动
五四时期
-
描述:
中国近代妇女是在先进知识分子的启迪下开始觉醒的。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中,一代代的有识之士,为推进妇女解放进程,不断以新的思维方式进行着艰辛的探索。中国近代妇女在新思想的启迪下,观念不断转变和更新,并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反帝反封建和争取自身解放的斗争中逐步走向成熟
-
伊莱恩·肖沃尔特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贡献——美国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巡礼之一
-
作者:
顾红曦
来源:
广东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批评
女作家
女性文学传统
女权主义批评
-
描述:
伊莱恩·肖沃尔特是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创始人之一。她的职业生涯和事业成就几乎与美国女权主义批评同步发展。她对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最大贡献和理论成就是挖掘了女性文学传统、构筑了妇女文学大厦、创立了“女性批评”,倡导了女性文化。因此,对她的女权主义批评理论进行梳理、归纳和总结不仅能使我们知微见著地了解到美国女权主义批评的发展状况,同时也能为我们审视、反思中国当代妇女文学提供可资借鉴的理论视角。
-
女性意识: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走向
-
作者:
宗先鸿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
描述:
本文以女性意识作为划分女性文学历史分期的依据,力图通过女性意识的发展变化揭示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精神衍进历程,并对其进行宏观、历史的把握。引言部分简要概括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指出女性意识是考察女性文学衍进的重要标识。第一部分阐述中国女性文学一之具有独立的女性意识萌起于“五四”新文化运动,而“五四”时期女性意识的核心在于“人的自觉”,其文本表现有二:其一是对女性非人地位的控诉和反叛,其二是对婚姻自主、恋爱自由的迫求,同时,女性意识觉醒的不彻底性从侧面提醒了我们女性文学的实际进程。第二部
-
论冰心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
-
作者:
吴健玲
来源: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典型意义
张爱玲
创作角度
冰心
女性形象
-
描述:
冰心和张爱玲笔下的女性形象分别是“美”与“丑”的典型。冰心以审美为参照系,展示女性健康的人性,塑造了“爱”与“美”的群像;张爱玲以“审丑”为切入点,剖析女性畸变的心态。她笔下的女性终身束缚着“奴性意识”的枷锁,丢了人格甚至丧失了人性。作家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营造了自己独特的生活审视特征。基于各自生活阅历的差异,冰心笔下的人物纯洁、典丽;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凄苍,丑陋。但是,不论“贤淑”还是“丑陋”,都是时代生活的某一个方面的“真实”,都是为了人们的觉醒
-
《聊斋》女性形象系列浅折
-
作者:
韩焕刚
来源: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年份:
1997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封建礼教
爱情喜剧
女主人公
封建社会
《聊斋》
反封建反礼教
《聊斋志异》
贤妻良母
女性形象
林黛玉
-
描述:
《聊斋志异》中的人物,以女性居多,约200余人,其中有姓名者160余人,作为主人公描写的也有百余人.这些形象,有官宦妻妾、豪绅奴婢、闺房名媛、平民百姓、遁世尼姑、青楼歌妓等,她们各具特色,异彩纷呈,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女性形象系列.分析这个系列,不仅使我们得到美的艺术享受,而且还可洞悉封建社会妇女之地位、思想、品德、愿望与情愫,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聊斋志异》的女性形象,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系列:
<
1
2
3
...
15
16
17
...
62
63
6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