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与其改编电影叙事比较:论电影中女性意识的不自觉提升
作者: 林媛   来源: 青年文学家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主题   叙事   女性形象  
描述: <阿拉丁神灯>是对阿拉伯著名民间文学<一千零一夜>的改编,选取原著庞大叙事结构中的五个小故事,以电影叙事特有的方式将其重组,完全再现原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况且时间的跨度在影片中带来的现代意识痕迹无法抹去.因而电影<阿拉丁神灯>中的女性形象与女性意识必有不同于原著文本中的表现.
在艾丽莎和海丝特身上体验“烦”、“畏”、“死”:海德格尔哲学解读《野天鹅》与《红字》女主角的同一体验
作者: 穆志慧   来源: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重生       女性失语    
描述: 在《野天鹅》和《红字》中,安徒生和霍桑塑造了两个在残酷的生存状态下而失语的女性形象。然而在体验了人的生存状态——"烦""畏""死"之后,女主人公艾丽莎和海丝特又苏醒过来,获得重生。不同的背景,不同的阅读对象,不同的人物形象,然而她们却都有着共同的体验。
人性的代价:从曹七巧的悲剧论张爱玲笔下传统女性人物形象
作者: 李中明   来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曹七巧   张爱玲   女性人物形象  
描述: 对于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评论界历来众说纷纭。从其代表作《金锁记》中曹七巧这一人物形象入手,分析曹七巧人生悲剧形成的原因,说明以其为代表的张爱玲作品中众多女性人物形象的悲剧并不仅仅是人性的悲剧,而更多的是生存的无奈与时代和社会的悲剧。
女性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与代谢综合征相关研究
作者: 马冠华   李敏   陈聆   叶亮   杨昆   万欢英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   Epworth嗜睡量表评分   女性  
描述: 目的研究和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女性患者代谢指标变化以及合并代谢综合征(MS)的情况,探讨MS与OSAHS的关系。方法2006年8月—2009年5月,瑞金医院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纳入女性研究对象60例,分为单纯鼾症组(n=19)、轻度OSAHS组(n=21)和中重度OSAHS组(n=20),比较各组间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分及代谢相关指标的差异。其中41例OSAHS患者再分为合并MS组(n=15)与无MS组(n=26),比较两组间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
美国的“亚当”:论《我的安东妮亚》中失语女性的自我实现
作者: 吉静静   来源: 才智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自我实现   《我的安东妮亚》   话语权   女性  
描述: 薇拉·凯瑟(Willa Cather,1873-1974)被称为美国文学史上第一位潜心描写美国中西部"拓荒时代"生活的伟大女作家,她的风格别具一格,为别的作家所不能取代。《我的安东妮亚》一般认为是凯瑟的代表作品,它是一曲青年的颂歌。在这部小说中,凯瑟塑造的安东妮亚打破了传统的女性文学形象,摆脱了伊甸园中那个依附于亚当的夏娃的影子,她富有激情、敢于创造,凭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坚韧的内在力量,艰苦奋斗,最终达到理想的彼岸,获得了自我实现,成为名副其实的美国的"亚当&quo
20世纪90年代女性小说中的“亵母”现象
作者: 张宇华   来源: 名作欣赏·中旬刊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 关键词: 女性小说   “亵母”现象   20世纪90年代  
描述: “母亲”在传统现实主义文学中一直是圣洁与无私的化身。但20世纪末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小说中,却一改这种写法,许多文本在涉及“母亲”形象时,采取了极端的“亵母”写法。所谓“亵母”,指在文本中对母亲形象加以毫不掩饰的亵渎,不再维护母亲的尊严,不再将“母爱”视为惊天地、泣鬼神的世间大爱,而是将母亲形象彻底瓦解、粉碎,把她们塑造为一个个“恶母”。大体来讲,可以将这些“亵母”书写分为冷漠隔阂、贪婪淫荡、凶狠残忍等几种。本文分层次来列举一下这类作品,从而透视当代女性小说在“亵母”主题上的一些群体特征。 20世纪90
新视角下的当代中国电视广告女性形象研究
作者: 查玮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解构   建构   电视广告   受众   女性形象  
描述: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持续变革,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及其相伴而生的价值观念的现实推动,中国电视广告迎来了新的辉煌,中国女性的地位也在持续提高。电视媒介不仅是信息源,而且给人们带来诸多全新体验和感受,影响和改变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电视广告,作为电视媒介文化形态之一,可以说是兼具经济学意义与文化学意义的符号系统。人们制作与观看电视广告的过程,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符号的生产与消费过程。笔者在研究中将内容分析、文本分析与受众分析结合,摆脱了以往单一的女性主义视角,力图从新视角切入,进行系统
关于太宰治精神上的栖息处的考察:从《斜阳》中的女性形象出发
作者: 杨蕾   来源: 长春工业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斜阳   精神上的栖息地   女性形象   太宰治  
描述: 无赖派代表作家太宰治的代表小说《斜阳》发表于1947年3月,可以说《斜阳》是太宰治在战后的集大成之作。这部作品在文坛获得好评,成为最畅销的书籍,也由此产生了“斜阳族”的流行语。关于太宰治文学中母亲形象的研究对于把握太宰文学的脉络有重要的意义。母亲,婶婶身上所体现的母性的问题与奶妈之间的关联,及出身于地主之家身处诸多女性之下长大成人的诸多问题。最初的妻子小山初代,第二任妻子美智子,及昭和五年十一月溺水而亡的田边,《斜阳》中的原型太田静子,和一起殉情的山崎富荣等,虽说都是太宰和诸多女性的关系,但是关系却是迥异
金钱的罗曼司:菲茨杰拉德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对女性形象的负面塑造
作者: 黄庆芳   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男权社会   《了不起的盖茨比》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   女性形象   家庭观念  
描述: 弗•斯科特•菲茨杰拉德是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与海明威,福克纳齐名的伟大小说家,被誉为“爵士乐时代的编年史家”。他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更是再现美国爵士乐时代的风貌的一部伟大作品。小说的主人翁盖茨比和主要叙述者尼克都是男性,菲茨杰拉德本人也承认这是一本“男人的书”。可以说,作者本人就是男权社会的代表。对于作品中的女性,作者把她们都塑造成了崇尚金钱和物质利益,追求享乐的拜金女郎。她们或者来自上层阶级并努力维护其身份地位,或者梦想要跻身上层阶级并为此不惜出卖精神和肉体。与作品中的男性(盖茨比和尼克)相比,作
《徽州日报》与民国时期徽州女性形象的建构
作者: 胡娟   来源: 安徽大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民国   副刊   徽州日报   徽州女性   启事  
描述: 徽州地区处于皖南山区,自古以来独特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这里的女性受到了更多行为准则特别是贞洁观的约束。二十世纪之前,她们一直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存在,被封建制度死死压制。随着民国政府建立,一个全新的政治体制带来了社会各个层面翻天覆地的转变,两千年来中国传统家庭与社会之间的互相制约开始消散,以维系家族延续和社会稳定为目的的婚姻制度也开始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 民国时期的女性迎来了重新自我定位和解放的全新时代。接受了新式教育思想的她们开始追求自我独立自主,勇敢反抗旧社会禁锢。尽管较为宽松的民国社会环境为她们经济地位
< 1 2 3 ... 154 155 156 ... 265 266 267
Rss订阅